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如何發展

2018-09-10 07:22黃敏
南北橋 2018年13期
關鍵詞:漁歌小調鄱陽湖

黃敏

【摘? ? 要】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創新規劃,為該地區的音樂文化發展帶來了重要契機。為了充分把握這個發展機遇,還應采取有效的發展策略,為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作出貢獻。本文將對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的傳承發展進行分析探討,提出一定的對策。

【關鍵詞】鄱陽湖流域? 地方音樂?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04

筆者分別從: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種類分析、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的發展策略,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種類分析

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可分為漁歌、茶歌、小調、號子、山歌、兒歌、風俗歌、生活音調等等。漁歌顧名思義是指漁民在捕魚、曬網時自編的歌曲,鄱陽湖漁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包括勞動歌、情感等,具有多樣音樂體裁,號子作為漁歌體裁的一種,這類歌曲通常是人們在勞動時喊唱的,漁歌可起到增強干勁、振奮精神、統一步調的作用,在漁歌演唱中通常會采取一唱眾和的形式。在鄱陽湖流域音樂文化中山歌作為一種常見的民歌形式,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在勞動中人們可以通過演唱山歌來表達自身思想與情緒。鄱陽湖流域的人民在長期勞動中編唱了許多山歌,地方特色濃厚,例如:油墩對唱,這類山歌地域性很強。在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中小調作為極易流傳的體裁,通常來說鄱陽湖流域的小調分為生活小調與城市小調兩個類別,生活小調主要在勞動或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可起到交流感情,自娛自樂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鄱陽湖小調的形成與當地的生活、休息、娛樂、勞動息息相關,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坐唱小調又被稱之為演唱小調,通常有伴奏,以坐唱形式為主。燈歌作為一種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一般在逢年過節時演唱,鄱陽湖流域燈歌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例如:《車燈》《龍燈》《馬燈》《花燈》《叫花子燈》,燈歌曲調熱烈軒昂、歡快跳躍、歌詞生活氣息濃厚。

二、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的發展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音樂市場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現代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對地方音樂的發展造成巨大沖擊,鄱陽湖流域音樂的生存空間逐漸縮小,基于這種情況下為促進地方音樂更好地發展,還需采取有效的實施對策,綜上筆者對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種類進行了分析,為促進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更好地發展,筆者將從:強化地區學校傳統音樂教育、建立規范性保障體系、增強社會媒介宣傳效應、大力開發音樂文化資源、從地域特色入手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對地區學校傳統音樂教育進行強化

為了進一步發展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文化,首先應從教育入手,當地學校應對傳統音樂教育不斷加強,做好鄱陽湖音樂傳承人的培養工作。在開展傳統音樂教育工作時應充分利用該地域的音樂資源,對地方音樂校本教材進行編寫,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培養更多音樂人才,還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文化。

(二)對規范性保障體系加以建立

與此同時鄱陽湖地區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實施細則進行制定,對各方權責有效細化,同時對不同機構在文化傳承中應盡的義務進行明確,從而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傳承當中來,鄱陽湖相關機構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來規范音樂文化傳承工作,為地方音樂的發展提供法律支持。

(三)增加社會媒介的宣傳效應

人民群眾作為地方音樂的保護者、傳承者以及創造者,為了更好地傳承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文化,人民群眾首先應對地方音樂文化的藝術特色、表現形式、歷史演變問題加以了解,通過社會媒介對相關知識進行宣傳。

鄱陽湖流域音樂文化經長時間發展留下了許多的物質載體,例如樂器、劇本、曲譜等等,這些物品都是勞動人民的結晶,為了更好地宣傳鄱陽湖流域音樂文化還可設立相關博物館,確保鄱陽湖流域傳統音樂藝術形式再現。

(四)對音樂文化資源大力開發

音樂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主要表現形式,為了帶動鄱陽湖流域地方音樂的傳承及發展,可將音樂作為商品積極投入市場,為鄱陽湖音樂文化發展拓展一條新的道路,對生產、運營、銷售、盈利模式進行構建,進一步發展鄱陽湖地方音樂文化產業。與此同時還應對本地音樂文化資源充分挖掘,以傳統音樂為核心在原本基礎上予以創新,將大眾文化、民間文化、精英文化融合在一起,提高地方音樂文化產品的現代價值。

(五)與文化旅游業充分結合

通過文化產業與文化旅游業的結合,在推動文化發展的同時也為鄱陽湖旅游業發展創造了有效平臺,通過這一條道路,可提高鄱陽湖流域旅游業人文含量,同時對該流域音樂文化廣泛傳播,這對于鄱陽湖音樂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六)從地域特色入手

在中國的土地上,民族音樂遍地生花。地域環境、風俗習慣都會滲入到音樂中,影響音樂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各地區的民族特色作為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如在學習陜北民歌《蘭花花》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陜北的地域特色入手:陜北處于黃土高原,是一個有大量高山、大河的地方。黃色的土壤養育出質樸、實在的陜北人民。因為經濟條件差、交通不便,往往兩條大山之間明明可以隔山而望,從此山要去到那山卻要經過幾個小時的路程。這樣特殊的地理條件,使得陜北人民經常用互相吶喊的方式進行交流??鄲灂r,面對大山唱山歌以排遣內心的消極情緒,高興時,吆喝一聲,邀請對面山上的朋友喝酒對歌。了解完陜北人民的生活習性、地域特色和歌唱特色后,再通過音頻、視頻加深印象,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正確的欣賞觀,這不僅能增進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歸屬感,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對傳統文化的生存帶來了一定影響,許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缺乏了解,認識是過時的,不符合現代人的,這種謬論使我國傳統文化的保護遭受嚴重打擊。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它是一個無形的瑰寶,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是每一個現代人應盡的義務?!窘魇?016年藝術規劃課題,項目名稱:鄱陽湖地區民間音樂的現存狀況與保護對策,項目編號:YG2016301】

參考文獻

[1]張旦丹.基于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江西鄱陽湖漁歌研究[J].大眾文藝,2016(24):48-49.

[2]陳軍,朱家俊.淺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產業化發展[J].北方音樂,2016,36(22):177.

[3]張旦丹.鄱陽湖漁歌形成的文化地理因素及其藝術特點初探[J].北方音樂,2016,36(12):8-9.

猜你喜歡
漁歌小調鄱陽湖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鄱陽湖生態系列插畫》
四 季 相 思
汨羅江漁歌
思 夫
五河小調
秋浦漁歌
汕尾漁歌的考察與研究
鄱陽湖好風光
淺析太平軍鄱陽湖大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