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

2018-08-31 11:03陳宇
西部論叢 2018年7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摘 要:中學語文教學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文化知識以外,還肩負著培育學生文學底蘊的重要職責。語文教學培養人文底蘊具有幾方面的意義:首先,提高審美能力,培育高雅性情;其次,塑造全面人格,提升道德品質;再次,傳承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高中是文化積淀的關鍵環節,更需要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語文教學中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主要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展開: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感受人文底蘊;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關鍵詞:語文教學 高中 文學底蘊 塑造路徑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文素養養成的關鍵階段,語文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培育學生文化底蘊的積極作用。高中語文教師更應當發揮引領作用,通過課堂與課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促進學生文化底蘊的形成。

一、語文教學培養人文底蘊的意義

文化底蘊的形成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培養目標,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培養中學生人文底蘊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提高審美能力,培育高雅性情?!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藝術鑒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串著審美追求。未來社會更崇尚對美的發現、追求和創造;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逼浯?,塑造全面人格,提升道德品質。高中語文教學,通過弘揚真、善、美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完善人格的形成。通過對優秀人物的歌頌,幫助學生明確人生的努力方向,對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語文教學過程中人文底蘊的養成,也是學生潛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質的過程,是積極人生觀的形成過程。再次,傳承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人文素質的養成離不開廣泛地積淀,學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蘊,有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于當代年輕人了解我國文化的深刻內涵,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使中華文化經久不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語文教學培育當代高中生的人文底蘊,具有諸多積極意義,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

二、語文教學中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

語文課堂教學在完成傳統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更好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文化底蘊的形成,主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展開:

(一)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感受人文底蘊

高中語文教學課本是基礎,應當充分發揮課本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本的學習,感受人文底蘊。當前,通用的語文教材,內容集傳統與創新于一體,其中課文的選擇體現了當前國家對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因此,更應該充分利用課文的講解過程,讓學生品味到文化的魅力??梢酝ㄟ^對內容的精細解讀和深度挖掘,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背后包含的人文精神;也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渲染文章氣氛,在朗誦過程中,有助于學生沉醉其中,加深對課文情感的把握,切實感受課文的文化底蘊。通過課文幫助學生感受文化底蘊是最簡單、便捷的推行的方法,對學生文化底蘊的塑造發揮重要作用。

(二)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

文化底蘊的形成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廣泛而深入地閱讀大量優秀書籍,是豐富學生知識積淀的重要渠道。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養成熱愛閱讀、廣泛涉獵的好習慣,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在自主學習中不斷提高人文素養。盡管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學業壓力,應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念,不能認為課外閱讀是浪費時間,相反任何閱讀都會在人的身上有所體現,或者是個人氣質的提高,或者是綜合知識的豐富,厚積才能薄發,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未來的人生之路積聚力量,有利于文學底蘊的養成。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語文教學中涉及許多需要細細品味、深度研究的學習內容,可以結合相關課堂教學目標,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探究、科研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生在深度研究、大量涉獵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養,有利于文化功底的積淀。同時,通過研究型學習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對學習的興趣,自覺鉆研相關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 結

人文素養的形成是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也符合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培育高中生的人文素養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包括提高審美能力,培育高雅性情;塑造全面人格,提升道德品質;傳承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語文教學中學生文學底蘊的塑造,主要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展開: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感受人文底蘊;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傳統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文化底蘊的形成,也是語文教師的職業理想。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頁。

[2] 林愛珠.談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與課堂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10):39-41.

[3] 欒廣麗. 一體兩翼:中學語文教學人文素養與語文素養的雙向培養[D].西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陳宇 (1977.12)男, 漢, 重慶潼南,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單位:重慶市潼南區教師進修學校。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