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例子放飛理想

2018-09-12 10:11劉國文
考試周刊 2018年67期
關鍵詞:例子閱讀作文

摘要:葉圣陶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語文教師應該做語文課的主導人,語文課的活教材,不是硬要把這些例子講深講透,而是要用好這些例子,超越這些例子,達到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關鍵詞:例子;閱讀;作文

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理想的風箏》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怎樣用好“例子”,放飛“理想的風箏”。

一、 教材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例子

我們語文學習的目的除了理解內容,學習表達以外,重中之重就應該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長期的自我訓練逐步形成。

在《理想的風箏》一課的教學中,第二課時我安排學生研讀課文,感受劉老師的人格魅力。學生默讀文中敘事部分,看哪些描寫最能打動自己,標注后集體交流。在交流中,我引導學生,能打動我們的是作者對劉老師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的細致描寫。閱讀寫人類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去體會人物的內心。

在“放風箏”一件事的研讀中,學生往往能抓住劉老師“臉上漾出的甜蜜的笑”感受到他內心的快樂,我追問劉老師內心快樂之源。學生說不清楚,我適時啟發學生,看前面的描寫:“他仰望白云,注視著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劉老師注視著小燕,心里在想什么,想想劉老師的身份。學生就體會到劉老師可能在想:希望學生也能越飛越高,飛上理想的天空;我不僅把風箏送上藍天,也把我的理想、快樂送上藍天……這樣,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課題“理想的風箏”。這時,我指導學生讀書要注意聯系上下文,聯系中心,聯系人物的身份、年齡,去想想文字背后的含義,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為了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我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本類文章,如魯迅的《藤野先生》,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魏巍的《我的老師》,并安排時間進行交流。這樣,本篇課文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例子作用。

二、 教材是指導學生寫作的例子

在《理想的風箏》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知道作者回憶了劉老師“談腿疾”“寫板書”“放風箏”三件事。我引導學生思考,師生之間有許多事情,為什么作者選了這三件事來寫。學生思考后回答,這三件事作者印象最深,這三件事能反映劉老師的優秀品質。我適時總結,寫一個人,要選擇最能反映人物精神境界的事情來寫,而且作者選的事情有課上的,也有課下的,即人物工作和生活兩方面的事,這叫“選典型”。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學生對人物的典型事件描寫進行研讀交流。在交流之后,我適時引導學生,我們從這三件小事中感受到一個普通老師偉大的人格魅力,是因為作者把小事寫得細致,細致地描寫了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還細致地描寫了自己的感受,細節是最能打動人的,我們在寫人時,要想把人物寫活,就要把小事寫細,注意“寫細節”。

在本文的最后兩段,作者以議論的形式表達了對劉老師的懷念與贊美之情。我引讀了這兩段充滿真情的文字,學生無不沉浸在作者對劉老師的懷念中。我適時啟發學生,這兩段文字之所以能打動我們,是因為作者在直接抒發真情。我們在作文時,可以直接、明朗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直訴肺腑、直剝胸臆,這樣的文字有極強的感染力。這樣,學生學會了“抒真情”的寫作方法。

本課的教學結束時,我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用上“選典型、寫細節、抒真情”的寫作方法。這樣,本篇課文在作文方法指導方面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例子作用。

三、 教材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例子

語文是一門飛揚著靈性、飽含濃郁的人文特色的學科。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和健康的心理培養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以課文為例子,強化學生人文性的自我擴充,使學生逐步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個性,逐步提高人文素養。

在教學《理想的風箏》一文時,學生通過默讀、思考、交流,感受到劉老師的人格魅力,劉老師積極樂觀談腿疾,堅強敬業寫板書,熱愛生活放風箏,挑戰自我追風箏。這些高尚人格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聯系當前學生心理脆弱、敏感、焦慮等情況,我適時激勵學生:“一個年過半百且腿有殘疾的老人,正視自己的缺憾,珍惜自己的擁有,如此強烈地熱愛生活、追求快樂,真是難能可貴。同學們都是活潑潑的少年,是初升的光芒萬丈的太陽,更應該積極向上,熱愛生活,放飛理想。小小的連翹花都在向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劉老師身體殘疾也唱響了一支響亮的生命之歌。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燦爛多彩的,我們也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頑強不屈的精神、堅持不懈的追求唱響自己的生命之歌,這支歌可以高亢激越,可以優雅浪漫,可以大氣磅礴,可以平和質樸,用自己美妙的生命之歌溫暖自己,溫暖他人,溫暖這個世界!”從學生亮晶晶的眼睛里我看到學生的熱情被點燃了。課后,讓學生寫讀后感,談談劉老師給自己的啟發,進一步深化課文給孩子的精神陶冶。

本文又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例子作用。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絕對不會把一堂語文課囿于一篇課文的單純教學,而是敢于超越教材這個“例子”,善于運用教材這個“例子”,在教學中廣納百川,充分發散,讓學生漸漸達到舉一反三,豐富自己的綜合素養,豐滿理想的翅膀,像風箏一樣翩翩起舞,扶搖直上,在廣闊的天空翱翔!

作者簡介:劉國文,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猜你喜歡
例子閱讀作文
《團圓之后》:“戲改”的“一個鮮明的例子”
初中英語課堂妙用“舉例子”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縮宮素聯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