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制造業競爭力實證分析

2018-09-10 12:15毛雯璐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8年9期
關鍵詞:產業競爭力主成分分析制造業

毛雯璐

【摘 要】江蘇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一直位于前列,而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接近一半,正確評價制造業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江蘇省2016年制造業各細分行業的12項指標進行了測度與評估,得出各制造行業的競爭力排名,并根據實證分析結果針對不同競爭力的行業提出了改進與提升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制造業;產業競爭力;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9-0018-03

1 制造業競爭力評估的指標體系

產業競爭力是衡量特定經濟內各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潛力的重要工具。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提出用鉆石模型來衡量產業競爭力,該模型由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和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機遇、政府等要素構成。我國學者金碚等人系統分析了產業競爭力的定義、研究對象、分析范式、評價指標等相關理論問題,研究了我國主要工業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狀況。在江蘇產業競爭力測評方面,袁鵬等人(2007)將南京制造業與江蘇省、全國進行比較,發現其競爭力比較低,但結構較優。王健、周彩虹(2012)對江蘇省南京、蘇州、無錫制造業的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進行分析比較,發現南京制造業結構較優,但優勢不強;蘇州制造業競爭優勢明顯,但缺乏特色與創新;無錫制造業結構較差。周五七(2018)對“長三角”制造業競爭力進行了動態比較研究,發現各城市制造業競爭力排序比較穩定,差距表現出收斂性特征。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江蘇省制造業27項細分行業的競爭力進行實證分析,從江蘇省整體角度來對細分行業的競爭力進行評價。

對產業競爭力進行評價可采用的具體指標很多,為避免指標之間互相相關所造成的信息重復問題,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在損失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項指標轉化為若干主成分,利用降維方法,以少量主成分來代表多項指標,利用主成分對問題進行分析,簡化需要分析的目標問題,從而能夠更加準確直觀的得到分析結論。本文對江蘇省主要制造行業的競爭力進行比較和評估,從資源投入、生產技術特征、發展潛力等幾個方面,選擇12個指標來構造江蘇省制造業的評價體系,具體見表1。

2 江蘇省制造業競爭力的評估

根據所選擇的12個指標,測算了2016年江蘇省27個主要制造業細分行業的相關數值,原始數據均來源于《江蘇統計年鑒》,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進行分析。計算出的相關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見表2。根據特征值及累積方差貢獻率的結果,確定了5個主成分,分別用Z1、Z2、Z3、Z4、Z5表示。這5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8.669%,能夠代表所選擇12項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可以較為合理地對江蘇制造業各行業競爭力進行評價。

由表2中所提取的5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和因子載荷系數,可計算出主成分系數,再根據主成分系數和標準化處理后的各項指標數據,可以計算出每項主成分得分,對各個主成分進行加權求和,能夠得到針對具體行業競爭力的主成分綜合得分,用F表示,具體見下式:F=3.620/10.641×Z1+2.851/

10.641×Z2+2.424/10.641×Z3+0.954/10.641×Z4+0.792/

10.641×Z5。

接下來再將各行業競爭力的原始得分進行百分值處理,處理后得分最高的行業,其百分值指數得分為100分,得分最低的行業百分值指數得分為0分,其他行業百分值指數得分為分值最高行業的相對百分數。

我們將各行業百分值指數得分按高低進行排序(見表3)發現,在江蘇省的27個主要制造行業中,得分在70分以上的有4個行業,分數遠超其他行業,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競爭力最強;得分在40~60分區間的有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及汽車制造業,競爭力較強;得分在20~40分區間的有鐵路等運輸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業、醫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紡織業、服飾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競爭力偏弱;得分在10~20分的有農副食品加工業、木材等加工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文教等用品制造業,競爭力弱;得分在10分以下的有食品制造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皮革等制品和制鞋業,家具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競爭力最弱。

3 結果分析與建議

江蘇省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制造業的持續發展,要保持和提升江蘇省在全國的經濟實力,必然要持續大力發展制造業。本文通過構建制造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江蘇省細分行業制造業競爭力進行了量化測度和排名,將全部27個行業按照競爭力強弱排序分為5組,結合競爭力評價體系的分項指標及各主成分得分情況對各行業具體競爭力進行分析并給出相關建議。

對于競爭力最強的一組行業(排名第1至第4名),如計算機、電氣機械制造、化學原料和煙草制品行業等,應繼續發揮其支柱產業的優勢,這些行業科技含量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大,但同時存在產業核心技術空心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應鼓勵行業中的企業增加投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具體來講,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及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加快產業技術升級,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煙草制造業屬于傳統行業,應努力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及企業績效水平。

對于競爭力次強的一組行業(排名第5至第9名),其競爭力明顯弱于第1組行業,綜合競爭力得分在60分以下,其主要貢獻要素為資源競爭力,而效益競爭力較弱,應大力提升生產效率及績效水平。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應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應努力提升企業盈利水平。

對于競爭力在第3組的行業(排名第10至第17名),不同行業在在分項競爭力中差異較大。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應在繼續保持規模優勢的基礎上開拓市場,提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應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金屬制品業應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提升企業運營水平。

對于競爭力在第4組的行業(排名第18至第22名),競爭力總體較弱,沒有較為突出的分項優勢。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木材加工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應加強品牌建設,在區域和全國形成有影響力的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及造紙和紙制品業,在市場表現方面尚可,應著重加強生產效率的提高和運營效率的提升。

對于競爭力最弱的一組行業(排名第23至第27名),其各分項競爭力均較低。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尚可,但市場占有率較低,應積極開拓市場,擴大產品影響力;食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屬于傳統行業,應從多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擴大規模,形成產業集群和區域特色,改善行業運營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參 考 文 獻

[1]金碚.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理論、方法與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2]周五七.長三角城市制造業競爭力動態評價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8(4):66-72.

[3]王健,周彩紅.基于SS分析法的寧、蘇、錫制造業競爭力分析[J].科學決策,2012(6):65-83.

[責任編輯:鄧進利]

猜你喜歡
產業競爭力主成分分析制造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2019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
基于產品層次差異的中美產業競爭力比較研究
長江經濟帶產業競爭力現狀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評價中的應用
江蘇省客源市場影響因素研究
SPSS在環境地球化學中的應用
福建省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產業鏈、產業結構升級與產業競爭力分析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