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完善

2018-09-03 18:48劉運昊
食品界 2018年8期
關鍵詞:小作坊安全法信用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比如紅心鴨蛋、多寶魚以及三鹿奶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危害。當下,隨著食品安全法的頒布,我國的食品監管制度也在發展,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監管體系,在日常的監督、檢查中仍有很多問題出現。食品安全直接關系著人們的健康,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必須去解決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不斷完善。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食品方面的法律體系不完善。當下,我國食品方面的條例是以食品安全法為主,輔以很多其他的配套法規組成的一個大的法律體系。但是由于立法是的相互獨立,各種法規之間缺乏相關的聯系和銜接。在執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問題。拿三鹿事件來說,看似各項指標都滿足了國家的要求,但是細查之下就會發現使用三聚氰胺來作為其中非蛋白氮的來源,新生兒使用以后,出現了各種問題。在我國,很多的食品生產都是在小作坊中進行,既沒有生產許可證,人員素質也不高,制作過程中色素、添加劑的濫用,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但是我國在正式的法律條例中,卻沒有關于小作坊的詳細管理條例。在我國最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中雖然有所提及,但是也只是給了一個界定的標準,將其中的具體措施交由地方進行編寫。而對于當地部門也說,面對小作坊隱蔽性強、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拿出真正有效的措施。

監管體制死板。從我國現有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看,主要采用的是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措施。在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中雖然要求設立了相關的食品安全委員會,但是監管機制并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尤其是分段監管的機制,在層層信息的傳遞過程中,監管的力度在不斷的下降,而且其中人力、物力的浪費現象很嚴重。

懲罰力度小。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中雖然提出了“假一賠十”的新制度,但是力度仍然太小,缺乏震懾力,更別說防止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了。就是因為犯罪成本低,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才會頻頻出現。

對進一步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提出的建議

完善法律體系。只有通過立法的形式,才能給食品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那么我國應該加緊對食品質量法的修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國家的監管部門應該對食品方面的法律進行梳理,各級重視應該重視對當時食品安全法中具體措施的制定,在制定后就應該嚴格執行,使得法律法規能夠落到實處。在食品方面應該以食品安全法為核心,進行相關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從而形成以食品安全法為中心,以其余的配套法、地方法為支撐的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將食品安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完善食品安全的監管機構。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是需要多部門的聯動監管、相互協作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然后結合我國的行業發展現況,建立出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應該把食品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與相應的監管機構對應起來,確保安全機制的運行和實施。只有真正將責任落到監管機構內,才能真正的提高效率,降低監管機制中漏洞和問題的出現。

建立起追責制度。政府是監管的主體,在享有相應權利的同時,必定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對于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實現雙懲制度,不僅要對相關的部門追求責任,對于相關責任人也進行追責。安全事故發生后,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是行政責任,但是對于相關負責人來說可能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形成相應的震懾力,才能更好的保證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才是行業的發展之本。對于食品安全,固然離不開政府的監督,但是對于信用體系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把握市場發展法規的基礎上,讓整個食品生產中的食品安全形成一種自覺的意識,對于食品企業建立起信用評定,通過公眾的參與監管,切實的提高食品安全。這樣不僅減少了監管過程的費用,也能提高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監管的參與度。食品安全是長期的問題,因此,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關乎人們的健康、國家的發展。只有不斷完善監管體制,加上政府和公眾的共同參與,就能建立起人民滿意、社會放心的食品安全體系。

作者簡介:

劉運昊(1996-),男,福建閩清縣人,漢,在讀大學生,武漢空軍預警學院。

猜你喜歡
小作坊安全法信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開征求意見
安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成效顯著
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鎖”
安徽:啟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
信用收縮是否結束
信用中國網
信用消費有多爽?
日本修訂勞動衛生安全法(ISHL)
《食品安全法》修訂應瞄準三大缺陷
“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嚴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