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推拿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癥的效果評價

2018-09-12 13:37郭瑞琴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關鍵詞:效果評價

郭瑞琴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對小兒進行喂養時逐漸注重科學喂養,以提高小兒對營養的吸收和安全,但是實際生活中仍有部分小兒存在厭食現象,重者形成厭食癥。在對該病癥進行治療過程中有藥物治療和推拿按摩等治療方式,其中小兒推拿療法逐漸得到醫療機構和家長們的重視,效果也較為突出,本文通過對兩組厭食癥小兒分別進行推拿療法和常規療法進行治療,并通過改善率和治療率來對兩者效果進行評價比較,促進小兒厭食癥的治療發展。

【關鍵詞】小兒厭食癥;推拿療法;效果評價

在小兒疾病中,小兒厭食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其主要的表現就是小兒食欲下降,直至表現為進食性障礙。這種病癥的主要原因就是喂養不當,造成小兒的脾胃虛弱。在之前的臨床中普遍采用藥物治療,但是該療法效果一般,并且比較容易一起一些不良反應。隨著醫學的發展,小兒推拿療法在厭食癥治療中被廣泛關注,為了進一步明確小兒推拿療法對小兒厭食癥的治療效果,對其進行效果研究和評價極為重要。

1 小兒厭食癥的病因

通過之前對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研究得知,造成小兒厭食癥的主要病因在于小兒喂養的不科學和不合理。雖然,造成小兒厭食的原因很多,但是結合小兒自身的身體特性和生長期間內,其本身的消化功能相對薄弱,同時小兒由于缺乏自制力,而造成飲食不當,同時如果家長不重視對小兒的科學喂養,將很容易造成小兒的厭食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1.1 小兒輔食添加不正確

對于小兒的喂養一定要遵循小兒的生長規律和生長特性,在進行輔食添加時要注意添加的科學性,講究由少及多、由稀及稠以及從細到粗的添加規律,要注意輔食添加的循序漸進,切勿急躁。同時,根據嬰兒的生長特征,要注意選擇輔食添加的時間,一般在5-6個月開始為宜。由于嬰兒在7、8月時嗅覺最為敏銳,這時添加輔食可以刺激小兒嗅覺和味覺的發育。在輔食添加問題上,具有小兒厭食癥的父母在進行輔食添加時,往往不注重科學的方式,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比如,某些家長將煮熟的雞蛋黃與小米粥進行攪拌,直接對嬰兒進行喂養,造成嬰兒飲食不當。如果所添加的輔食時固態的,或者喂養食物比較單一都將對小兒的腸胃造成嚴重的負擔,引起脾胃不和,也不利于小兒吞咽功能的提升以及飲食習慣的良好養成,加大其發展為厭食癥的幾率。

1.2 家長強迫小兒進食

由于現在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再加上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家庭中四五個家長共同照看一個小兒,對其倍加珍愛,希望讓小兒能夠食用最多的營養食品。但是,這種不科學的喂養方式和養育方式容易造成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形成對孩子的填塞式喂養。填塞式喂養容易導致小兒過量進食,從而影響小兒對事物的消化吸收,腸胃系統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容易造成精神緊張,導致消化也的分泌量減少,影響進食。一般情況下,健康孩子的胃內容量大概是3~4小時排空一次,胃排空后血糖下降,促進食欲。如果過多的強迫孩子進食,則會嚴重影響胃排空的頻率,造成胃排空障礙,從而不容易產生饑餓感,導致厭食癥的發生。

1.3 小兒飲食結構不合理

隨著食品種類的不斷豐富,以及國內外快餐業和速食食品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飲食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前的飲食結構比較偏重高糖、高脂、高熱量,同時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多,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小兒的飲食健康。小兒過多食用這種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而減少了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減少了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高纖維的吸收。另外,

精米、精面逐漸取代了糙米和粗面成為餐品種的主食,從而大大減少了鋅的含量,導致小兒對微量元素的缺失。

相關研究表明,小兒的飲食結構的不健康性、家長對于小兒輔食添加的不正確性以及家長對孩子進行填塞式養育等手段都將影響小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等食物的過多攝入都將導致小兒早期厭食癥狀的發生,久而久之就將導致厭食癥。

2 推拿療法概述

小兒特殊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小兒比較容易生病,并且一旦生病很容易加重并且會多向轉移,也就是說小兒發病后,病情會快速發展,并且容易發生變化。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一味的給小兒服用抗生素藥物,則會容易產生機體的抗藥性,并且還會有副作用產生,不利于小兒體質的增強,對于一些體質相對較弱的小兒則會容易發生咳嗽、便秘以及厭食等癥狀。相對于抗生素藥物的治療,小兒推拿的療法較為不同。在小兒推拿治療中采用特殊的推拿手法對穴位進行按摩和推拿。根據穴位位置的點、線、面的特征和類型,主要通過對手掌和胸腹部的穴位進行推拿,進行辯證的治療,通過科學的選擇穴位,達到對五臟六腑的調節作用,實現疾病的治愈。

