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定傣族“嘎么”的田野個案

2018-09-17 11:13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民族音樂 2018年4期
關鍵詞:架子傣族舞者

■李 洋(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孟定地處南汀河的中下游,位于滇南邊陲黃金口岸,是云南與緬甸進行文化溝通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地形以丘陵和平壩為主,是傣族民眾重要的聚居地。

孟定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獨特的民風民俗使這里的傣族民眾在歲月的沉淀中形成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樂舞文化,而在孟定保留和傳承的“嘎么”,就是傣族民眾在生存與生活之需中創造的一朵民族藝術之花,是傣族民眾與自然和諧相處心理寄托的外顯標識。

■“嘎么”的田野形態描述

“嘎么”為傣語,“嘎”指跳的意思,“么”指蝴蝶。漢語稱之為蝴蝶舞?!案旅础笔敲隙ㄒ粠Т鲎灞A艉蛡鞒械膭游锬M舞蹈,是傣族民眾審美心理通過肢體得以展現的文化圖式,表達出獨特的生態智慧。蝴蝶作為美麗的自然之物,春夏之季,在村寨田間地頭自由飛舞,為人們生活的世界帶來了五彩斑斕的生動景象。傣族人民常年生活在這種美麗的景色中,由此與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心理同構,于是作為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趨同,人們便以蝴蝶作為模仿物,在千百年的積累中,創造出了這種美的圖式。

“嘎么”以傣族婦女身穿竹片扎制而成的蝴蝶架子進行蝴蝶飛舞動作的模仿。蝴蝶架子多由當地的藝人親手制作而成,架子高127厘米,架子寬幅270厘米,主要由7片黃色扇形布料構成,12根長短約為90厘米的竹條支撐,中間2根竹條比其他稍長,構成了蝴蝶觸角的造型。扇形中運用黑、紅、白色的圓點進行裝飾,整個架子邊幅用綠色作為鑲嵌。架子底部為弧形竹條,舞者穿戴在腰上便于支配。蝴蝶舞的動作優雅迷人,飄逸蹁躚。作為一種村寨展演,“嘎么”多以璀璨的金塔為背景,在象腳鼓樂隊的伴奏下,舞者雙手抖翅,伴以小碎步進場,猶如一群蝴蝶簇擁而來,而后以碎點步為主要步法,雙臂旁抬做展翅和雙合翅的動作,隨著鼓點的變化,舞者以踏步的方式變換隊列,形成一個圓圈,模仿聞花的動作姿態,繼而進行抖翅,上身前傾,猶如聞花一般,體現出蝴蝶對花朵的好奇和不由自主地親近于花朵的姿態,形成此中無花花更艷的形象之美。

■“嘎么”與民俗的關聯

作為全民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民族,在孟定傣族的舞蹈中,也必然彰顯出佛教的氤氳與內涵。由于受到南傳上座部佛教教義的影響,生活在這里的傣族民眾大多性格溫和,加之傣族民眾對自然的崇敬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蝴蝶便成為傣族民眾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心理寄托并通過肢體的展示而實現這一目標?!案旅础钡奈璧竸勇啥嘁郧认露淄瓿?,折射出宗教生活帶來的民俗慣性并體現在舞蹈語匯中。由此,樂舞作為傣族與神靈、祖先進行心靈對話的途徑,“嘎么”成為傣族民眾在生活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靈寄托,作為一種符號的外化,蝴蝶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未來的寄托與希望,在這樣的場景中,個體參與了場域的創造,場域證明了個體的存在。

■“嘎么”時“身與聲”的相互關系

“嘎么”的樂隊伴奏是完成展演不可缺少的構件,是一方水土中特定民族心理、民族審美聽覺的集中體現?!案旅础币耘盆?、镲、長象腳鼓為“標配”的伴奏樂隊。它們不僅是可以發出聲音的樂器,更是舞蹈過程中充當指揮的聲音符號:舞步、韻律、動態,均在鼓語的指揮下完成運動組合。田野中,筆者記錄了部分伴奏鼓譜,呈現如下譜例:

通過譜例可以看到,樂隊率先由排铓敲響四拍作為固定節奏開始,而后镲和長象腳鼓進入。整個舞蹈中,節奏語匯基本一致,在鼓點的指引下,舞者的腿部在半蹲狀態中做上下屈伸帶動身體上下顫動。在鼓點的重拍時,腿部屈伸向下并進行展翅動作。當樂隊進行緊湊的節奏重復時,舞者便形成圓圈,進而做抖翅的姿態??梢?,在“嘎么”中,打擊樂隊在重拍時暗示著舞者各種舞步與肢體的交替變化,體現出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局內人”獲得心理體驗的約定俗成。這意味著作為一種獨特的節奏和音色暗示,其具有相同族群聽覺形成內在邏輯并保持集體記憶、衡量音樂能力與音樂經驗展開方式的意義,是相同文化圈音樂傳統得以傳承的重要途徑。不同區域的樂隊語境,在地方化的表達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鼓語套路。田野中,無論節奏以什么套路完成,表演者都會自覺地跟隨節拍導向完成不同動作的交替,由此形成區域內部特有知識譜系的延伸,完成現場的互動和交織,構成滾乃村民代代相傳的情感依托。斯賓格勒就說過:“每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它的基本象征物,以表現它的基本精神,這種象征物的基本表現,就是在藝術里?!比绱?,“嘎么”就是滾乃民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理取向的有效象征。

■“嘎么”的文化認同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演進中,一定的地域關系、獨特的精神內涵、共同的文化取向,使每個社會個體集合為所謂的“民族”,由此而凝聚為一個具有共同意識的社群(參見《民族區域原生態舞蹈文化研究》第156頁)。孟定傣族以特有的歷史傳統建構了自己的民族屬性,他們以孔雀、大象、馬鹿、蝴蝶等動物作為吉祥的標志來表示相互的文化認同?!案旅础币云洫毺氐闹w造型和聲音符號彰顯民族的文化標識,表明傣族民眾對自己的審美取向、民俗傳統以及文化意義的共識。每一次村寨展演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固守一種文化的心理,民眾都因不斷強化的認同而獲得內心的滿足。在他們的心中,這是自己的藝術、是共同的傳統與民俗、是一種當地人感到幸福和舒適的文化表達。

■結 語

“嘎么”作為傣族傳統樂舞文化的重要方式,它體現了傣族文化獨特的音響色彩與藝術價值?!案旅础辈粌H承載著傣族的歷史,其時間進程更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表演性,呈現出音樂風格和肢體語匯的感染力。在“嘎么”的場域中,“聲音感知”是舞者動作與思想的一種協調與控制,通過聲音并結合身體的舞動,自然地形成傣族民眾“局內人”的認知系統。作為一種文化標志,“嘎么”不僅構成了傣族民眾的群體記憶與心理體驗,也構成了傣族社會公共領域獨特的歷史表達方式。

猜你喜歡
架子傣族舞者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舞者
風中的舞者——蠟梅
高的只是你的架子
縣長的“架子”
《郁金香》《孤獨的舞者》
傣劇與德宏傣族的文化記憶
水果盒
構樹與傣族傳統造紙的保護和開發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風格 來自舞者的衣櫥靈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