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引導高中生學習電子技術知識

2018-09-17 05:42韋相忠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電子技術

韋相忠

【摘要】電子技術知識理論性強,高中生感到深奧難懂。本文作者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利用通用技術課程“電子控制技術”選修模塊,由淺入深地引導高中生學習電子技術知識作初步的探討實踐。

【關鍵詞】電子技術 興趣與熱情 電子制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37-02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1]特別強調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別和處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通用技術課程是立足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實踐,要求學生學中做和做中學,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技術活動中逐步提高技術素養。筆者曾充分利用通用技術實驗室資源和收集到的各種電子產品做教具,以興趣小組模式,由淺入深地引導高中生學習電子技術。實踐證明下列措施效果顯著。

一、勵志教育,激起興趣與熱情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子技術產品。高中生對電子技術比較的好奇,對電子線路工作原理有一定的愛好,但電子技術涉及范圍廣、理論抽象深奧。高中生往往望而卻步?!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要學好電子技術知識,興趣是關鍵。

為培養興趣、激發激情,筆者在學生選修“電子控制技術”第一課。

1.利用彩色電視機分立元件電路板和彩色電視機單片機電路板相比較,介紹電子技術的制造工藝和成本在較短時間內發生巨大的變化,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魅力所在。

2.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比較電子計算機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的特性來介紹電子技術發展史及其帶來的效益和社會影響。3.用例如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17561億元,占所有進口物資的14.1﹪等事例客觀介紹和分析我國電子技術發展現狀,讓學生明白:(1)如今,電子技術發展迅猛,電子技術競爭使得國際關系錯綜復雜。目前我國電子產業雖已高速并向高質量發展,但由于我國高科技制造業起步比較晚,基礎還比較差,缺乏高端電子產品生產的核心技術,大量高端芯片。(2)我國電子技術要擺脫進口,不光需要當前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廣大在校中學生從現在開始學好電子技術知識,培養科學文化素養。這樣使學生的內心受到觸動,從而對電子技術這門知識產生了興趣和有了進一步探索電子技術知識的強烈愿望和沖動。

二、以實物入手,引領入門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是大中專院校專業課程,理論性強,專業術語多。高中生對電子技術的學習一般是入門性的學習,不能過于重理論,而是輕理論、重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收獲的成就感。因此不必象在大學課程講授大量理論性知識,否則學生很難領會而失去興趣,失去學習的動力。筆者用CRT彩電和液晶彩電等常見電子產品的電路板做教具,讓學生從這些電路板上認識各種元件的外形,然后介紹各種元件的功能,最后分發萬用表引導學生如何判斷這些元件的好壞。這樣讓學生親身體驗,避免只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感到難學、難懂的現象。在學生對電子元件有一定了解后,利用電路板結合電路圖分析一些典型電路的工作原理,例如從分析典型放大電路和振蕩電路然后到分析開關電路工作原理。這種以實物入手培養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知識,學生自然而然覺得學習電子技術知識很實用,電路分析有依可循,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避免學生憑空分析電路的枯燥無味。

三、電子制作評比,激發學生自學

電子制作作品是學生自己經過辛勤勞動,積極思考,動手操作完成的,是自己最有興趣的問題的研究結果,具有極強的魅力,是學生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進一步深入學習探究的原動力;能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分析、勤于動手的習慣,是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的有效途徑。電子制作有效提高學生制作工藝水平,提高學生科學素質與科技創新能力。電子技術難學,在學生對電子線路有一些了解后,引導學生分析一些簡單的電路,讓學生自購電子元件制作電子小制作作品進行評比。學生為了完成自己有興趣的作品,必須查閱相關書籍,深鉆細研,促使自學很多有關知識。筆者曾提供一些例如小功放、簡易收音機、對講機、聲控或光控開關等簡單電路,由學生自選其中的一種進行電子小制作;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其它電路,進行電子小制作。筆者發現學生制作的每一件作品,從方案的選定,電路原理的分析和設計,每個過程學生都自己要動腦去分析,自己要動手去操作,教師只是顧問和組織者。學生為了把自己的作品制作成功,必須從圖書館或書店查閱《電子世界》、《電子愛好者》等相關書籍或在網上觀看有關電子技術的教學視頻。學生會自覺地通過多種途徑自學電子知識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可以說學生的每件作品都是知識和智慧的結晶,都是自學的結果。例如有兩位同學共同制作的音控彩燈,完全是由他們通過自學完成??梢?,電子制作評比是激發學生自學的原動力。

四、撰寫制作成果小論文,促使深入研究

高中生已具備較高的判斷、思考、分析能力。讓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出電子制作作品的原理、制作方法與制作過程的經驗總結,并陳述自己的一些觀點,學生就會去查資料,懂得去深入分析研究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精于求精,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例如有一位學生設計的萬用充電器,他用小論文的形式分析交流電整流的原理,剖析改變交流電壓影響直流輸出的關系,并說明使用多用表監測輸出端電壓的理由。從學生這篇小論文,可以看出,學生分析問題已不停留在“是什么”而是深入到“為什么”的階段。這樣對電子技術知識的研究會才深入到位,有助于電子技術知識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猜你喜歡
電子技術
技工院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建設初探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單片機電子技術應用
強電系統電子技術分析
電子技術仿真設計系統探究
微課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EDA計算機仿真技術在“電子技術”教學的應用研究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的設計與運用
基于電子化發展下的醫療設備維修方式的發展新要求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