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研究旅游扶貧與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保護

2018-09-04 14:08沈越
西部論叢 2018年9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旅游扶貧

摘 要:在進行旅游扶貧的實施過程中,采用鄉村旅游的方式能夠對當地的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以及利用,顯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資源的過度浪費?;诖?,為了確切的描述當前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情況,并針對其中出現的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旅游以及旅游扶貧的現實情況作為論述的對象,希望能夠使人們對少數民族的文化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的保護工作,最終能夠實現使當地民眾擺脫貧困的目標,并通過多種的致富渠道,徹底改變當地人民群眾處于貧困中的情況,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旅游扶貧;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保護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仍然有大部分地區的人們處于貧困狀態,因此國家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工作,對貧困人口的減少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精準扶貧的方式,有效的對扶貧對象的生活起到了改善作用,在社會中引起了極大的討論。而在精準扶貧的總體要求下,旅游扶貧作為其中的一種實現方式,相比較其他扶貧方式而言,能夠起到更為有效的扶貧效果。作為有著“造血式”效果的扶貧方式, 旅游扶貧能夠對資源的配置起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具備強大的市場優勢以及充滿活力的產業結構的扶貧成效。以下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對旅游扶貧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分析。

一、廣西鄉村旅游扶貧的發展現狀

在扶貧以及旅游工作的進行過程中,需要大量政府資金進行投入以及地方社會基礎設施的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疆域的西南邊陲,其經濟發展具有“老、少、邊、山、窮”的局限性,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貧困區域在全部區域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也使其成為全國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場地[1]。在有關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廣西在進行扶貧工作的過程中對貧困地區所在地的鄉村旅游資源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合開發,成功的使鄉村旅游的規模得到擴大,為扶貧工作的進行提供了較大的幫助。具體而言,在多年扶貧工作的過程中廣西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鄉村旅游扶貧工作進行針對性的促進:(一)、實行定點幫扶的措施,引領鄉村積極進行旅游扶貧工作的開發;(二)、統籌兼顧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實現各部門融合推動工作的進行,集中資金進行開發;(三)、針對具有獨特旅游資源的縣鎮進行重點開發,以此作為扶貧工作的突破口;(四)、創新旅游扶貧的工作方式,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豐富其形式;(五)、合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幫助貧困戶實現致富,并拓展開發多條致富道路。

二、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保護

在全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群體間的快速流動與社會的不斷開發對地方的環境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有些地方具有的可貴的差異性不可避免的遭到消解。在當前精準扶貧的工作中,如何妥善的處理開發旅游扶貧形式與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之間的矛盾,需要引起相關人員足夠的重視,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豐富和完善相關方面的理論,以此作為實際扶貧工作的指導[2]。在此過程中,要不斷的保證并且加強少數民族當地區域中的主體認識,并在具體的扶貧以及文化活動中體現出來,從而使少數民族主體性的重要性得到展現,為今后更好的實施民族地區旅游扶貧工作提供幫助。

對于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需要認識到的是,其保護、利用以及傳承是緊密聯系和相互依存的,對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的獨特性以及隨之相關的功能性和適應性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并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體現出來,其具備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認識到每一種現存的文化都有其獨立性,在進行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不應該以發展為唯一目的,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對少數民族的關心、尊重以及幫助,從而使旅游扶貧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并實現其最終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進行少數民族文化開發時還應該避免使其淪為商業利益為導向的犧牲品。在廣西的桂北地區,存在著一些村寨因為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過度看重商業利益的獲得,從而導致其從原先用于少數民族自我享用、傳承以及創造的少數民族文化成為在市場中可供消費者消費的商品符號,這就偏離了旅游扶貧工作的初衷[3]。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改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社會對當地的定位以及當地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式,避免又有豐富特點的少數民族文化最終因為不斷的被消費而最終淪為簡單化以及同質化。

在具體的保護工作過程中,關鍵是要讓少數民族能夠產生足夠的自我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旅游扶貧的開發工作討論之中,通過讓少數民族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旅游扶貧的開發,保證在今后的過程中能夠避免上述消極影響的發生,保證當地少數民族的利益能夠最大化,使其真正成為旅游扶貧工作的實際受益者,而不是犧牲品。

此外,在旅游扶貧工作進一步進行的過程中,還要努力提高該地區的文化體驗以及旅游地區的文化內涵。在多種力量的介入中保證少數民族主題文化在其中的主導位置至關重要,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的資源進行必要的保護,實現少數民族文化主體的獨立性[4]。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精準扶貧下的旅游扶貧工作中,要充分考慮旅游開發以及少數民族文化主體性之間的關系,采取合適的方式實現兩者的和諧工作,保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在此基礎上要努力將民族文化作為少數民族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進行利用,真正為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帶來致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任媛媛. 民族文化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互動發展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J]. 特區經濟, 2012(3):222-224.

[2] 李廣宏, 葛君.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與旅游扶貧互動發展研究——以廣西龍勝縣為例[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7, 16(6):24-26.

[3] 廖楊, 蒙麗. 發掘民族民俗文化資源發展壯族文化旅游產業——以廣西壯族千年古謎花山文化為例[J]. 民族史研究, 2010.

[4] 劉興偉, 王金葉. 歷史文化遺跡旅游開發中社區參與機制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靈渠為例[J]. 市場論壇, 2011(11):80-82.

作者簡介:沈越(1985—),男,漢族,籍貫廣東湛江,副所長/規劃師,碩士,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研究方向:城鄉規劃、旅游規劃、傳統村落保護、土地利用管理。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文化旅游扶貧
信息技術助力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傳承研究
中國共產黨傳承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實踐述論
新媒體傳播環境下貴州黔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研究
武陵山區少數民族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研究
少數民族文化的跨區域法律保護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貧發展戰略研究
關于加強旅游文化建設助力平山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關于文化產業與旅游扶貧相結合發展的研究思考
廣西各地區旅游全要素生產率時間演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