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藝的優化

2018-09-03 18:48嚴盟
食品界 2018年8期
關鍵詞:肌苷肌苷酸純度

嚴盟

肌苷酸(英文名:inosinicacid或inosine monophosp,簡稱IMP),也稱次黃嘌呤核苷酸。目前國內外生產肌苷酸主要有發酵法和肌苷磷酸法,發酵法優點是原料來源廣,但存在生產周期較長,防污染難度大,純度低分離復雜等缺點。磷酸法是以肌苷(簡稱IR)和三氯氧磷為原料,磷酸三乙酯為溶劑,通過磷酸化反應合成肌苷酸,該工藝具有反應周期短,純度高,產物分離簡單等特點。本文主要討論磷酸法中各反應因素對產物轉化率的影響,確定反應的最佳條件,達到優化工藝之目的,反應轉化率從91—92%提升至95—96%,工業上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較好的提升了產品純度,使得作為增鮮劑閾值更大。

反應過程優化

不同溫度對產品轉化率的影響。反應投料量為肌苷300Kg,加入1800L磷酸三乙酯和300Kg POCL3,控制反應恒溫分別設定為- 5℃~- 3℃,0℃~2℃ ,5℃~7℃,三個區間,反應5hr后取反應液測色譜純度(即反應轉化率)。表1為以上四種溫度下的產物轉化率統計,每個溫度下重復2次數據,整理數據如下:

試驗1:溫度-5℃~-3℃,IMP純度80.6%,IR純度16.5%,純度和97.1%;

試驗2:溫度0℃~2℃,IMP純度83.5%,IR純度13.5%,純度和97.0%;

試驗3:溫度5℃~7℃,IMP純度89.5%,IR純度7.5%,純度和97.0%;

由上表可知,溫度與反應速度成正比,溫度在5℃~7℃時,IMP有最高轉化率,平均值為89.5%,當t在 - 5℃~- 3℃時,由于還有較多的肌苷原料未能反應,轉化率在80.6%左右。因此生產中溫度取5℃~7℃更利于生產純度和最終轉化率。

不同的POCL3量對產品轉化率的影響。反應投料量為肌苷300Kg,加入1800L磷酸三乙酯,反應溫度設定為5℃~7℃,分別加入不同量的POCL3,考察對轉化率的影響, 反應5hr后取反應液測色譜純度,具體數據整理如下:

試驗1:POCL3(Kg):280,IMP純度89.6%,IR純度7.2%,純度和96.8%;

試驗2:POCL3(Kg):300,IMP純度92.0%,IR純度5.4%,純度和96.7%;

試驗3:POCL3(Kg):320,IMP純度91.6%,IR純度5.0%,純度和96.6%;

由上可知, POCL3量過少會導致較多的原料殘留,加大反應物POCL3的量可以促使反應向生成目標產物肌苷酸的方向進行,但是過多的POCL3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會使目標產物轉化為其他雜質。綜合成本和轉化率兩個因素考慮,POCL3量為300Kg是最佳選擇。

不同肌苷粒度對轉化率的影響。反應投料量肌苷300Kg,加入1800L磷酸三乙酯,POCL3為300Kg,反應溫度設定5℃~7℃,加入相同量的肌苷進行不同粒度粉碎后反應并統計產物轉化率。試驗中每種粒度的肌苷重復三次試驗,反應5小時取樣檢測轉化率,數據如下:

試驗1:肌苷粒度:60目,IMP純度91.9%,IR純度5.0%,純度和96.9%;

試驗2:肌苷粒度:150目,IMP純度94.6%,IR純度2.5%,純度和97.1%;

試驗3:肌苷粒度:250目,IMP純度96.0%,IR純度1.0%,純度和97.0%;

試驗4:肌苷粒度:350目,IMP純度96.0%,IR純度1.0%,純度和97.0%;

以上述數據肌苷粒度為橫坐標,轉化率為縱坐標,得到更為直觀的兩者關系如下圖1所示。

由圖1可看出,在一定范圍內,肌苷粒度與產物轉化率成正相關。當肌苷粒度≥100ml時,反應轉化率在96%以上,但在100ml~120ml此區間內,肌苷粒度的增加并沒有使轉化率顯著增大。因此,綜合考慮粒度成本與轉化率等因素,肌苷粒度選擇在250目是最佳選擇。

綜上所述,以肌苷為原料磷酸法合成肌苷酸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原料投量重量比為POCL3:IR=1:1,反應溫度在5℃~7℃之間,肌苷粒度在250目左右,5hr反應結束,在此條件下反應的產物轉化率達到96%以上,較以前合成法高出4- 5%,為合成肌苷酸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質量純度提供了重要途徑。

猜你喜歡
肌苷肌苷酸純度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肌苷
退火工藝對WTi10靶材組織及純度的影響
雞肉中肌苷酸含量測定方法研究
藏雞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潛在影響基因概述
兩種貯藏方法對雞肉風味物質肌苷酸的含量比較
家禽肌肉肌苷酸含量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色彩的純度
間接滴定法測定氯化銅晶體的純度
對氯水楊酸的純度測定
肌苷氯化鈉注射液內控質量標準的制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