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窺衡陽小調民歌的音樂形態

2018-09-21 08:31段橋生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湖南衡陽421002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
關鍵詞:規整襯詞衡陽

段橋生(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小調又稱“小曲”“小令”“時調”等,是人們在勞動之余,日常生活中或者一般性勞作時用以抒發情懷、娛樂消遣的抒情性民歌。它通常是以“哼唱”為主,自娛自樂、交流情誼。其主要特征是結構規整、節奏平穩、旋律性強,富于抒情性與歌唱性,便于流傳,是民間音樂中傳播最為廣泛的民歌種類。

衡陽地區座落于衡山山脈之南,境內山巒起伏,盆地交錯,湘江自西南流入,匯合耒、蒸、洣、涓、祁、白、宜等支流,滔滔往北注入洞庭湖。該區人口多為漢族,也有少數瑤族居民居住在祁東、常寧部分偏遠山區并保留原有風俗習慣。小調是本區蘊藏量大、品種較多的一類民歌,旋律優美流暢,曲式結構較嚴謹,詞體結構富于變化,長短句形式較普遍。它遍及大小城鎮和廣大農村,流行于城鎮茶樓酒肆、街頭巷尾的小調,多以閨怨情思、青樓哀嘆為主要內容,它比粗狂的號子和淳樸的山歌,旋律性較強,節奏較規整、結構亦較完整,曲調流麗而纏綿,加上拉弦撥彈和打擊樂器隨腔伴奏,更覺委婉貼體。筆者主要從音樂形態諸要素中的旋律的調式與旋法、曲體詞體結構、獨特功能的襯詞襯句等方面對衡陽小調民歌作簡要的分析與闡述。

一、小調旋律的調式與旋法

1.衡陽小調的調式

筆者對衡陽地區150首小調民歌的調式調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歸納?,F將分析情況列表如下(單位:首)。

調式 五聲 六聲加變宮 七聲清樂 小計 占比宮 15 2 17 11.33%商 19 19 12.67%角 13 1 14 9.33%徵 70 3 1 74 49.34%羽 24 2 26 17.33%合計 141 8 1 150 100%

從上表可以看出:一是民歌均以五聲調式為主,150首民歌只有8首為加變宮的六聲調式和1首清樂的七聲調式。二是本地區的小調民歌以徵調式最多,占49.34%,差不多一半。其次是羽調式17.33%、商調式12.67%和宮調式11.33%,角調式最少,占9.33。

另外,從縣市分布來看,五聲性的民族調式,祁陽、祁東的宮調式、徵調式較多,商、羽調式次之;衡陽、衡南的徵調式、羽調較為普遍,宮、商調式次之;衡山、衡東則商調式、徵調式偏多,宮、羽調式次之;常寧、耒陽宮調式、徵調式稍多見,商亦不少。相比而言,全衡陽地區角調式歌曲雖然有但存量很少。

2.小調旋律的旋法

衡陽地區小調的旋法主要有幾種不同的旋法。一是旋律線條較平穩、流暢、舒展而幽雅,音程進行以二度、三度結合小跳為主,如《十里墩》《五更里》(樂譜略)等。一種是旋律線條起伏較大,音區對比較突出,在旋律進行中常常出現七度、八度甚至九度大跳音程的進行,如例1《哭五更》。一種是裝飾音在民歌中運用廣泛,使音樂的表現內容更加細膩。

例1:衡陽民歌《哭五更》

歌曲一開始的散板,即如歌如泣。第一句尾“天”字從低音sol一個十一度大跳直至高音do,表現舊社會流落青樓的煙花女痛不欲生,無奈絕望而悲切的吶喊聲,接著是襯詞“哎”演唱的自由而環繞起伏的旋律,如歌如泣如嘆。整首小調都是以“傷悲”為基調,音樂的旋律形態與唱詞表達的思想內涵緊相吻合。

二、衡陽小調的曲體結構

1.上、下兩句體的結構。

例2:衡東民歌《十二月采花》

有的會在上、下兩句之間加上一些襯詞、襯句或者間奏,將曲調稍作擴充,使得音樂的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更加歡快熱烈或者更加低落哀怨。

