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

2018-09-27 10:31陳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結論思路圖形

陳娟

《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學思維能力正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形成的。

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闡述了解題的四個步驟:第一,理解題目;第二,擬定方案;第三,執行方案;第四,回顧。教師在教學時要解決好這四個環節的關鍵問題,有意識地在這四個階段提出常識性和普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為學生提供可模仿的思維過程。

教師應留給學生理解題目的時間??梢韵忍岢鲆恍┢毡樾缘膯栴},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比如,未知量或結論是什么?條件是什么?已知數據是什么?然后,在熟悉題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問題:我們能做什么?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題目的各個主要部分。當遇到比較復雜的圖形時,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圖,同時提出常識性的問題——添加的圖形產生了什么新圖形?它對其他圖形產生了什么影響?以此引導學生運用研究圖形的方法深入理解題目。

解答一個題目的關鍵在于擬定一個解題的方案。教師應該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法或綜合法來分析問題,尋找條件和結論或所求之間的關系。比如,從條件出發,你想到了什么?從結論出發,你需要什么?有時因為知識的缺少影響到思路的推進,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知道哪些與這個圖形相關的定理?求這個問題的一般方法有哪些?有時因為識圖角度的單一會讓學生繞很遠的路或轉換不了思路,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個圖形與哪些圖形有關?你能換個角度觀察它的位置嗎?有時因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關系一時難以找到,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尋找適當的輔助題目,將題目進行變化或轉化:這里有你解決過的或與之類似的問題嗎?當學生找到了條件與未知或結論的聯系,也就成功地找到了解題的思路,完成了解題方案的擬定。

執行擬定的方案。為了確保每一步的正確性,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的每一步都有理有據嗎?在這個階段,有時因為思路較復雜,學生會忘了擬定的方案,建議教師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將思路圖呈現出來,這樣主要的步驟清晰可見,對于過程的表達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審查結果及導致結果的途徑,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積累解題經驗,培養解題能力。比如,你用到了哪些知識與方法?難點問題是怎樣突破的?你能以不同的方式推導這個結果嗎?你能在別的題目中利用這個結果或這種方法嗎?如果學生嘗到了“甜頭”,就會主動嘗試并逐漸形成回顧反思的好習慣。

猜你喜歡
結論思路圖形
由一個簡單結論聯想到的數論題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詞多造
換個思路巧填數
分圖形
找圖形
思路一變 輕松賺錢
圖形配對
驚人結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