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WOT理論視角下學生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研究

2018-08-31 11:03唐毓櫻唐士芳黎瑤張臻
西部論叢 2018年7期
關鍵詞:服務模式創新創業

唐毓櫻 唐士芳 黎瑤 張臻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下,各界都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大學的各個關于創新創業方面的組織也隨之建立起來并為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提供幫助和服務。盡管如此,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熱情并不如想象中高漲。因此,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的數據為依托,綜合運用SWOT分析理論分析學生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從而找到一種學生組織更好的服務“新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與成功率。

關鍵詞:學生組織 創新創業 SWOT理論 服務模式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國務院于2015年6月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發布30條政策措施,涵蓋創業面臨的政策、資金、產業、環境等九大方面,為全國創業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撐。2016年,智聯招聘發布的《2016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與2015年6.3%相比,2016年選擇創業的應屆畢業生比例降至3.1%。學生組織可以說是大學生快速全面認識社會的橋梁之一,提高大學生的的創業率,高校學生組織責無旁貸。

一、現狀分析

(一)在校學生組織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法(也稱TOWS分析法、道斯矩陣)即態勢分析法,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史里克提出,經常被用于企業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

SWOT理論分析方法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通過分析已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及大學生創業政策、學生組織在促進大學生創業已有的成果等內容為研究的開展與新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礎。

1.學生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優勢

(1)學生組織是廣大學生與學生管理者之間信息傳遞與互動的平臺,與學生們的聯系緊密,在學生群體中有一定的影響力。(2)學生組織通過組織有特色的活動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也為廣大學生提供了鍛煉自我的的良好平臺。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勤工助學平臺提供的實踐機會是學生們了解當前社會形勢、獲得創新創業靈感的重要窗口。校院級創業部讓大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幫助大學生大致了解到學生創業需要的條件。創形讓大學生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通過參加比賽、獲得專利、步入市場等得到鍛煉。(3)目前國內各大高校中創新創業類學生組織相繼出現,創新創業類品牌活動也逐步開展。這更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服務與啟發,增強了大學生對于就業形勢嚴峻的認識和對大學生創業政策、成功案例的了解,提高創新創業基本能力。

2.學生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劣勢

(1)學生組織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活動范圍有限。(2)舉辦創業類講座、比賽、培訓等需要專業人士作指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作為基礎。(3)學生組織在對接校外創業方面的成功人士方面受限制;在組織創業類比賽,宣傳創業培訓知識時缺乏有活力的模式和充足的資源,無法在學生中產生共鳴。(4)很多學生組織活動單一,缺少創新,無法調動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更缺乏對活動組織開展成果的回訪,導致活動覆蓋面窄,反響不佳,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3.學生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機會

(1)近年來,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學生們對于創新創業重要性的認識也進一步提高,對于學生組織開展的多種創新創業指導類培訓、職業規劃比賽、創業大賽等活動的需求性和響應會更加熱烈。(2)政府對高校學生的就業創業政策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校內配備的指導老師資源更加豐富,便于創新創業服務活動的開展。(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組織可以利用新媒體來宣傳創業服務信息。

4.學生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的威脅

(1)組織的相關活動形式化無法引起學生的關注。(2)學生組織爭取到的企業實踐、社會實踐機會較少,無法滿足同學們的需求。

二、實踐分析

(一)前期問卷調查

本研究團隊對湖南農業大學在校學生對學生組織服務創新創業的認知度、關注度、參與度展開了問卷調查。通過1000份調查問卷的統計數據得出參與調查的70%左右的同學對于學生組織服務創新創業不太了解或是完全不了解。僅有4.5%的學生認為學生組織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很大的幫助。綜上,可以發現,學生組織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的效果并不樂觀。一方面學生的參與度、重視度不足;另一方面學生創業組織的服務意識欠佳,為了工作而工作等原因導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薄弱。雖然參與問卷調查的同學中鮮少有人正在創業或是創業成功。但是近60%的學生有考慮過創業。也就意味著同學們需要來自外界的創新創業指導,也是學生組織服務于創新創業的機會。

(二)實地走訪

本研究團體走訪了湖南農業大學創業孵化基地等學生創業基地,搜集到了關于學生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鮮活信息。學生組織為正在創業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獲得了校外企業的青睞;但是由于缺乏具有號召力的品牌活動,往往被其他學生組織的校園活動所淹沒。

(三)實踐訪談

本研究團隊對各學院創業就業部、創形等學生組織的工作人員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了的調查與訪談,了解到當前的創新創業組織主要是任務式在運營這些維系大學生創新創業動力的組織,缺乏主觀能動性,導致無法帶動大學生積極創新創業甚至組織內部成員都缺乏創新創業的動力。

三、“三有”模式的推行

(一)定義

1.“有干貨”: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創業者層出不窮,但創業失敗率卻超乎想象的大,因此要幫助大學生創新創業還是得具備“干貨”,有一個先行的指導者,能夠為那些需要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必要的社會市場知識和指導。因此可請一個具有創業經驗并成功創業的成功人士或者他們團隊的人員作為創新創業的顧問。

2.“有催化劑”:生組織應通過微信推送、傳播身邊的創新創業個人優秀事例、創業課堂字告訴大家創業的好處,多渠道宣傳創業者的故事,通過創業的驚心動魄與多姿多彩的冒險,引發大學生們的共鳴。

3.“有進口”:學習國外的一些成功模式,取其精華,去其槽粕。舉辦日?;顒?、推送相關微信、朋友圈發送相關消息。將創新創業貫穿生活。激發大學生的創新點子。將被動創新創業變為主動創新創業。讓創新創業變得日?;?。

(二)推行與反饋

在新模式的試推行后,我們進行了一次驗證結論的回訪調查問卷顯示66.67%的同學表示在更多方面的了解創新創業后考慮過進行創業,此外升至38.1%的同學表示自已的創業想法是來自創新創業的影響,并表示學生創新創業組織為他們創新創業提供了許多幫助尤其是專業專業知識方面占71.43%、社會技能方面占52.38%,其次也包括資金方面的支持等等??偟膩碚f利用SWOT理論分析出我們大學生組織的優劣利弊再在此基礎上提出、創建、修改、完善出來的一些創業活動、網絡應用、線下講座等等的創新模式在兩次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是有比較明顯的作用,這條新模式也能更好的利用機會,發揮出各學生創業組織本身的優勢。

四、結語

由于學生組織的群體缺少充分的創新創業經驗,甚至有些“急功近利”的現狀導致學生組織未能充分發揮其優勢,而將劣勢和威脅擴大化,從而影響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率。因此學生組織在運行中應靠近“三有”模式,加大力度做好本職工作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讓學生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進一步完善,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指數。

參考文獻:

[1] 潘曉婷,翟劍偉,黃崇安.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學生企業創業戰略模式研究[J].經濟視野,2015,(07).

[2] 倪征陽.基于組織行為學視角的大學生創業組織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5,(12).

[3] 陳芳,陳微微,王林祥.大學生自主創業保障體制研究[J].消費導刊·理論廣角,2009,(12):254-255.

[4] 劉冬來.大學生創業組織行為特征淺析[J].科技創業月刊 ,2007, (3): 46-48.

猜你喜歡
服務模式創新創業
加強圖書館數字化服務 讓閱讀引領未來
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模式研究
文化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實施探索
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園管理問題研究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