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菜生育期根重與含糖率增長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研究

2018-09-22 02:11李滿紅李國龍張少英
中國甜菜糖業 2018年1期
關鍵詞:曲線擬合塊根含糖

邵 科,李滿紅,李國龍,銀 賽,張少英

1.內蒙古自治區特色植物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生物技術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20;2.內蒙古農業大學甜菜生理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8)

0 前言

關于甜菜的塊根重量與含糖的關系,國內外學者進行廣泛的研究,但得出的結論不盡一致。日本學者細川定治等提出,根重和糖分呈現負相關關系是甜菜的普遍規律[1]。從遺傳機制的研究上能夠說明這種關系的報道尚未見到。高妙真研究認為,甜菜根重與含糖率呈極顯著負相關,但根重在500 克以下時二者呈極顯著正相關[2];而王瑞剛經過研究認為甜菜根重與含糖率在根重650克以下根重與含糖率為正相關,在此之后表現為負相關[3];楊瑞紅根據對24個品系的相關分析,單株根重與含糖率無顯著相關[4]。楊在中利用數理統計中驗證和正太概率檢測法證明品種的含糖率平值為18.4 %標準差為1.578 %的正態分布,且與根重無關[5]。張春來等用灰色關聯度分析證明甜菜四倍體品系的含糖率與根產量呈正相關[6]。上述研究是在甜菜收獲后取樣測定的結論。然而,甜菜生長過程中根重和含糖率增長相關性以及同一生育期內不同根重的含糖率變化規律未能涉及和報道,尚待進一步研究明確,以期為合理調控高產高糖栽培措施從而增加工農業生產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國內品種:農大甜研4號(由內蒙古農業大學甜菜生理研究所提供),內甜抗201(由內蒙古農牧科學院甜菜研究所提供)

國外品種:KWS9412(德國)(由包頭華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甜菜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設置

本試驗設置在內蒙古甜菜生產基地,栽培土層0-30 cm,有機質含量1.80%,全氮量1.03 g/kg,有效磷23.09 mg/kg,速效鉀145.00 mg/kg,有效銅1.703 mg/kg,有效鐵5.997 mg/kg,有效鋅1.962 mg/kg,有效硼1.355 mg/kg,有效錳2.303 mg/kg,水溶性鎂38.75 mg/kg。試驗地劃分為18個小區,每個品種的小區面積皆為10×6.0 m2,3個品種隨機排列,6次重復。4月13日機械覆膜打孔人工點播,行距采取大行60 cm,小行40 cm,膜上兩行,株距27 cm,各品種保苗株數70350-70575株/hm2,10月3日收獲。

1.3 生育期取樣及測定方法

生育期(生育期劃分據[7])共取樣6次,苗期(5月22日,6月6日),葉叢快速生長期(7月5日),塊根及糖分增長期(8月4日),糖分積累期(9月3日)和收獲(10月3日)。

取樣株數:①單株平均根重和含糖率——第一次(苗期)每個品種150株,以后生育期每個品種50株,用以分析根重、含糖率增長相關性和理論含糖率;②選取KWS9412品種,除收獲期取樣360株外,其余生育期為300株,以研究和分析同一生育期不同根重和含糖率變化規律。

測定方法:栽培土層養分[8],根重—重量法,含糖率—旋光儀法(取樣株數進行單株測定,其單株根重和含糖率是取樣株數測定的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甜菜生長過程中根重與含糖率增長的關系

2.1.1 甜菜生育期測定的根重與含糖率

現將甜菜不同生育期測定的根重和含糖率列入表1。

表1 甜菜不同品種生育期根重和含糖率

2.1.2 甜菜生育期根重與含糖率的相關性

表2 農大甜研4號根重與含糖率相關性

根據根重(x)與y′值相關分析的結果,根重與含糖率為線性相關,其相關系數極為顯著(-0.985 7**)。計算如下:

SPxy′(x變量離均差與y′變量離均差的乘積之和,簡稱乘積之和)

其余兩個品種內甜抗201和KWS9412生育期根重和含糖率線性相關也極為顯著,根據上面計算其相關系數為r=-0.980 4**和r=0.966 4**。上述結果表明,甜菜生育期所測的根重與含糖率具有線性相關顯著性。

2.1.3 甜菜生育期理論含糖率

a(回歸截距)=antin(lna)-10.327 4

2.1.4 甜菜生育期根重與含糖率增長相關性

根據2.12和2.13結果,將農大甜研4號品種生育期的根重與其含糖率、理論含糖率繪圖看出:其含糖率、根重與時間呈S型增長曲線,其變化特點符合Logistic曲線方程的變化規律,基本特點是隨著塊根的增長而含糖率也在提高,但開始增長較慢,而在某一范圍內(塊根和糖分增長期)迅速增長,達到一定限度后增長又緩慢下來。而含糖率、理論含糖率與根重用曲線擬合以及線性擬合后發現,農大甜研4號的含糖率與根重在整個生育期范圍內呈正相關,線性方程為Y=0.007 153*X+8.570。相關系數為0.007 153,R2為0.978 2(見圖1)。

