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尊研究述評

2018-09-17 05:42高居和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自尊作用價值

高居和

【摘要】自尊的涉及面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個體的認識層面和情感層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自從自尊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國內外針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且分成多個階段。本文將從不同層面對自尊的研究進展進行闡述分析。

【關鍵詞】自尊 價值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27-02

自我是西方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自尊作為自我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受到人們的關注。有學者認為自尊是人類個體個性的核心,是其所有行為的基礎。關于自尊的研究始于19 世紀末,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心理學對自尊的研究在實證研究以及理論分析兩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時,我國國內關于自尊的研究在新時期也在不斷的發展。

一、自尊的定義

在心理學中,自尊是一個極難作出定義的概念,因此目前學術界仍舊未能達成統一。結合自尊的研究進展來看,一般情況下理解自尊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情感取向和認知取向。從情感取向方面來看,自尊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一種情感體驗,其形成過程是非理性的。從認知取向來看,自尊是個體的自我判斷,判斷的依據是個體的能力和特質評價。有鑒于此,可以將自尊的概念分為三種類型,即整體自我、自我評價和自我價值感。其中整體自尊指的是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因其持續性,整體自尊常用于個性變量的描述。自我評價即是指個體評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方式。自我價值感則主要體現在個體為為自己感到驕傲、高興或是恥辱。例如,我國學者張靜認為自尊是個體在社會時間過程中獲得的最自我的積極情感體驗,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下產生的一種情感反饋。

當前階段,很多理論家認為,特定的自我評價是預測個體行為的有效指標,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整體自尊合這一概念基本上不具備價值。但是Brown和Dutton 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具體任務的自我評價指導個體對評價性反饋的認知反應,相對而言,整體自尊反應的卻是個體對評價性反饋的情感。由此可見,自我評價和整體自尊是兩個側重點不同的概念,均對個體的心理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通過對上述概念對比分析可知,在不用情況下,自尊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可見它是一個包含豐富的系統,囊括了個體的認知層面和情感層面,且會隨著個體所處的情景發生一定的變動。

二、自尊的研究發展

1.自尊概念的衍生

自尊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紀由機能主義心理學奠基人詹姆斯提出的,它主要是通過一個公式來表現自尊,即自尊=成就/抱負,換而言之,他認為個體的自尊和其取得的成就以及懷有的抱負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同時體現了個體的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個體這二者若是出現分離,就會造成個體能力感的喪失,進而引起自尊體驗缺乏。其后,White從能力動機的角度對這一概念進行闡釋,即自尊是個體對自身效能感的體驗。由此可見,在自尊概念創立的初期,學者普遍認為自尊和行為的緊密關聯性,但是這種聯系過于籠統使得一些學者對其觀點提出了質疑,如不良行為甚至犯罪行為的“成功”同樣代表了個體的“能力”,這是否也會帶來自尊體驗?因此,人們意識到,成功因其意義和過程的差異,對自尊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例如,Ratliff和Oishi 通過研究發現,成功對自尊的影響力會因性別差異呈現出一定的差別,于是以能力為核心的自尊概念逐漸淘汰。

2.自尊的能力和價值之爭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關于“何謂自尊”的研究越來越多,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兩種與以能力為核心自尊概念相對比的觀點。其一,Rosenberg認為自尊指的是對稱之為自我的特定事物的或積極或消極的態度。這一觀點的理論基礎是社會心理學,他認為自尊是一種態度,且符合社會判斷規律和行為準則。在這一概念中,價值感是自尊的主要成分。但是這種單因素的概念卻僅僅將自尊視作一種內部現象,使得自尊的范疇被簡單化。于是Mruk提出了一種觀點,“并不是說幫助人們擁有更好的自我感受本身有什么錯,但問題在于這樣一種感受或者知覺是否基于一定的現實基礎?!逼湎氡磉_的是個體對特性事物的積極或是消極的態度是依托于現實事物而產生,若是只專注于自我感受和自我知覺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其二則是Branden提出的觀點,“自尊是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重(Self-Respect)的整合”,根據這一觀點,自尊是由勝任力和價值感兩種成分共同構成的復雜結構,自尊的價值必須建立在一定的行為結果基礎上,自尊的能力必須符合社會標準下的價值規范。這一觀點就很好的彌補了詹姆斯“能力論”過于單一且籠統的問題,既避免了單因素模型的簡單化,也加深了與行為表現的聯系。

3.自尊的外顯和內隱之爭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隨著內隱社會認知研究的突破進展,使得自尊研究也出現了新的方向,即內隱自尊。在此之前,關于自尊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意識層面,很多研究證明了個體確實存在一種有意識的積極自我評價傾向,但是研究者往往很難通過主觀報告的形式活動被測試者的真是想法,除了個體容易受到社會期許態度效應的影響這一因素之外,可能還存在個體不曾意識到的積極評價傾向和自我態度效應。例如,Greenwald和Banaji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自尊的雙重結構模型,并結合實證提出了內隱自尊的概念。他們人為內隱自尊是個體在對自我相關或無關的事物進行評價過程中的一種內省而無法察覺的自我態度效應,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在意識層面上存在差異,是兩種相互獨立的結構,且二者作用的心理現象和行為過程也不同。

其是,在內隱自尊這一概念誕生之前,心理學家Epstein就曾對無意識自尊結構的存在提出了猜想,他認為個體在和外部世界互動的過程中,同時存在兩套系統參與了自我評價等信息加工過程,分別是經驗系統和理性系統。前者體現了情感驅動下的無意識過程,后者則是通過邏輯推斷形成的有意識過程。

上述這兩個觀點雖然都認為自尊存在維度,但是在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二者相關還是獨立這一問題上卻存在嚴重的分歧。其中Greenwald認為內隱和外顯自尊二者是相互獨立的,且大量的實證研究可以提供支持。此外,Wilson、Lindsey和Schooler的雙重態度模型也表明內隱和外顯自尊二者并不具備相關性,只有在個體認知資源缺乏或是因其它因素導致外顯態度無法提取時,才能出現內隱態度主導行為反應的情況。而Epstein卻認為,個體的經驗系統和理性系統之前存在頻繁的交互,在對個體行為反應的作用過程中,二者并不是只能單獨發揮作用,個體的行為反應實際上是二者共同影響的結果,這種影響程度和具體情境以及個體偏好存在緊密的聯系。這一分歧截止到目前仍舊未能得到解決,一方面原因是受到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限制,如大量證據都表明,外顯和內隱自尊的低相關性可能會受到測量順序、方式以及統計方法等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麗紅.國外自尊問題研究的新進展.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6,136-138.

[2]馬前鋒,蔣華明.自尊研究的進展與意義.心理科學,2002,25(2),242-243.

[3]殷華西.國內自尊研究概述.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04,59-63.

[4]劉毅,張華.自尊問題研究評述.西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版),1998.03,60-66.

[5]張麗華.論自尊研究的歷史發展趨勢.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48-52.

[6]張靜.自尊問題研究綜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6,82-86.

[7] Coopersmith.TheAntecedentsofSelf-seteemSanfrancisco:W.H.Freemen,1967

[8] Kawash,G.F.Self-esteem in 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r,Journal of Psychology,1985,Vol.113,NO.3

[9] Nielson,D.M.Parent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al Group,Adolescent,1994,Vol.29,NO.6

[10]張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與父母教育方式的關系——不同群體間的一致性和差異性.心理科學,1998,21(6),489-493

[11]魏運華.自尊的結構模型及兒童自尊量表的編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7.03,29-36.

[12]安莉娟.父母教育方式對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3

猜你喜歡
自尊作用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系相關關系的研究綜述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