目前,小兒推拿療法中既可以治療小兒消化系統的常見病,比如,感冒、發燒以及嘔吐和泄瀉等,同時也可以對一些容易反復的小兒慢性病進行預防,通過預防來減少小兒患病的幾率,不斷地改善小兒體質,增強其機體免疫力。最后,小兒推拿療法簡單方便,在治療過程中不會造成小兒的痛苦,同時效果顯著、價格較低,容易讓小兒接受,尤其對于較小的患者效果更為明顯。除此之外,小兒推拿療法符合當前世界倡導的綠色醫療理念,值得研究和推廣。

3 用推拿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癥應注意的事項

在進行推拿時手法一定要輕柔,防止損傷皮膚。另外,一定要認真找出食欲差的原因,如伴有其他慢性病,要對癥治療,然后才能治療厭食或同時治療;小兒的飲食營養要合理、平衡,攝入高蛋白、高脂肪不能過量;吃飯時不能打罵孩子,不要讓孩子吃過多零食及冷飲。

4 案例研究

4.1 研究的資料和方法

4.1.1 病例基本資料

本研究案例中的病例資料來源于我們民航總醫院的兒童保健科,病例期間為2017.10-2018.05;對于小兒厭食癥患者進行隨機抽取,患者數量為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患者年齡分布在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1.6)歲;患者病程期間3~8個月之間,平均病程(6.1±1.5)個月。研究時將患者分為兩組,進行隨機組合,每組42人,分別為小兒推拿組和健胃消食組。其中,所選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資料相對比,P>0.05,具有代表性。且所選患兒的病情診斷標準符合國家診斷標準,且具有較好的依從性。

4.1.2 治療方法

為健胃消食組42例患兒采用神曲口服藥進行治療。神曲口服藥的用量5歲以下一次5毫升,每天三次,兩周一療程;為小兒推拿組42例患兒采用小兒推拿療法進行治療。

具體的治療方法是:以健脾和胃為治療原則,隨癥加減。

(1)主穴采用補脾經、運八卦,掐揉四橫紋、摩腹、捏脊。

(2)用拇指腹按壓雙側足三里穴、腎俞穴、胃俞穴、脾俞穴、天樞穴及等穴位。

(3)對于食滯傷脾型厭食癥患兒,加用揉板門、清大腸。對于胃陰不足型厭食癥患兒,應按揉其二馬穴、三陰交穴和涌泉穴。對于脾胃虛弱型厭食癥患兒,應按揉其七節骨部位,并對其進行推三關。

(4)每天進行1次推拿,每個穴位推拿的時間為3min。連續治療21d。

4.1.3 療效的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的療效判定標準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是指,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食欲和體重均明顯增強;有效是指,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食欲和體重有所增強,但是體重仍不達標;無效是指,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改善。

4.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4.2 研究結果

小兒推拿組患兒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兒有26例(占61.9%),為有效的患兒有巧例(占35.7%),為無效的患兒有1例(占2.3%)。小兒推拿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

97.6%(41/42)。神曲口服藥組患兒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兒有15例(占36.8%),為有效患兒有16例(占38.7%),為無效的患兒有11例(占26.5%)。健胃消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2%(31/42)。與神曲口服藥組患兒相比,小兒推拿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此次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小兒推拿在治療小兒厭食癥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療效,明顯優于神曲口服藥物的療效,差異統計(P<0.05),表明此次研究具有實際意義,在今后小兒厭食癥治療中,推拿療法應該加大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麗嬙,馬惠芳,王俊怡等.點刺四縫穴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22):5244-5245.

[2]魏孔萍,毛雷,何江鴻.中藥穴位敷貼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癥的meta分析[J].甘肅科技,2015(01):127-130.

[3]吳強,邵瑛,唐純志等.基于“健脾益氣”思想運用小兒推拿及中藥治療脾失健運型小兒厭食癥的隨機多中心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6(05):834-838.

[4]王佳琪,余嫻,楊敏等.推拿治療小兒厭食癥的隨機對照文獻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05):176-177.

猜你喜歡
效果評價
基于互聯網微信平臺的脊柱結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不同劑型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評價
Fs866斷層注漿效果評價
多傳感器圖像融合技術
社區醫生與二級綜合醫院??坡搫幽J綄Ω哐獕夯颊吖芾淼男Чu價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肝臟射頻消融術應用全面細致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精細化管理應用于醫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評價
基于網絡媒介的中醫藥信息傳播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