圖1 農大甜研4號根重與含糖率的關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for Nongdatianyan 4

其余2個品種的線性方程分別為:內甜抗201:Y=0.006 448*X+9.016,R2=0.955 7,KWS9412:Y=0.006 150*X+9.177,R2=0.960 0。其根據增長相關分析列(繪)入表3、圖2,表4、圖3。

表3 內甜抗201根重與含糖率關系

圖2 內甜抗201根重與含糖率的關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for Neitiankang201

表4 KWS9412根重與含糖率關系

圖3 KWS9412根重與含糖率關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for KWS9412

2.2 甜菜不同生育期內同一時期不同根重的含糖率變化規律

本研究以KWS9412品種為例,除收獲期取樣360株外,其它生育期皆取樣300株,每個生育期用三種不同分類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第一種分類方法是等量樣本的原則,每個生育期按塊根輕重(由小到大)排序,并以30株為一個組合(計10個組合),進行分析;第二種分類方法是以不同根重范圍為區間,觀察不同根重區間含糖率變化差異,其原則是盡量保持各區間的樣本一致,區間范圍一致;第三種分類方式是以不同含糖率為區間,觀察不同含糖率區間根重變化差異。

2.2.1 苗期根重含糖率變化

從苗期等量樣本圖中(見圖4),發現從組合1到組合4,樣本的平均含糖量是逐漸增加的,但增加幅度不大,且從總體10個組合來看,各個組合之間含糖率呈輕微浮動的狀態;從苗期不同根重區間圖中,發現在根重小于20 g/株的時候,平均含糖率是逐漸增加的,而當根重大于70 g/株的時候,含糖率出現了下降,而其他區間根重含糖率相差不大,所以,在苗期塊根重量極大或者極小,含糖率可能會出現較低的情況;而從苗期不同含糖率區間圖中,發現在含糖率低于7 %和含糖率高于11%時,其區間的平均根重要低于其他區間的平均根重。綜上所述,該生育期甜菜含糖率的高低與根重關系不大,但在苗期過大或者過小的根重可能會降低含糖率,而且過低或者過于高的含糖率也不利于根重的增加。

2.2.2 葉叢快速生長期根重含糖率變化

從葉叢快速生長期等量樣本圖中(見圖5),發現從組合1到組合5,隨著根重的增加,含糖率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從組合6開始直到組合10,其含糖率開始逐步的下降,平均含糖率要低于前5個組合,說明該生育期出現了根重不同而含糖率有所差別的現象;從葉叢快速生長期不同根重區間圖中,發現在根重300 g/株之前,含糖率隨著根重的增加逐漸的小幅增加,在250-500 g/株之間,出現了小幅的較平穩的下降,之后當根重大于500 g/株的時候,含糖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葉叢快速生長期不同含糖率區間,當含糖率低于10%的時候,平均根重明顯要高于其他區間,而當含糖率大于14%的時候,平均根重要明顯低于其他區間。綜上所述,該生育期出現了根重不同而含糖率有所差異的現象,根據不同根重區間及含糖率區間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當根重達到390.63 g/株,含糖率為11.80%的時候,是葉叢快速生長期的理論拐點(見圖9)。

圖4 甜菜苗期根重和含糖率關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seedling stage

圖5 甜菜葉叢快速生長期根重和含糖率關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foliage rapid growth stage

2.2.3 塊根及糖分增長期根重含糖率變化

從塊根及糖分增長期等量樣本圖中(見圖6)發現從組合1到組合10,隨著根重的增加,含糖率逐步下降,但是在組合5以后,下降幅度明顯加快;從塊根及糖分增長期不同根重區間圖中,發現當根重小于600 g/株的時候,含糖率較平穩,而當根重大于600 g/株的時候,含糖率開始下降,但600-1 000 g/株之間,下降幅度較平緩約下降0.3度糖,當大于1 000 g/株時,含糖率下降幅度明顯增大;從8月份塊根及糖分增長期不同含糖率區間圖中,發現隨著含糖率的增加,平均根重逐漸下降。綜上所述,該生育期總體趨勢是隨著根重的增加,含糖率逐漸下降,但當根重大于1 000 g/株時,下降幅度明顯增加。綜上所述,根據不同根重區間及含糖率區間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當根重達到939.95 g/株,含糖率為13.61%的時候,是塊根及糖分增長期的理論拐點(見圖10)。

