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2018-09-03 03:50高霞
神州·下旬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思考

高霞

摘要: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探究機會,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和鼓勵學生在組間互動中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明確未來的奮斗目標,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這對于學生深層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研究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小學生對于外界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小組合作學習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完善認知體系的最佳途徑,教師要把課堂真正的歸還于學生,使其有機會發揮自身的主體優勢,讓數學教學工作真正走向更大成功,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應用;研究;思考

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大多由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盲目的參與活動,課堂活躍度不足,自學興趣普遍不高??菰锏恼n堂氛圍,固化的教學手段,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性,還會使學生衍生嚴重的抵觸情緒與厭學心理,導致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低,學生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極為有限。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提出,很好的改善了上述弊端現狀,并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加了課堂的教學實效,引領著學生走上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軌道,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貢獻了最大助力。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發表幾點新的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更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有力保障。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打造優質的發展平臺,幫助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進而取得數學課改成效的事半功倍[1]。小學生在合作中會提出不同觀點,這就證明了學生是在積極思考的,良好的氛圍啟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多種想法產生激烈碰撞,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高。如學習《多位數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給出學生題目,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獨立的思考,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身的獨立思考想出解決方法,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交流自身想到的解決方法,還能調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而這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是自私、孤僻、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等特征。更多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常此下去,后果將不堪想象。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多為學生創造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的機會,學生們也就會在不斷交往中逐步學會尊重、接納、爭辯、合作、關心與互助[2]。如在教學《克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天平。我就采用分小組學習的方式來教學,用天平稱出一克大豆。四個人一組,每一小組一個天平。四個同學分工合作,一個同學加砝碼,一個同學一粒一粒地放黃豆,一個同學注意觀察天平的指針,第四個同學負責記錄。每一小組都是在組長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己的工作。對于練習題的處理仍采用同樣的方式。如果這一節課我仍然按照老方法去教,找一位同學到前面演示,再把演示結果報給大家,這樣的交流只受到少數人的歡迎,而且交流面不夠廣。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盡量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勝過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謙虛、助人、學會了合作,開闊了思維。

三、明確小組的合作任務

數學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包括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么樣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把創設情境和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結合起來,把任務分解給小組中的每個成員,讓人人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搭配。而在現實教學中往往是少數學生在動,大多數學生只是流于形式在附和。在教學中要注意優生和后進生搭配,善于表達的和不愛發言的搭配,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意識。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要求在課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兩個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了任務。從而為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意見分歧中取長補短

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水平和獲取新知識的理解能力均有不同,所以在進行新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學生思維模式、方法和探究結果不盡相同的情況,更有甚者發生沖突等事件[3]。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巧妙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予以解決。如教學《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一課時,在練習題中有這樣一道題:在一個長60厘米、寬45厘米、高20厘米的長方體玻璃缸內放入一座假山,其玻璃缸中裝有18厘米高的水,當假山全部被水浸沒以后,水溢出540毫升。問題是,假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學生在自主完成后有以下方法:方法1:60×45×(20-18)+540=5940(立方厘米)=5.94(立方分米);方法2:60×45×(20-18)=5400(立方厘米)=5.4(立方分米):溢出水的高度:540÷2700=0.2(厘米):上升的水高度:20-18+0.2=2.2(厘米):小假山的體積:2700×2.2=5940(立方厘米)=5.94(立方分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適時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正確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主觀能動性,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活動情境中學習,可以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良勇.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育德[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1)52-53.

[2]吳志梅.讓“預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活”起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8)104-105.

[3]劉田慧.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J].教育研究,2016(04)88-89.

猜你喜歡
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思考
淺談循環訓練法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