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智能理論對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的探討

2018-08-31 11:03楊黎
西部論叢 2018年7期
關鍵詞:教師培訓多元智能理論

楊黎

摘 要:我國幅員遼闊,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面積廣大,民族語言在其中的流通較為順暢,這就無形中提高了漢語普通話的教學難度。國家、民族的前途是青少年,而青少年在學前階段的智力、語言啟蒙和學習對于其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多元智能理論是當前教育領域當中研究較多的理論,應用到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訓體系當中揭示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創新性地開展職前培訓,發掘新教師的特長,使其能夠在培訓中找到適合自身的學前雙語教學方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學前雙語教學 教師培訓 職前培養體系

多元智能理論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美國,理論提出的靈感來源于腦部受傷患者在學習能力上出現的差異。應用到學前雙語教師的職前培養體系當中,從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考核、優化資源等多個路徑中為我們提供了參考。雖然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較多,但在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當中的研究尚且較少?;诖?,本文將從多元智能理論的角度出發,對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進行探討。

1 夯實培養內容,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培訓內容是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訓的主要基礎和學習源泉,我們應當注意整合道德修養、雙語語言文字、教師技能以及課堂實踐幾個方面的內容,從語言能力、教師專業素質以及思想境界等方面切實提高學前雙語教師的水平。其中道德修養、雙語語言文字以及教師技能都是從理論知識出發為新教師傳授經驗和教訓,課堂實踐則是從教學一線出發,使教師熟悉課堂,并且在實踐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路線。具體來說,道德修養培養主要以師德教育為主,使新教師在職前能夠自覺樹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師德師風。同時兼顧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維護民族團結的新時代教師。雙語語言文字培訓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普通話應用水平進行培訓,使其能夠流暢地進行雙語教學,提高語言教學的專業性。教師專業素質主要包括現代教教育學觀、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管理等方面。而課堂實踐則是從教學一線出發,使新教師身臨教學課堂,從教學實際當中培養自己的教學能力,逐漸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2 改革培訓形式,多元化培養教師

傳統的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在實際培訓的過程中主要以說教為主,將新教師需要掌握的內容進行龐雜灌注,這樣的培訓形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果較為一般。因此,改革學前雙語教師的職前培訓形式顯得尤為必要,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我們可以開展統一培訓、特色學習、高等院校授課、線上教育以及名師對口教育等綜合為一體的新型培訓形式,利用好互聯網和智能平臺,使教師能夠通過各類感興趣的形式完成職前培養。同時,在培養形式上應當不斷學習國際先進教育經驗,將雙語教學的實際需求放在職前培養的突出位置,利用案例教學、探究教學以及小組教學等方法,切實增強新教師在培養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有實力、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開展名師對口教育的方式,讓有經驗的學前雙語名師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直接指導新教師的職前學習,使其能夠汲取最前沿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方法。對于部分偏遠地區的學前雙語教師來說,還可以利用慕課、視頻教學等方式進行線上培養,達到經濟性和時效性的統一。

3 規范培養考核標準,推動教師個性化發展

絕大多數職前培養體系的考核評價標準都以理論知識考察作為主要內容,而忽視了更多的綜合素質評分。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規范培養考核標準就要合理分配教師道德、教育理念、雙語掌握、教學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等所占的權重,通過考核這一手段,切實增強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使其從較短時間的職前培養當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考核標準必須越來越規范和嚴格,要將學前雙語教師的職前考核與其今后的再教育相聯系,使其有更加突出的勁頭參與到職前培養當中。其中必須要求學前雙語教師達到少數民族漢語水平考試三乙標準,最好達到三級甲等標準。經過培養考核后,達標的教師可以受頒合格證書,并且繼續工作,未完成考核的,應當繼續學習或調整其工作崗位。

4 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培養適合地區情況的人才

許多學前雙語教師供職的地區較為偏遠,少數民族人口占絕對比重,并且當地的民風民情和普通話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為例,其處于我國西南邊境,與東南亞距離較近,漢族在當地人口中的比重較低,且當地傣語、景頗語使用較多,因而當地的學前教育雙語水平較為低下。而當地使用的學前雙語教學方法卻與當地漢族學前學校使用的方法相同,這就很難被當地傣族兒童所接受,使教材的效果無法最大化發揮。甚至部分地區的學生根本無法順應教學思路,學習效果極差。因此,在少數民地區進行學前雙語教師的培養時,要根據其供職的地區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培訓,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習慣能夠符合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優化教學資源配置,使最合適的教學方式能夠服務于合適的地區。這也符合了多元智能理論的要求。

結 語

當前,學前雙語教學涉及到廣大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普通話掌握程度這一重要方面,事關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統一。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事關教師能否做好教學工作,但現狀卻存在著培養模式單一、效果較差的情況?;诖?,本次依托多元智能理論對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進行了探究,在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考核、優化資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以期促進學前雙語教師職前培養體系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程千瑞.多元智能理論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以重慶市Q中等職業學校為例[J].科學咨詢.2017(34):126-126

[2] 石莉珠.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中職學前教育的設計與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 (13) :20-21

[3] 封常秀.張雪門幼稚師范教育理論對當前幼兒教師職前實習培養的教育啟示[J].家教世界.2018 (3)

猜你喜歡
教師培訓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師培訓網絡課程設計策略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探討
多元智能理論在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城鎮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探析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MOOC時代創新區域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研究
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教師培訓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