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核心素養,培養“雙創”精神

2018-09-10 07:22楊華
南北橋 2018年13期
關鍵詞:雙創培養核心素養

楊華

【摘? ? 要】在如今挑戰和機遇并存的創業大背景下,如何培養與提高當代學生的核心素養,積極配合并實施雙創,已經越來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本文圍繞如何聚焦核心素養,培養雙創精神予以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 雙創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06

在雙創時代,創業型大學是高校發展的新理念。在創業型社會背景下,大學必須積極回應時代的新要求??v觀世界各國的大學改革實踐,變革創新的企業家精神被很多大學引入,并在學校各項工作中予以體現,構建了創業型大學的發展模式[1]。創業型大學并不是研究型大學的對立面。實際上,很多一流的大學往往兼顧這兩種大學定位。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不僅僅是研究型大學的代表,同時也是創業型大學的代表。

創新對于創業的成功是多么重要,源于思考與生活是促使他們創造它的靈感,創業需要創新,要想創新就得從生活中發掘素材,對現實的不滿希望其改變是一般的創新的靈感來源,但接下來該如何改變,這就需要我們的思考與探索。創業作為就業的一種模式,與其他就業模式所不同的是,創業者不是被動地等待他人給自己“飯碗”,而是主動地為自己或他人創造“飯碗”。大學生創業之所以被社會各界所提倡,除了創業不失為緩解目前就業壓力的一條解決途徑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要具有一種敢于開拓精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大學生要有雙創精神,在校學習既要致力于創新,到社會上工作也要敢于創業[2]。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應屆大學生數量達到700萬人,未來仍會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就是就業難。雙創時代的發展,毋庸置疑會對就業壓力有一定的緩解,隨著大學生主動開始創業,結果必然會增加工作崗位。但是目前的創業前景不容樂觀。雖然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創業路線,但是中國的資本管控嚴格,資源與需求嚴重脫節,創造力與才華得不到充分獎勵,太多人的創業沖動被扼殺,大學生走出校門后,無法用所學知識來改造社會,而是要先上“社會大學”,學會適應社會,這種對于美好設想和抱負的沖擊無疑會讓很多人畏難。創業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一次實現夢想的途徑,揮灑青春的舞臺,但是背后需要付出與考慮的因素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大學生若是對社會僅是一知半解、對市場只是了解皮毛的在創業路上除了坎坷就是險阻。

在如今挑戰和機遇并存的創業大背景下,全方位提升自身競爭力是大學生創業者們無疑要注意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創業成果。大學生需要轉變思維,明確創業與就業是兩件本質不同的事,更要了解創業運行背后的規則、道理,積極參與相關活動鍛煉自己。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便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把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具體的品格和能力要求,進而融會到各個年齡,融合到各學科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二是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狀況提供評判依據,引導教育教學評價不僅僅單純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也需要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是提升我國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

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學校,在學校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素養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高校兼職輔導員,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素養,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我們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恩山教授認為,“核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它強調各學科都可以發展的、對學生最有用的東西。比如核心素養中語言素養的概念,既不是語文學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語的概念,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會低一點,但對它的特點可以說得非常清楚,有效的表達和交流是它的特點。核心素養也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它既包括問題解決、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罢J知性素養”“非認知性素養”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能力、人際交往等也被包含在內,融合了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想談談我的些許體會。

樹立法治觀念是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中非常重要的一點?,F實中一些學生由于不懂法,做事沒有原則,不能明辨是非,不會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導致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學生對法律方面的學習,多宣傳守法的重要性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法制教育,讓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維護法律的權威,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在如今這個全球化國際化的時代,學生需要的是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并且真正理解和接納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而不是盲目崇拜或任意跟隨一種文化,這個才是真正的國際化與世界觀。要讓學生要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創新型的人才,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隨著學生獲取信息來源的多樣化,教師需要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被激發,從而幫助學生獲取鑒別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充分、和諧的發展。

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需要讓學生知道,核心素養的定義及其作用,這樣讓學生在理解中培養,才會形成接下來的習慣性素養。首先要有做事文化,也就是我們時常提及到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體包括在內,科學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隊伍需要我們的加入,我們需要的便是掌握文化基礎,做一個有魂魄的人。其次,需要“自主發展”,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的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只有當我們積極投身于雙創,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更好地為培育新動能做好人才支撐。聚焦核心素養,培養雙創精神,我們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左都全,李露陽,羅錦潔.雙創綜合型人才在社會中的需求及定位[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74-75.

[2]楊友福,殷敬偉,周天,張淑娟.瞄準改革方向培育創新創業人才[J].實驗室科學,2018,v.21;No.105,228-234.

猜你喜歡
雙創培養核心素養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