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憲法實施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8-09-10 00:07宋海春張桂英
新長征 2018年9期
關鍵詞:價值體系憲法價值觀

宋海春 張桂英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現行憲法第五個修正案,增加了倡導“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從宏觀層面的價值體系建構,走向更為微觀層面的價值觀凝練的理論和實踐歷程,標志著我們黨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和新高度,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憲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

在現代法律體系中,憲法居于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因此,憲法當仁不讓地成為承載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最有效載體,而憲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強大的法制力量,為社會核心價值的實現提供了法制保證。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最集中的體現,它固化、維護、增進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確認了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尊重和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也就是維護我國的核心價值觀。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現行憲法及其五個修正案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已將“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其中。從宏觀層面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4方面內容在憲法中皆有體現:一是關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憲法序言第7段明確規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國家的指導思想;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憲法序言中明確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是關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憲法序言第9段的“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序言第10段的“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第24條規定的包括“愛祖國”在內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方式和內容、第53條與54條規定的愛國義務等,都有充分體現。三是關于“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憲法不僅在序言中強調“堅持改革開放”,強調“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而且在具體條文中既規定了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也在第18條明確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這一對外開放的原則。在第14條、第20條中還規定了科技創新的內容。四是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雖然道德要求不可能原封不動地細化為憲法規范,但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現行憲法文本之間具有大量的重合之處。這些道德條款雖然不具有硬性的規范作用,但在實際中發揮著凝聚社會共識的指引作用。從微觀層面看,將“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憲法第24條第2款,使得黨的十八大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個人層面核心價值觀,在憲法的具體條文和具體規范中都有所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憲法的發展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體和靈魂,意識形態則是社會制度建立的理論先導?!叭魏我粋€階級如果不在掌握政權的同時對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并在這套機器中行使其領導權的話,那么它的政權就不會持久?!睉椃ǖ闹贫ǘ紩艿缴鐣髁饕庾R形態的深刻影響。從制度理論角度看,社會是“制度化的關系性組織”,任何制度都是制度與價值的統一,一個制度體系實質是某種價值體系的制度化,價值使制度具有了靈魂。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本質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大廈的基石,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生命,更是社會主義憲法的內在精神之魂。我國的憲法從國家根本法的高度,揭示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動力,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體現了各族人民對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F行憲法已經成為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精神和黨執政理念的成熟憲法,為中華民族走向民主法治、文明富強之路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和法制保障。

馬克思曾指出,“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這說明人類歷史的發展也是人類本性即價值觀的不斷進化過程,價值觀的發展演變是社會制度演變的內因所在。憲法作為人類價值觀的產物,必定是為著一個預期的價值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新中國的憲法發展史,就是中國人民追求實現核心價值的全面小康社會的歷史?,F行憲法的五次修正,正是順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價值需求,反映了我國憲法對社會變革的適應性。

憲法實施的過程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憲法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而二者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憲法實施的過程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加強憲法實施”的偉大實踐中,應當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遵循:一是要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性,既要全面、準確地分析以憲法為統領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何將業已成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物化”為憲法原則和規則,也要前瞻如何以核心價值觀指導憲法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與時俱進。二是要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性,把握如何將寓于憲法中的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為一般價值,并融入各項立法之中,使憲法規范得以具體實施。三是要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當性,把握如何在執行和適用憲法和法律時既要合法、也要合理,以防止“同命不同價”“同票不同權”“同工不同酬”等現象的再次發生。四是要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性,把握如何以凝結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憲目的、立憲原則和憲法規則為標準,大力開展憲法監督,堅決與違反憲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良現象做斗爭。五是要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立性,把握如何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大力開展憲法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從而使人們形成崇尚憲法的意識。

(作者:宋海春,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桂英,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猜你喜歡
價值體系憲法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研究
道縣:學校憲法宣傳教育全覆蓋
構建學校精神文化核心價值體系例談——以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人格教育”為例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報》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推進憲法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部憲法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