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心享受別樣的民俗文化之旅

2018-09-07 07:06
學生天地 2018年19期
關鍵詞:竹篾篾匠皮影戲

文題呈現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比如北京的京劇、吹糖人、斗蟋蟀,陜西的秦腔、皮影戲、剪紙,廣東的粵劇、舞獅、花燈,江西景德鎮的古窯、陶瓷,上海的滬劇、花會以及說不盡的海派文化……這些民俗構成了一個地方的文化氛圍,為這個地方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們構建了相同的文化根基。對于這些獨特而又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你有參與其中的經歷嗎?在觀賞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要 求

請以“我眼中的民俗文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談談你在這次文化之旅中的收獲與感想吧。

【佳作展示】

古都西安的皮影戲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學楊 洋

游覽古都西安,最讓我懷念的就是皮影戲。

走進皮影戲作坊,就像走進了四大名著里一般,孫悟空、張飛、宋江等人物形象活靈活現。還有一大堆據說是失敗品的皮影,可我撿起來擦掉灰塵,它們也是栩栩如生,很有生氣。

在游覽的過程中,做皮影的老師傅給我講了一個關于皮影戲的傳說。話說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去世后,漢武帝時常想念。一個叫少翁的人就用打薄的牛皮做材料,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燈光照射到布帳上。漢武帝見此影像如見李夫人死而復生一般,十分高興。而這就是最原始的皮影戲。

皮人身上有若干關節,就像我們的骨骼,它們用胡琴弦絞連,再安裝三至五根鋼質細桿,然后進行彩繪。制作皮人的工序不僅復雜,而且工藝要求很高,不能出半點差錯,不然之前的所有心血可就白費咯!

我走進影棚,節目正在上演。臺下有許多觀眾,其中有不少外國人也興致勃勃地欣賞著臺上的表演。后來經人介紹我才知道,元代時,我國的皮影戲就已經傳到了緬甸、波斯、爪哇等地區。清代時,來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把皮影戲帶入了法國的上流社會,演出時稱其為“中國皮影”。后來,我國的皮影戲逐漸傳入英國、德國,在歐洲轟動一時,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在皮人市場上,大堆的皮人映入眼簾。這些都是在制作過程中有點小瑕疵的皮人,不能用來演出,就出售給游客留作紀念。這里有青面獠牙的妖怪,有面善心惡的女妖,還有面態安詳的僧侶……我忍不住買了十個回家,大部分送給了家人朋友。

后來,我在開封、洛陽、杭州也看到了皮影戲,可我總覺得沒有西安的有趣。

點 評

“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逼び皯蚴俏覈耖g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關中地區很流行,堪稱戲曲藝術之絕唱。而皮影制作工藝復雜考究,要求制作者必須具備扎實的繪畫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巧,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的獨特藝術品種,已有千余年的歷史。如果有機會,你不妨也到古城西安,看一場精彩有趣的皮影戲吧。

篾匠的光芒

○江蘇省鎮江中學張冰瀅

在浙江東陽的一條老街上有一位篾匠,他皮膚黝黑,有一雙粗糙的大手,五十歲上下的年紀,長相卻倍顯蒼老。聽說他的家鄉有竹海,他編筐所用的竹條都來自家鄉。房價漲了,車價漲了,菜攤上雞鴨鵝的價錢也都漲了,然而手藝一流的篾匠卻從不肯加價。別人逗他漲價發財,他憨厚地笑笑:“我們小老百姓,錢夠用就行!”

篾匠編的籃篾細而瓷實,青綠的篾條散發著竹的清香;他編的竹篩光滑又輕巧,從大到小一個套一個,顧客總能選到合適的那一款。我最愛看他做活計,一把砍刀將一根竹麻利地一分為二,再二分為四,直至破成薄薄的竹篾。他利索地將幾根篾交疊在一起,一腳在前踩住篾條的中心,一腳在后維持身體平衡。他的雙手靈巧地上下翻飛,竹篾一點點變成經緯交錯的樣子,又一點點形成籃的雛形。此時,篾匠不說一句話,盯著手中的竹篾,緊緊抿著的嘴唇微微上揚,汗水在陽光下閃耀。心靈手巧,一心一意,在竹的清香中,一件件作品誕生了。他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挨個放好,用驕傲的目光凝視著,好像在檢閱他的部隊,又好像在看他的孩子。

