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節肢動物群落結構

2018-09-05 09:32蒙惠理姚霧清蘭洪波王萬海姚正明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16期
關鍵詞:巨蟹光帶節肢動物

蒙惠理 姚霧清 蘭洪波王萬海 姚正明

(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貴州荔波 558400)

喀斯特森林洞穴是一類特殊的地下生態系統,在這類生態系統中,洞穴動物是主要組成部分,洞穴環境對洞穴動物群落結構、分布及多樣性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國內外的研究學者[1-14]在洞穴動物的區系、多樣性以及與環境因子的關系方面研究較多。本文以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節肢動物為研究對象,了解節肢動物群落組成與特征,為進一步研究節肢動物在洞穴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提供基礎數據和理論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概況 茂蘭喀斯特森林位于貴州省荔波縣南部,與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地理位置為107°52′10″~108°45′40″E,25°09′20″~25°20′50″N,面積212.85km2,森林覆蓋率達87.3%,處于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在550~850m,年平均氣溫為15.3℃,年氣溫差18.3℃,全年降水量在1750~1950mm,年平均濕度83%左右,年日照平均為1272.8h;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內土壤以黑色石灰土為主,持水量較低,地表水缺乏。土壤富鈣和富鹽基化,pH值為6.5~8.0。的露洞海拔728m,洞口位于山腳,有大量的灌木、草本、蕨類,外面是一片農田;有光帶,向下傾斜,有大量的亂石和泥土,潮濕,生長著苔蘚和地衣;弱光帶,泥土較少,有積水,潮濕,有地衣分布;黑暗帶,泥土較少,有大量滴水,較潮濕。

1.2 研究方法 2015年,對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節肢動物進行調查,將洞穴劃分為有光帶、弱光帶、黑暗帶;每個光帶隨機取5個樣點進行調查取樣,采集到的標本用75%的酒精浸泡帶回實驗室鑒定。

1.3 數據處理 計算公式如下:

多樣性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即:

豐富度指數采用Margalef指數(D)公式:

式中,S為類群數,N為個體總數,其中Pi為水生昆蟲第i類的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

均勻度分析采用 Pielou指數,即:E=H′/lnS

2 結果與分析

2.1 洞穴節肢動物數量組成 此次調查共采集到節肢動物標本286個,經鑒定和數量統計(見表1),屬于4綱11目23科。其中,蜘蛛目10科、直翅目4科、鞘翅目2科、蚰蜒目1科、帶馬陸目1科、雙翅目1科、蜻蜓目1科、鱗翅目1科、脈翅目1科、等足目1科,蜘蛛目的科數占總科數的43.48%。巨蟹蛛科、奇馬陸科、蟋螽科、蟻甲科的個體數量之和占節肢動物總數的64.32%,為優勢類群。其中,蟋螽科最多,個體數量占總數的26.22%;其次是奇馬陸科,個體數量占總數的16.78%;巨蟹蛛科個體數量占總個數量的10.84%;蟻甲科個體數量占總數量的10.48%。3個光帶的節肢動物個體數,黑暗帶的節肢動物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54.50%,其次是有光帶為25.88%,弱光帶最少為19.62%。

表1 的露洞內節肢動物種類組成及數量

中華稻蝗Oxya chinensis網翅蝗科Arcypteridae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食蚜蠅科Syrphidae黑帶食蚜蠅Episyrphus balteatus蜻科Libellulidae條斑赤蜻Sympetrum striolatum夜蛾科Noctuidae涂閃夜蛾Sypna picta Butler蟻甲科Pselaphidae麗旋角蟻甲Batridodellus callissinus叩頭蟲科Elateridae細胸叩頭蟲Agriotes fuscicollis蟻蛉科Myrmeleontidae銹翅蟻蛉Myrmeleon ferrugineipennis潮蟲科Oniscidae鼠婦Pillbug Woodlice合計1 1 3 2 2 3 1 1 7 3 0.35 0.35 1.04 0.70 11.04 52510.48 1.05 0.35 3 56 10 157 4.80 100

2.2 不同光帶節肢動物組成特點 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有光帶節肢動物有8目18科18種,蜘蛛目的科數最多(9科)、其次為直翅目(3科),其他目均為1科;主要以狩獵巨蟹蛛(Heteropoda venatoria)、宋氏小類球蛛(Nesticella son?gi)、中華鏤網蛛(Psechrus sinensis)為優勢種,個體數占有光帶節肢動物總數的63.01%。弱光帶節肢動物有5目12科12種,蜘蛛目的科數最多(8科),其它目均為1科;主要以狩獵巨蟹蛛、斑灶馬(Tachycines hoffmanni)為優勢種,個體數占有光帶節肢動物總數的44.64%。黑暗帶節肢動物有7目9科11種,蜘蛛目的科數最多(3科),其他目均為1科;主要以雅麗酸馬陸(Oxidus gracilis)、斑灶馬、麗旋角蟻甲(Batridodellus callissinus)為優勢種,個體數占有光帶節肢動物總數的81.52%。

2.3 節肢動物群落的多樣性分析 由表2可知,的露洞有光帶、弱光帶節肢動物群落的多樣性、均勻性指數都略高于黑暗帶節肢動物群落,而優勢度指數則相反。表明黑暗帶節肢動物群落相對較單一,種類數偏少,種類分布均勻性差,優勢類群突出;而有光帶節肢動物群落相對較復雜,類群數較多,分布均勻性較完善,這與洞穴環境有一定的關系。

表2 不同光帶節肢動物群落的多樣性、均勻性指數

3 結論

(1)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調查共獲節肢動物286頭,隸屬于4綱11目23科,其中優勢目為蜘蛛目和直翅目,優勢科為巨蟹蛛科、奇馬陸科、蟋螽科、蟻甲科,種類組成較豐富。3個光帶的節肢動物個體數,黑暗帶最多,有光帶次之,弱光帶最少;而節肢動物種類數,有光帶>弱光帶>黑暗帶。

(2)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3個光帶的節肢動物類群數和個體數,與每個光帶的土壤結構指標、空氣指標等有一定的關系。

(3)由于此次采集的時間較短,未能系統采集,所采標本不能完全代表茂蘭喀斯特森林的露洞節肢動物類群數,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深入調查,以期查清節肢動物的種類。

猜你喜歡
巨蟹光帶節肢動物
能干的巨蟹機器人
蟬為什么會蛻皮
飛利浦Hue Play漸變光帶發布
古老的節肢動物
翻斗魚
復雜環境下結構光中心線提取算法
我家的巨蟹媽媽
貴陽學院不同植被上節肢動物的群落特征
旋轉三棱鏡尋找色散光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有趣現象引發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