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革命圣地,重溫紅色記憶莫小

2018-09-07 07:06
學生天地 2018年19期
關鍵詞:井岡山延安革命

文題呈現

在我國,紅色文化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當日軍投降、新中國成立時,舉國上下的人們蜂擁到大街上,人們縱情的歡呼聲響徹云霄。人們沒有理由不歡慶,因為革命是如此慘烈悲壯,勝利是如此艱苦卓絕。在那段崢嶸歲月中,有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有不怕艱難險阻的長征精神,有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有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北大荒精神,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西柏坡精神……今天,我們重新走進革命圣地,重溫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要 求

請以“紅色之旅”為話題,角度自選,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記。

【佳作展示】

游萊蕪戰役紀念館

○安徽省桐城中學林熙晨

一場戰役承載著一段歷史,一段歷史承載著無數生命,而無數生命又承載著數不清的崢嶸歲月。

萊蕪戰役紀念館坐落于山東省萊蕪市中心的黃山之上,革命烈士紀念塔、展覽館和全景畫館三大主體建筑構成“品”字布局。其中,革命烈士紀念塔高19米,由花崗石砌成,是全國100個重點紀念碑之一。萊蕪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史上運動戰的光輝范例,是世界軍事史上100個經典戰例之一,電影《南征北戰》《紅日》等都是以萊蕪戰役為原型拍攝的。

一踏進萊蕪戰役紀念館展廳的大門,我就被陳毅、粟裕、譚震林的銅像吸引了。其實,一位真正的英雄是不需要用銅像來銘記的,然而這些銅像的存在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和精神永遠銘記于心。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所有的展廳?;璋档墓饩€、微黃的背景讓我們身臨其境,漆黑的子彈殼、殘破不堪的草鞋、簡陋的指揮部、敵我懸殊的力量,無不讓我們懷疑這場戰役能否打贏。但事實證明,我們贏了!雖然武器裝備不夠精良,雖然戰士們穿著單薄的草鞋,雖然敵我力量懸殊,但我們贏了,憑著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艱苦的戰斗漂亮地贏了。望著墻上刻著的一個個英雄的名字,我心生敬仰之情,在心底默默地為他們祈禱。

一直向前走,我們來到了全景畫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戰火初起的場面,接著傳來了轟隆隆的炮聲。滿地的子彈殼、遠處河里炸起的水花、廣播里深情的解說,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那傳來的陣陣炮火聲讓我們膽戰心驚,我不由得想,革命先烈們是憑著怎樣的勇氣才打贏了這場艱苦的戰役??!

點 評

萊蕪戰役是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由陳毅、粟裕、譚震林指揮華東野戰軍在萊蕪舉行的一次著名戰役,俘敵數量之多、殲敵速度之快,都創造了解放戰爭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跟著作者的文字,游覽這樣的革命圣地,我們也仿佛置身于炮火連天、硝煙滾滾的戰火中。

延安之行

○江蘇省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吳 潔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小時候第一次讀到著名作家賀敬之《回延安》中的這句詩時,我就被他那熱愛延安的情感所感染,并因而對延安無比向往。多少年來,我渴望著能夠走進這一革命圣地,去感受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

去年暑假,我終于得以瞻仰矗立于延嶺山頂的寶塔,撫摸了楊家嶺七大會議上的桌椅,丈量了王家坪、棗園的距離。在親眼目睹了革命領袖們曾經使用過的簡陋用具之后,我終于明白,當年延安棗園的點點燈光為何最終能照亮整個神州大地。

“巍巍寶塔山,滔滔延河水?!睂毸绞歉锩サ匮影驳闹匾獦酥竞拖笳?,山上的歷史文物和現代革命文物星羅棋布,山下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以范仲淹題刻的“嘉嶺山”隸書最為著名。而奔騰的延河水則似駿馬奔騰,彰顯著中華民族堅強的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次延安之行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楊家嶺革命舊址。這里是延安紅色經典之旅必去的地方,也是中共駐延安時間最長的革命遺址。中央大禮堂是由一座基督教堂改建而成的,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它都是延安最豪華的建筑。

與禮堂一街之隔的是一座具有西洋風格的“飛機樓”,這就是當年中央辦公廳的駐地,也是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舊址。導游介紹說,文藝座談會之后,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文藝整風運動,一批反映工農兵生活斗爭的作品陸續誕生,如 《白毛女》《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

窯洞是陜北人民特有的居住方式,形成了陜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延安,最多的就是土窯洞,在鳳凰山麓以及王家坪、楊家嶺、棗園等地,隨處可見。冬暖夏涼的窯洞里陳設非常簡單,有木桌、木椅、土炕和農家的一些物什。門窗用木框,窗戶上糊紙或鑲玻璃。在楊家嶺的小山坡上就坐落著一排頗具陜北風韻的窯洞,那里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革命前輩當年的住處。來到這里參觀,眼前仿佛還能看見他們為了人民嘔心瀝血的情景。就是這樣“土里土氣”的窯洞,成了延安旅游的一大景觀,也成了我們此次旅行的重點考察對象。它們是中國革命的見證者,也是陜北民俗的體現。

仰望寶塔山,近觀延河水。夕陽西下時,我們結束旅程,踏上歸途?;赝影矔r,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老歌《延安頌》的旋律:“夕陽輝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熱血在你胸中奔騰……”

點 評

延安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想必每一個來到延安的人,都會和本文的作者一樣,能夠感悟和明白當年在那簡陋窯洞里的點點燈光為何最終能照亮整個神州大地。

井岡山的訴說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長平中學李小英

山繞著水轉,水繞著山轉,我繞著井岡山的山水轉。我在井岡山的山水間,聽著井岡山的訴說。

在山下的軍營里,井岡山對我訴說著“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潺潺的流水在淺灘上嬉戲著,給岸邊的石子穿上了一層水衣。陽光灑在水面上,尖頭尖腦的石子讓人望而卻步。想當年,紅軍踏遍千山萬水,終于來到了井岡山,他們走過了多少這樣的路??!而他們腳上的鞋是用稻草和線繩簡單編制而成的。

在林間的戰壕旁,井岡山對我訴說著軍民的魚水情。那時候,戰士們唱著戰歌,揮著鋤頭。村民們提著裝滿飯菜的籃子吆喝著,叫紅軍們吃飯,粗茶淡飯里是村民對紅軍的支持。陽光照在軍民黝黑的皮膚上,晶瑩的汗珠閃著耀眼的光芒。

在黃洋界的遺址旁,井岡山對我訴說著戰士們的英勇。陽光落在樹冠上,風一吹就簌簌地從樹上飄下,鑲嵌在石雕上。這時,那些舉著槍、揮著大刀的紅軍仿佛躍然墻上。他們正在奮勇地向前沖,好似縱身一躍的虎豹。炮火在井岡山的土地上燃燒,槍炮聲響徹云霄,身受重傷的戰士仍在向前沖。終于,他們迎來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現在的井岡山上,人們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那淺灘上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有人扎起褲腳打水仗,有人在水里捉小魚小蝦。在山間的小徑上,游人拿著相機記錄著這里的一切。在黃洋界的水泥坪前,孩子們手拉著手奔跑著,大人們合影留念,感嘆歷史的滄?!?/p>

現在的井岡山仍在向人們訴說著井岡山的故事,那故事激人奮進,讓人難以忘懷。

點 評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無數革命先烈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相信我們也將更加堅定地奮勇向前。

猜你喜歡
井岡山延安革命
百年大黨壯闊歷程《井岡山會師》
走進革命圣地:井岡山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星火燎原的井岡山記憶
中國的出行革命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走進延安
《保衛延安》震撼播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