?

如何讓語文課變得有趣且有用

2018-08-25 19:52施小琴
課外語文·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有趣評點閱讀

施小琴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主課,卻常常被忽視。領導覺得語文課可上可不上,效果不明顯;學生覺得語文課就是放松休閑課,聽不聽

無所謂;甚至連語文老師自己都會懷疑語文課的實際效果。面對這樣的尷尬處境,如何讓語文課變得有趣且有用,讓學生樂于聽,并且從中受益,成了我語文教學中探索和實踐的主要方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驗,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關鍵詞】有趣;有用;閱讀;評點;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背景及意義

偶然的一天,我去聽同事的一堂語文本色課(沒有刻意的安排,沒有表演的成分),那是高三的一堂復習課,教授學生如何鑒賞詩歌。在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的一步步引導下,一首首原本優美的詩詞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學生表情呆滯、百無聊賴。那一刻,我如醍醐灌頂,想到每天我的學生也可能是在這樣的課堂里度過的,忽然非常同情他們,并開始反思自己的語文教學。

曾記得我們組的老前輩反復告誡我們,語文課,一是要有趣,讓學生愿意聽,主動學;二是要有用,讓學生學有所得。我覺得這兩點很有道理,有趣是有用的前提條件,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人的創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有用,是有趣的最終目標。從功利的角度來說,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考試;而從長遠角度來說,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做一個頂天立地大寫的人。于是乎,如何讓語文課變得有趣且有用,成了我語文教學中思考并實踐的一個方向。

二、實踐之一——推薦一本好書

(一)高中生的課外閱讀現狀

現在每到作文課,學生就會大呼沒東西可寫,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問題,視野狹窄,語言貧乏。那到底是什么導致的呢?經過調查了解后發現,學生的課外閱讀基本上是毫無計劃的,對于書籍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隨意性,超過半數的學生是有什么看什么。閱讀目的僅停留在休閑娛樂的階段,而且將近一半的學生從來不記閱讀筆記,沒有一個學生能夠堅持一直記讀書筆記,閱讀的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以得出,雖然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數量上可以保證,但是閱讀的質量和方式方法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二)我的對策及初步成效

選擇每星期一堂語文課的5—10分鐘,由班中的學生每次兩人,輪流向同學們介紹他(她)看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后來考慮到個別同學實在閱讀面狹窄,擴大到也可以推薦優秀的影片),簡介該書的主要內容,說明自己的讀后感受,尤其是喜歡這本書的理由,或者選擇精彩的語句和段落奇文共欣賞。學生對于這一活動還是非常喜歡的,并且也顯示出了成效,絕大部分學生已經看過同學推薦的書,并且從中獲得了幫助。

例如汪雨壕同學推薦的《肖申克的救贖》,值得大家反思:在人生中,我們會因為前面是荊棘叢生的道路而選擇放棄嗎?我們能像安迪那樣用一把小小的石錘堅持不懈地挖十幾年嗎?所以,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為了挫折而放棄自己所追求的東西。記住,希望是件好東西。

管含泊同學推薦了《林清玄散文》,還寫了讀后感,摘錄如下:“我在十年內看不透林清玄,雖然不僅僅在于年齡,但的確,我與他之間數十年的鴻溝無以跨越。我無法做到像他一樣,因一個人的瞌睡而開悟。他的文字細膩,帶著靈透,仿佛時刻都在參禪。就這點而言,我不是合格的讀者,縱然讀了不少他的文章,在為了這張幻燈而搜索資料前,他在我眼中的形象,是年過半百、滿頭銀發,然而目光依然通透的女子,有她的文字一般的溫潤。我錯了,但是每每想及他的文字,心中依然頓覺清明醍醐灌頂的文字,如同米酒,不烈,但滋潤人心?!?/p>

通過這樣的實踐,不僅激發了聽者的興趣,引導他們如何選擇優秀的文學作品加以閱讀。對于講的學生也有促進作用,因為準備的過程就是一次重新閱讀和深刻體悟的過程,而如何明晰地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大家,其實也是一次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三、實踐之二——評點一段文字

評點是閱讀的延伸和升華,帶著思考徜徉于書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豐富了知識的積累。如果沒有評點,閱讀的效果將大打折扣。評點式閱讀法,是一種讀者與文本、與作者對話的解讀文本的重要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古已有之,源遠流長,其中金圣嘆評點的《水滸傳》、毛宗崗評點的《三國演義》、脂硯齋評點的《紅樓夢》等,都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F當代許多文學大家在讀書的過程中也圈點評注,這種評點式的閱讀方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我以評點法為突破口進行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每星期布置一篇摘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語句,積累在本子上,并要求對應地做賞析和評點。在促進學生閱讀積累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批改以后選擇精彩的文段或評點和所有同學共享,不僅可以引導其他學生的課外閱讀,對被表揚的同學也是一種激勵,以形成良性循環。例如: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張怡同學如是說:“真正的救贖全靠我們自己,再強大的體制也無法控制想獲取自由、希望的心?!币τ钴幫瑢W認為:“如果說,習慣是扼殺自由,蠶食個性的兇手,那么希望則是與之抗衡的唯一武器。這便是主人公蟄伏的希望,因為主人公明白,希望本身不需要熱情,包含熱情的希望只是綻放于靈魂深處的一次火花,絢麗而短暫。在于堅持,在于不張揚?!?/p>

