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課堂座位設計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2018-09-17 05:42李鎧樂孜KanjanitaSuchao-inPh.D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高效性座位有效性

李鎧樂孜 Kanjanita Suchao-in Ph.D

【摘要】教室作為教師授課和學生授學的主戰場在課程教學中扮演者至關重要重要的角色,而座位安排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首當其沖。一堂高效而成功的課堂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六字,而座位就是所謂的“地”了,是否“地利”,即座位安排是否妥當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堂的有效性及高效性。

【關鍵詞】課堂 教學 座位 有效性 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089-01

一、研究背景

語言課與其他科目的課程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這種不同不僅是因為語言課需要師生間高度的互動,同時也需要學生間的頻繁交流與協作以完成課堂任務。大多數授課者為了將課堂順利進行以完成教學目標,會將授課中心放在備學生與備教材上,且準備了大量的教具和絢麗的課件,唯獨座位的安排沒有太多的去研究。然而在實際課堂管理和任務監控中教師是很難做到既兼顧大局,又考慮整體。

二、問題探究

課堂座位的安排及體現了師生關系,也體現了學生間的關系。本著公平原則安排座位、進行位置調整,既要在任意中體現“有意”安排是座位調整的難點。傳統的課堂位置安排列形式有秧田形:學生皆并排坐面向教師,前額對后腦的位置安排充分的體現了“教師為中心,授課為核心”這一特點,教師成為教的“技術”與“技巧”的傳播者,學生成為接納知識與方法的容器。該類型位置便于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映及課堂管理控制,且適合于集體講授,不受人數限制,但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動。實際上,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上做改變的不只是知識體系還有與之有關的諸如課型、教學環境的調整,新的位置安排也因為課改的推進而得到很大的改變。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取諸如圓形的座位排列、馬蹄形(U形)的座位排列,或同心圓形和雙馬蹄形等座位排列形式以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使小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功能群體”。

三、課堂案例展示

課堂案例一: 老師,讓我們組先來吧!

筆者先依據學生的中文水平,將學生平分為4組,每組組員的中文水平分布皆依照AA+B+C的形式。AABC水平分組形式不僅有利于實現學生“以優帶差”的目的,還可以較高效的達到問題“內部消化”的效果,亦可以體現在小組內的相互監督下達到人人參與課堂管與理組織效果。在組員分配完成后既是座位的排列安排,筆者采用了同心馬蹄形(U)座位排列形式,即馬蹄的開口皆指向教室的正中央,每組U形開口相對。

在完成組員分配及座位排列后,筆者展示了第一個任務及要求:根據例句“我去超市買水果”總結規律,該階段為學生組內自我獨立探究階段,獨立探索階段后是小組內討論學習階段,組內成員就各自獨立探索階段所得結果交換意見進行討論,討論的目的是為了求同存異和組內解決問題。此段A等生組織和模范作用就該得到充分的發揮,組織小組討論、帶領組員找尋正確的答案,同時將匯總討論后依舊未解疑惑上交給老師。第二階段是結果呈現階段,即每組派代表分別對自己組經過討論所得結果做展示講解,同時將組內存在的分歧及未解指出一一羅列。當所提問題沒有學生能回答時,教師可采取誘導或提示的方式促使正確答案的生成。有條理的板書在學生做結果展示及教師做補充階段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清晰的呈現該階段的內容,字數不應過多,簡單易懂、易記最好,非文字陳述會很快被忘記,不及板書文字那樣直觀,易于留下長久記憶。第三階段為學生總結階段,在經過學生獨自探索、組內討論及班級討論后,學生應將最終所得結果做歸納和總結。該階段既是知識加工和鞏固的過程、亦是從學以向習得轉化的階段。

四、啟示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課程,為更高效的達到教學目的,授課者不妨在備課時將內容與座位排列相結合,特別是諸如語法課這種相對較枯燥卻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將獨立探索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在過程中習得及成長是分組教學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是推進自我學習及趣味學習的不錯選擇。

參考文獻:

[1] The latent four‐zone structure in classroom seating space[J].ToshiakiKitagawa.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2002 (1).

[2] Classroom Ecology and Acquaintanceship[J].Robert Somm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9 (1).

[3] Effects of Classroom Seating Arrangements on Childrens question-asking[J].Alexandra Marx,Urs Fuhrer,Terry Hartig.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 2000 (3).

[4] River, W. M. (1981). Teaching Foreign-language Skill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猜你喜歡
高效性座位有效性
從合理性和高效性淺談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巴士上的座位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換座位
淺談如何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
真實與需要的對話, 激情與智慧的飛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