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會轉型時期構建中學德育新模式的思考

2018-09-19 09:14林清海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林清海

【摘要】教育工作者應緊跟時代潮流,創新教育模式,學會處理好德育內適應性和超越性之間的關系、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的關系、德育導向一元化與道德實踐多元性之間的關系。在處理好這三個關系的條件下,發表對在社會轉型時期構建中學德育新模式的思考的看法。

【關鍵詞】社會轉型時期;德育教育新模式;德育構建關系

經濟發展帶動社會轉型發展,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的市場經濟體制化改革,那么隨之改變的是社會的發展情況,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多樣化趨勢。社會生活方式越來越豐富,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社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持續增加。從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國與世界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化的浪潮持續出現,我國社會在近幾年來出現轉型發展趨勢。每個事物都有其對立面,發展相對的就是出現的對立問題,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沖突和文化碰撞。那么如何在社會轉型時期構建中學德育新模式,就變成了我們目前應該面對的問題。

一、中學生道德失范現象嚴重

在《人生的五大問題》這本書中,作者安德烈·莫羅阿說道:“在此人事巨變的時代,若將人類的行動加以觀察,便可感到一種苦悶無能的情緒,什么事情都好似由于群眾犯了一樁巨大的錯誤,而這個群眾卻是大家都參與著的,且大家都想阻止、指引謬誤,而實際上終于莫名其妙地受著謬誤行動的影響?!边@句話好像在訴說著我們現在的社會,反觀當今中學生的道德失范問題,是全民眾不可逆的道德滑坡問題。

(一)不誠實,弄虛作假

盡管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產力速度不斷提高,可是人們在傳統道德美德方面的素質并沒有提高,而所謂的誠信乃人生存之本,在如今社會也可能會遭受到人類的唾棄。對于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誠信問題就是不能在考試中作弊,想一想古代圣賢者,都會很重視自己的名譽,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出人頭地。而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覺得在考試中作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沒有說多么抬不起頭。例如很多的大型考試沒有那么多的監考人員,所以考場紀律也并沒有那么嚴肅,由此而引發的后果就是有很多投機取巧的學生并沒有靠自己的努力來提高分數,而是通過作弊打小抄以及問其他同學的方式來獲得高分。更有甚者,他們可能會歧視那些認真答題,不打小抄的同學,會嘲笑他們死板、做作??赡芎芏嗳藭X得在考場上打小抄并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是由小及大,作為一名中學生就知道造假,那么當他們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企業之后,就不可能腳踏實地做到誠信,由此導致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假的事物非常之多。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我們都會看到很多造假企業被曝光,我們都會很痛恨這些企業。所以,從自身做起,不要弄虛作假,要誠實做人。

(二)紀律渙散,不遵守社會規則

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事情?!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此觀之,如果在生活中沒有法律和紀律的約束,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例如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如果很多企業破壞了固有的經濟秩序,坑蒙拐騙,弄虛作假,那么就沒有公平誠信可言;作為政府官員黨員干部,如果不能自立、自律,而是以公謀私,那么就不能稱之為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作為中學生,如果紀律意識淡薄,在上課時不能認真聽講,東張西望,作業不能認真完成,考試時交頭接耳,課下迷戀網上游戲,更有甚者,在中學時期并沒有把學習當作主業,何談未來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甚至國家的富強?

(三)沒有禮貌,不尊老愛幼

現在很多中學生并沒有繼承中國傳統古代的優良美德,把不懂禮貌當成追求個性的表現方式。古語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碑斀竦闹袑W生追求個性解放,他們具有民主的思想和積極開拓的精神,這是我們應該贊揚的美德。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他們有時會歪曲這其中的意思,甚至做一些違反社會公德的事情,例如不尊重師長,在公共場合亂扔果皮紙屑,把隨口說臟話當作自由解放的表現。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為,家長和老師應及時禁制。

二、處理好構建中學德育新模式的三個關系

(一)處理好德育的適應性與超越性的關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治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新時期經濟的發展趨勢日益滿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中學生的德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靈魂所在,是符合經濟基礎發展的上層建筑。道德作為上層建筑,必須符合與之相對應的經濟基礎的制約和變化。德育是一種教育活動,也是一種精神活動,要受到物質和現實生活的制約,那么德育的教育內容就應該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貼近社會生活的進步。對于市場經濟發展來說,德育就應該立足于市場經濟自主盈利、平等互惠的觀念。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市場經濟主體性的思想、自由協調性的價值觀念,通過市場的競爭性原則引導學生樹立開拓進取的觀念。同時,市場經濟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我們要培養學生適應市場經濟的良好心理素質。作為市場經濟新時代的弄潮兒,中學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適應市場經濟的方面,還應該發揮對于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這是因為德育具有超越性,能夠培養人和塑造人,并且促使中學生去追求一種理想的精神觀念和行為的活動方式,而并不是停留在原有的或者規范性的社會現實,能夠發揮人們對于社會進步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并且發揮其對于客觀實踐的改造作用,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二)處理好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的關系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睆恼軐W意義上來講,事物的客體為自然的萬物,而主體是人。那么教師和學生都具有主觀能動性,都應該是主體,自然也應該是道德的載體,也稱為道德主體。這里所說的道德主體是以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發展和完善自己為主要內容,而本文所說的道德主體就是學生和老師,也稱作德育主體。學生處于中學時期,處于自身成長的發展階段,這時,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主要會受到社會環境和自身道德發展規律的制約,那么教師在傳授品德發展規律時,所涉及的活動和語言是可以隨著事物發展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教授的內容和品德的發展規律是不可以更換的。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樹立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兩個主體之間達成合作關系的教育理念。經過這一個過程的教育,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逐漸變化和增加,從而能夠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終能夠達到學生自我教育主體,那么他們最后也就會發展和完善個人的道德人格,最終成為遵守市場經濟和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主體。

(三)處理好導向一體化與教育實踐多元化的關系

我國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發展道路。教育實踐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存在于多種經濟形式及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我們國家的員工既有國有企業的職工,又有集體所有制中鄉鎮企業的員工,也存在著中外合資企業以及外國獨資企業的中國員工和外國商人投資者。因為存在著經濟所有制性質的不同和個人所生活的背景、教育觀念等差異,必然存在導向一體化與教育實踐多元化的沖突。

三、注重解決方法,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

初中時期的學生基本處于青春叛逆的時期,那么作為學校這個主體,就應該重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學生會反感教師的硬性規定,會覺得教師管得很嚴格,而且這也限制那也限制也會成為學生存在逆反心理的原因。德育教育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性,不會強迫他們做某些事情,這些更會讓學生普遍接受。但是這樣的前提是應該有一定的普遍的道德標準。作為教師,就應該把這個標準告訴學生,讓其能夠獨立思考,會有所根據,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當然,學校也要發揮渠道和橋梁的作用。學校應該處于總指揮狀態,能夠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建設好德育教育的場所和基礎。同時學校也要和家長聯系,從而充分地了解學生從小到大的品德發展情況。并且根據學校工作的重點來給家長做家庭教育工作,這樣能夠彌補在學校中學生學習的不足,也能夠使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影響性,從而通過改變學生的教育觀念來影響一個家庭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通過采用教育說服法、情感陶冶法、實踐鍛煉法、榜樣模仿法等來引導學生樹立德育教育的新觀念,促進學生的青年時期發展。

【參考文獻】

[1]〔英〕弗蘭西斯·培根.培根隨筆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蘭剛.關于21世紀德的前瞻性思考[J].江蘇高教,1999(01):65-67.

[3]魯杰.道德教育:一種超越[J].中國教育學刊,1994(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