杜佳萍同學讀了《活著》后寫道:“有些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些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生命對于每個不同的人而言有著不同的含義,但毋庸置疑的是,活著,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蛟S有很多次,對著將要枯萎的靈魂,有過無數次沖動,或許希望在重生之前就這么離去。日子是過下去的,而不是埋怨下去的,總會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總會有難以割舍的美好?;蛟S‘活著一詞顯得那么的不堪和沉重,但是只有活著才會有生命的流動,即使是孱弱的人,最后的掙扎也會是剛毅的。我只知道,生活撕裂開很多傷口,但那里會長出騰飛的翅膀,對于世界,應眷戀著?!?/p>

感性的黃悅悅同學經常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評點:“愛能使人慈悲,使人的內心百毒不侵。如果每個人的眼睛都能讀懂別人內心閃爍著的光輝,那也就不存在‘世態炎涼了吧?!薄澳翘斓奶鞖夂芎?,夕陽笑得很溫和,整個操場都被籠罩上一層金黃色的光輝。我們就在棕紅色的塑膠跑道上,手疊著手,大喊:‘加油!你們的眼睛比夕陽更加熠熠閃光。那是我們奮斗過的青春?!薄斑@是一座古屋,各種設備都是農村人家的模樣,但我愛它的淳樸。這更是一個大家,匆匆掠過的是數不盡孩子的夢,兩位老人談笑依然。我的左手邊是一本書,圓桌上只有我一人,書前有一杯乳白色的米湯,我的腦海中是一個夢,一個關于歲月的夢。時光荏苒,不變的恰是你最難忘的?!?/p>

由此可見,評點式的閱讀方法刺激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并且有所積累,為以后的寫作提供了不少素材。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為文章的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四、實踐之三——探究一個文本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的理念,即通過提倡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科學探究能力,加強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有一定的理論依據,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步驟,具有優于一般教學方法的顯著特點。

(一)發掘自主探究潛能

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教師如果沒有給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學生會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該盡量開放,探究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再創造,有利于學生猜測與驗證。

在教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時,學生普遍認為這篇小說讀不懂,難以理解。于是,我索性開放了課堂,讓學生質疑。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在紙上寫下疑問。然后小組討論,組內解決簡單問題,保留一個最具價值的問題,派代表在班上陳述。最后合并歸納以后兩個班分別保留了以下問題:為什么提到那么多的藝術品和歷史典故?題目有什么深意?牛奶代表什么?為什么用六種字體寫“流浪人……”? “我”是誰?“我”遭遇了什么?為什么兩次問到“我在哪里”?學校為什么改名為希特勒中學,布置也換了?

這些問題正是理解文本的關鍵,而讓學生自己提出,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活躍了思維。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探究。

(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讓學生對“交流成果”環節中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認識進行討論,在合作學習中大膽質疑解疑。討論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同桌互幫、四人小組研討、全班辯論等,為學生充分表現、合作、競爭搭建舞臺,使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傳授知識和解決問題相結合,單一性思考和求異性思維相結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誘導,如:“你認為他說得對嗎?為什么?”“對他的回答你滿意嗎?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等,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討論中,教師要做到:要密切關注討論的進程和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引導;要發現多種結論,特別注意和自己備課時不一致的結論,變教案為學案;要充分調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及時發現優點,特別是善于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討論要使學生思維碰撞,閃現思維火花,激發表現欲,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還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對于之前學生質疑后所保留下來的有價值的問題,我讓學生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解答。學生經過了獨立思考以及互相之間的思維碰撞,從而最終得出最合理的答案,有些答案甚至比參考書上講得更有說服力。

通過學生不斷地自主探究,將逐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習慣;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大膽發表見解的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眼前問題的習慣??傊?,我們要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認識學生的主動參與,正確處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努力把知識的傳授課變成研究課、探究課,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五、成效及愿景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以上的三種實踐——推薦一本好書,評點一段文字,探究一個文本,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把語文課當成休息課,或者是其他科目的作業課,他們開始期待語文課,期待每周一的好書推薦,期待著閱讀并進行評點,期待著共同去探究一個難懂的文本。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主動地去閱讀、思考和寫作,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得到了提升,且能夠獨立思考并合作探究問題,對于思維也是一種有效的鍛煉。

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更加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激發引導學生,并且努力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學生喜歡語文、享受語文,并從中獲益。這個過程,任重而道遠,我將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列夫·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啟蒙讀本[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5.

(編輯:陳岑)

猜你喜歡
有趣評點閱讀
書評點訊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讓自由評點與專題評點“比翼齊飛”
翻譯擂臺(116)評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