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數學學習動機,養成良好學習歸因

2018-09-17 05:42劉維花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學習策略學習動機

【摘要】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學習、決定學習效果的內部動力因素,學習動機反映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情感的投入狀況。在數學學習中,正確的學習歸因,會使學生有信心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正確的學習歸因可以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關鍵詞】學習動機 數學歸因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115-01

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是全面發展的人才,現代教育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會學習、愛學習,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歸因是學生愛學數學的本質問題。因此如何讓學生養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歸因以及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動機變得尤為重要。

一、學習動機與數學學習動機

奧蘇泊爾認為學生的課堂動機可以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2]。認知內驅力是學生希望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對學習任務本身的學習動機。我們在學習活動中通常所說的好奇心就是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指的是個體因能完成某項任務而帶來的成就感。附屬內驅力指的是學生為了贏得外界的表揚而表現出的自己對學習的需要。

積極的數學學習動機是課堂發展的需求。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育學生的雙基,以及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從而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學生有了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動力之后就會形成學習的內部動機,從而在學習中去主動學習,主動獲得進步。良好的數學學習動機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求,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僅獲得學習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歸因理論與數學教學

1.歸因理論

有關研究表明,歸因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相互影響的關系。一部分學生將學習成績差歸因于內部的因素,認為是自己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學習差主要是由于努力不夠,這些學生往往樂于接受外界幫助,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一些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歸因于一些不穩定的外界因素,如:運氣、任務難度,認為自己學習不好是因為考試時運氣不好或者是因為這次考試題目太難而導致的沒有考好,這些學生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幫助,不愿意付出努力。

因此,從歸因理論可以看出,不同的歸因會導致不同的學習動機,在四個歸因因素中,努力因素對動機的激發作用最為明顯,如果學生把失敗看成是努力不夠,這種歸因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當學生堅信通過有效的努力可以獲得成功時,他們便會往往不斷努力去獲得成功。

2.歸因理論與數學教學

不同的歸因會導致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歸因傾向,從而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首先,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首先讓自己樹立正確的教學歸因。[5]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盡量將自己的教學歸因于自己的主觀努力,一般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都會認真備課,仔細設計教學環節,這樣教師在授課時就能取得良好的授課效果。但是教師如果在授課過程中將這些歸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運氣等成分,那么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就會忽視主觀努力,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對待教學,這樣長期以往教學就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其次,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正確的歸因。比如:在教學活動中,當學生沒有回答上來問題時,教師如果經常無意識的對學生說:沒事,是這個題目比較難,這其實就是將問題的歸因歸結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上,長期以往這種歸因習慣降低學生的主觀努力程度。

最后,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主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正確的歸因。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一項任務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去分析任務成功與失敗的地方,引導學生去找出成功或者失敗的真正的原因。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努力,不斷進步。

三、數學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

正確的歸因理論會激發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采用一些教學策略去引導學生產生積極的數學學習動機

1.樹立適當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前進的學習方向,學習目標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導向作用,當學生通過努力達到學習目標后,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體驗,并且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樹立合理的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這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通過合理的學習計劃一步一步向前進步,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

2.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個體對自己能否順利完成某項學習任務的主觀判斷,因此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尤為重要,當學生對某項學習任務自我效能感高時,學生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這項任務。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設計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每位同學在回答問題時都能獲得成功的感覺。

3.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歸因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學生的學習多與學生個人的努力程度關聯起來。讓學生在歸因中意識到自己獲得成功或者暫時失敗是因為一些內部的因素,而不是外界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這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就會更有信心。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更要注重學生的歸因意識,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對學生的消極歸因進行適當的引導與矯正,讓學生習慣于將失敗的原因歸為自己的努力不夠,從而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感。

四、結語

學習動機是數學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才能以積極的學習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確立積極的數學學習動機,通過達到每一個數學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張雪蓮,高玲. 學習動機及其相關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9(18):32-34.

[2]趙榮. 論數學學習動機的激發及培養[J]. 中國成人教育,2009,(14):131-132.

[3]金春平.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J]. 上海教育科研,2011,(02):79-80.

作者簡介:劉維花(1992. 8-),女,陜西寶雞,碩士研究生,貴州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學習策略學習動機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外因素及其作用
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策略
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策略
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研究
淺析培養中學生的化學學習策略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