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創造美好環境讓教師適應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2018-09-19 09:14樊志江黃一晶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關鍵詞:教師

樊志江 黃一晶

【摘要】美好環境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基礎,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教師都希望能在美好的環境中教書育人,所以大多數教師愿意留在城市而不去鄉村,這就造成了鄉村學校教育缺乏優質的教學隊伍。文章針對此種情況,分析鄉村學校如何創造美好環境,從而能讓教師適應鄉村教育,投身鄉村教育。

【關鍵詞】創造美好環境;教師;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本文所說的美好環境其實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良好的學校環境,即完備的基礎辦公設施、教學設施和活動設施等等;第二層是融洽的人際交往環境,包括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關系和師生關系等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體現著鄉村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涵。

一、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為何對教師缺乏吸引力

(一)硬件教學環境方面的不足

第一,基礎辦公設施不完善?;A辦公設施包括教師辦公室室內裝飾設計、桌椅板凳的選擇、電腦及其他辦公用品的選擇等,而這些對于經濟較為困難的鄉村學校來說,很難做到與城市學校持平。

第二,基礎教學設施不完善?;A教學設施包括多媒體設備、基礎教學道具等。雖然目前大部分的鄉村學校都引入了這些設施,但不具備規模性和普遍性。

第三,基礎活動設施不完善?;A活動設施包括活動器材、活動場地等,鄉村學校在這方面也難以與城市學校相媲美,甚至有些鄉村學校的乒乓球臺仍是用水泥堆成的。

(二)軟件教學環境方面的不足

第一,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夠,教師身處其中感受不到濃郁的文化氛圍,更找不到學校的文化亮點。第二,城市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習慣與農村教師不同,兩者在工作、生活上存在隔閡,處理不當,則校園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必然遭到破壞。第三,學生的個人素養不高,存在欺負教師、侮辱教師的行為,雖然只是極少數學生,但是對教師造成的身心影響卻是非常大的。

二、如何創造美好環境讓教師適應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一)鄉鎮政府的大力扶持

1.為學校提供專業的環藝設計人員。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到教室,大到教學樓,每個學校的設計風格都有所不同。尤其對鄉村學校來說,突出地區特色,打造特色校園環境,是彰顯自身教學面貌的重要途徑。因此,鄉鎮政府應為學校提供專業的環藝設計人員,根據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區特色等為該校打造屬于自己的學校環境。

2.為學校提供更多的環境建設經費。眾所周知,創造校園美好環境是離不開經費的。鄉村學校由于沒有城市學校一樣的高平臺,所以在環境建設經費方面非常緊張。因此,鄉鎮政府應體諒鄉村學校的難處,采取有效的融資措施為學校提供更多的環境建設經費,幫助其搞好環境建設工作。

(二)學校領導人員的高度重視

1.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創造美好環境。學校領導作為學校代表,只有身先士卒,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才能帶動整個學校人員一同加入到創造校園美好環境的行列中來。因此,學校領導人員自身要認識到創造美好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環境建設工作,必要的時候親自上陣,為校園環境添一塊磚,增一片瓦。

2.加強校園管理,保護美好校園環境。創造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學校領導在注重創造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管理,對于破壞校園環境的教職工、學生予以嚴肅處理。同時,校領導要積極組織召開“學校是我家,維護靠大家”討論會,增強師生的校園環境保護意識。

(三)學校教師自覺維護并創造美好的校園環境

1.自覺愛護校園設施并推己及人。首先,教師要自覺愛護校園設施,在學校工作和生活中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在遇到破壞校園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制止。其次,教師在規范自我行為的同時還要推己及人,即讓他人以自己為榜樣,自覺愛護校園設施。

2.調整心理狀態,與他人和睦相處,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首先,城市到鄉的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在與鄉村教師出現矛盾和隔閡的時候要換位思考,包容體諒,做到與他人和睦相處。其次,鄉村教師應考慮到城市到鄉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問題,尤其對女老師要格外包容和諒解,從而與其一起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四)家長積極配合,做好孩子的教養工作

1.教導孩子自覺愛護校園環境。目前,鄉村老百姓的綜合素質也不輸城市人,只是因為較大的生活壓力而疏忽了對孩子的教養工作。學校作為孩子的“第二個家”,也應該成為家長的“第二個家”。家長應承擔起孩子的教養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自覺愛護校園環境。

2.教導孩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教師最大的工作動力,但是有部分鄉村小孩缺乏科學教養,在學校里不認真學習甚至與教師唱反調,常常讓教師感到頭疼,也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理應教導孩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從而讓教師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更大的教學作用。

三、未來鄉村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的發展之路

(一)“硬件建設+軟件建設”一體化

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即筆者提到的學校環境建設和人際交往環境建設,只有做到兩者一體化,鄉村學校環境才能表里如一,實現內外的和諧統一。因此,“硬件建設+軟件建設”一體化是未來鄉村學校環境建設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結合當地特色,建設有地區特色的學校環境

鄉村學校不僅要搞好學校環境建設,更要創新出奇,打造有地區特色的校園新環境。尤其是少數民族學校更要在環境建設中下苦功夫,以展現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為主要目標,創造美好環境。

(三)學校環境建設始終為教書育人的大目標服務

學校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任何工作都要為其服務,學校環境建設當然也不能例外。因此在建設學校環境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人本原則”和“科學原則”,從教師、學生角度出發,以教書育人為根本,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在新時代下體現鄉村學校的精神面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造美好環境需要鄉鎮政府、學校、教師和家長幾大主體之間協同配合,也只有這樣,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才能縮小與城市教育的差距,迸發出無限的發展活力。未來,鄉村學校環境建設工作需要再接再厲,以新課改要求為基礎,打造美好環境,從而吸引更多教師投身鄉村教育。

【參考文獻】

[1]劉微顯.創新后勤管理模式優化農村小學教學環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02):17.

[2]劉福.對鄉村小學生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12):28.

[3]曾建軍,劉天佐.邊遠農村學校教師工作生活保障能力問題及對策探析——基于湖南省H縣的實地調查[J].人才資源開發, 2017(04):73-74.

猜你喜歡
教師
教師作品選登
教師作品選登
《教師節快樂》
在課堂生成中凸顯教師引導作用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點評教師:祁斌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