2.2.4 糖分積累期根重含糖率變化

從糖分積累期等量樣本圖中(見圖7)發現從組合3開始,含糖率隨著根重的增加逐漸平穩下降,并在組合8以后下降明顯;從糖分積累期不同根重區間圖上,當根重小于800 g/株的時候,平均含糖率變化幅度不大,但當根重大于800 g/株的時候,含糖率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且幅度較大;從糖分積累期不同含糖率區間圖中,在含糖率小于17%時,平均根重變化不大,但當含糖率大于17%時,平均根重明顯呈下降趨勢。綜上所述,根據不同根重區間及含糖率區間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當根重達到1 056.76 g/株,含糖率為16.68%的時候,是糖分積累期的理論拐點(見圖11)。

圖6 甜菜塊根及糖分增長期根重和含糖率關系Fig.6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root and sugar growth stage

圖7 甜菜糖分積累期根重和含糖率關系Fig.7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harvest stage

2.2.5 收獲時根重含糖率變化

從收獲等量樣本圖中(見圖8),發現組合6之前,平均含糖率變動不大,組合6之后平均含糖率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從不同根重區間圖中,當根重小于1 000 g/株時,含糖率變動幅度不大,當根重大于1 000 g/株時,含糖率開始呈下降趨勢,并在1 400 g/株之后,下降幅度明顯增大;從不同含糖率區間圖中,隨著含糖率的增加,平均根重逐漸降低,但當含糖率高于17.5 %的時候,平均根重下降幅度明顯增加。綜上所述,根據不同根重區間及含糖率區間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當根重達到1 181.74 g/株,含糖率為17.52%的時候,是收獲時的理論拐點(見圖12)。

圖8 最終收獲時根重和含糖率關系Fig.8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Final Harvest

圖9 葉叢快速生長期根重和含糖率理論拐點Fig.9 The inflexion point theory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foliage rapid growth stage注:深色為不同含糖率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8.62*10-6X2-0.02632X+20.77淺色為不同根重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9.256*10-9X3+1.113*10-5X2-0.006816X+13.32

圖10 塊根及糖分增長期根重和含糖率理論拐點Fig.10 The inflexion point theory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root and sugar growth stage注:深色為不同含糖率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2.419*10-6X2-0.01016X+21.02淺色為不同根重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3.464*10-11X3+1.018*10-7X2-0.001249X+14.72

圖11 糖分積累期根重和含糖率理論拐點Fig.11 The inflexion point theory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harvest stage注:深色為不同含糖率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3.503*10-6X2-0.001253X+21.92淺色為不同根重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9.059*10-11X3+1.122*10-7X2-0.000695X+17.4

圖12 最終收獲時根重和含糖率理論拐點Fig.12 The inflexion point theory of the Root Weight and Sugar Content Rate at the Final Harvest注:深色為不同含糖率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8.415*10-7X2-0.007965X+25.76淺色為不同根重區間曲線擬合,方程為Y=6.614*10-10X3-2.978*10-6X2+0.002767X+17.32

3 結論與討論

甜菜是以收獲塊根并從中榨取糖分的糖料作物,其生育期根重與含糖率具有線性相關顯著性,根重、含糖率與時間呈S型增長曲線,變化特點符合Logistic曲線方程的變化規律;而含糖率、理論含糖率與根重用曲線擬合以及線性擬合發現,其含糖率在整個生育期范圍內呈正相關關系。其次,甜菜不同生育期內同一時期不同根重和含糖率有所變化,即根重達到一定量時,其含糖率開始有所下降,其相關性為,苗期含糖率的高低與根重關系不大;到葉叢快速生長期,出現了根重不同而含糖率有所差異的現象,根據不同根重區間及含糖率區間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當根重達到390.63 g/株、含糖率為11.80%時,是其該時期根糖的理論拐點;根重達到939.95 g/株、含糖率為13.61%時,是跨跟及糖分增長期的理論拐點;根重達到1 056.76 g/株、含糖率為16.68%時,是糖分積累期的理論拐點;根重達到1 181.74 g/株、含糖率為17.52%時,是收獲時的理論拐點。

甜菜生產中,科學的栽培調控措施是增加根重和提高含糖率的有效途徑。然而,與國外歐美等國家比,我國甜菜從栽種到收獲整個生育期較短,加之,春季的氣候、雨量等因素,要獲得較高的產量和含糖率、在調控措施中,良好的耕作和土壤性能、合理的營養需求與比例、促進苗期長勢、控制其生長中心適期轉移(7月下旬-8月上旬)、進行葉面營養調控、維持后期葉面功能等途徑,是增產增糖的保證。

猜你喜歡
曲線擬合塊根含糖
含糖飲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甘薯發根分枝期適宜土壤水分促進塊根糖供應和塊根形成的研究
嘗試打破塊根旱金蓮休眠
大麗花種球塊根的越冬貯藏
含糖飲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腸癌風險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辦?
不同階曲線擬合擾動場對下平流層重力波氣候特征影響研究*
基于MATLAB 和1stOpt 的非線性曲線擬合比較
金果欖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回歸及通徑分析
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