月亮上來的時候,一小碟花生米和一壺酒便是篾匠忙活了一天后的享受。三小杯下肚,他的眼神有些迷離,話卻清醒:“現在人都喜歡用塑料制品,他們哪里知道這竹篾編的筐輕便又透氣,東西能存放好久……”酒至半酣,他對著天高高揚起手中的酒杯,語氣中帶著幾分惆悵:“現在的年輕人怕苦怕累,都不愿意學這行。我老了,能做一天是一天,這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斷??!”杯中的酒清清亮亮,杯中的月輕輕蕩漾。篾匠仰脖,將酒一飲而盡,然后長長地嘆了口氣。月光照在他花白的頭發上,一雙粗糙的手握著酒杯,禁不住微微顫抖。月光下,他的身影竟顯得那么孤傲,卻又那么溫柔。

我靜靜凝視著他,想起林清玄的文字:“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何田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篾匠編竹篾,像畫,而月下獨酌的身影又像詩??晌掖蟾藕茈y真正理解他的艱辛與快樂、苦悶與執著,很難明白他如何用那雙粗糙的手編織出賞心悅目的竹篾器具,編織出淡泊寧靜的內心世界。

月光如酒般清亮,我好像在篾匠身上看到了光芒。這光芒不僅僅是月光,更是他內心迸發出的力量。我想,他和種蓮人是相似的……

點 評

我國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飽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智慧結晶。2008年6月7日,竹編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這一非遺文化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卻很陌生,不過正如文中篾匠所說:“這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斷??!”

瓷都賞瓷

○江西省景德鎮市第十九中學王雨辰

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位于景德鎮珠山之顛的龍珠閣,參觀“不滅的窯火”瓷都陶瓷展。這次展覽用實物、展板、攝影作品等多種手段,展出了一大批平時難得一見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陶瓷珍品。這些珍品大部分是明永樂年間和宣德年間的瓷器和瓷盤,如永樂青花云鳳紋窩盤、青花應龍紋大缸、青花花口碟耳杯、斗彩鴛鴦蓮池紋盤等。

其實在景德鎮,處處都能感受到陶瓷的藝術魅力。在這里,巨幅的瓷壁畫勾勒出瓷都獨有的氣派,馬路兩邊是一排排青花瓷路燈,人行道上也鑲嵌著各種大小不等、形狀和顏色各異的瓷片。街上的垃圾桶是瓷制的,到飯店吃飯,桌子、凳子以及人們所使用的一應用具無一例外都是瓷的。而富有文藝氣息的瓷器店更是琳瑯滿目,每一件器物似乎都在講述著扎根在這塊土地上的陶瓷文化。這不得不讓初來景德鎮的人感慨:“景德鎮真‘瓷’??!”

緣源陶瓷文化創意園是一處官窯,那里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瓷文化的發展歷程,引導我們觀看瓷的制作過程。千百年來,多少精品陶瓷都是由那些不起眼的泥土燒制而成的,正所謂:“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p>

在產品展示廳,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和薄胎瓷等各類展品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大小瓷器應有盡有,它們或渾厚深遠、典雅清新,或淡雅脫俗、格調高雅,或富麗堂皇、鮮艷奪目。無論是瓷版畫還是青花瓶,甚至是小小的陶瓷掛件,都是精雕細鑿,價值驚人。

走進尋常的百姓人家,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正認真地在杯坯上繪畫,也不抬頭看看這群好奇的異客。想必,每一個景德鎮人有深藏著一顆匠人之心吧!

點 評

昌江河畔的景德鎮是著名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一代代景德鎮人用畢生心血和一顆寧靜的匠人之心,書就著江南瓷都的別樣風采。對于這一古老而珍貴的陶瓷文化,我們要用心守護和傳承,讓它永遠熠熠生輝。

猜你喜歡
竹篾篾匠皮影戲
我們來演皮影戲
東篾匠
皮影戲
老手藝人能用竹篾編二維碼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尋訪竹藝足跡傳揚工匠精神
篾匠父親
皮影戲的超級“迷妹”
美國女孩安妮:中國皮影戲的超級“迷妹”
篾匠的端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