2.四樂句結構。這種結構較常見的是基于每段四句七字式,長短一樣的唱詞,且常以四小節為一樂句,這樣就形成一個規整的方整性樂段結構。

例3:祁陽民歌《十二個月花》

但也有的是以四句為基礎,在樂句內部或樂句之間加入一些襯詞、襯句,對結構進行擴充,從而使用音樂變成較為自由的非方整性結構。

例4:衡陽民歌《洗菜心》

3.長短不規整的曲體結構。這種形式在小調音樂中占有較大比重,它的句、字無一定規律,多由五字句、七字句或十字句等長短不一的詞、句構成。這種長短樂句的交替,使得曲調靈活多變十分活躍。

例5:衡山民歌《賞四景》

4.其它結構。一種是自由體結構,即曲調結構自由,音樂旋律與當地方言緊密結合,大多是按字行腔,似唱似說,樂句按演唱內容可以任意反復,如《送表妹》《送金花》等。一種是個別小調也有A、B兩段體和ABA或ABC三段體等多段體結構,如《五更留郎》、《陽雀啼》等(樂譜略)。

三、衡陽小調的詞體結構

1.不規整的詞體結構。如例5《賞四景》“春風花草香,游賞過池塘,踏花歸去馬蹄香。邀佳客,醉壺觴,一曲景廷芳”。再如例1《哭五更》“一更鼓兒天,煙花女子實是真可伶。巧梳妝,梳妝打扮站門邊,站得兩腿酸,望得兩眼穿,這般時候還沒得好客官,回家轉,難見我那爺娘面”。

這兩首小調的唱詞無論是字數還是句數都比較自由,沒有規整的結構關系,與小調自由、悠閑、靈活多變的表現內容相吻合。

2.規整的詞體結構。如例3《十二個月花》“正月無花二月開,花不逢春不亂開。三月桃花紅如火,四月葡萄滿長街”。如例6《十杯酒》“一杯酒兒進房來,手提銀壺把酒篩,敬敬小郎才。二杯酒兒問年庚,問郎何年何月生,表表奴家聽?!?。

例6:衡陽民歌《十杯酒》

這兩首唱詞的結構規整,例3是由四個七字句構成的規整性結構。例6有十段唱詞,每一段都是由7+7+5的字數構成的規整性結構。體現了小調的“結構規整、節奏平穩”等基本特征。

小調歌曲無論是規整結構的還是不規整結構的唱詞,它們都是勞動人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反映了歷史、地理、民俗、家庭、愛情、社會道德等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文學價值。比如例1《哭五更》,其錯落有致的長短句關系及準確的合轍押韻,簡直就是一首優秀的曲牌詞,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四、功能獨特的襯詞襯句

小調對襯詞、襯句的運用,是獨具特色的,它在小調音樂結構中,占主要位置,幾乎是多數小調民歌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能體現各地小調的不同地方特色。能恰切地表達感情、烘托音樂主題。比如例1《哭五更》的第一句“一更鼓兒敲”之后的襯詞句,使歌者欲表現的“哀怨”基調得到進一步渲染與烘托。在樂曲終止時出現的襯詞、襯句,使樂曲前后呼應,收到樂曲終止時的良好效果。如5《賞四景》的結尾襯句,使得高興、自豪之情得到進一步淋漓盡致的表現。另外,襯詞、襯句也可以作為樂句或樂段的間奏使用,既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使得音樂更加完整,加強樂曲的節奏感和樂句的連貫性,使旋律更為豐富,如例4《洗菜心》。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民間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傳統文化與教化功能更為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社會變遷、人文思想及道德規范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參考資料。我們挖掘、整理衡陽地區民間音樂藝術并對其音樂形態進行較系統的研究,對于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繁榮社會文化生活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它也能正確而積極地引導人們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富裕的“美麗中國”而努力。

猜你喜歡
規整襯詞衡陽
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作品選登
“教學做合一”在生成課程背景下構建區角游戲開展
藏族古樂譜《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襯詞研究
揚州民歌中襯詞的語音特點及其來源
300kt/a硫酸系統規整填料使用情況簡介
大城衡陽
中國民歌襯詞的音樂性
提高日用玻璃陶瓷規整度和表面光滑度的處理方法
電梯的建筑化藝術探索
完善我國人大選舉監督機制的思路——以衡陽破壞選舉案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