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避稅組織架構分析

2018-09-28 00:12吳迪
智富時代 2018年8期
關鍵詞:特許權咖啡豆分攤

吳迪

【摘 要】在BEPS行動計劃下全球反避稅行動展開,對跨國公司的避稅研究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從星巴克避稅組織架構入手,分析星巴克美國SCI、英國ALKI,LP,荷蘭星巴克制造、瑞士星巴克以及荷蘭星巴克總部的關系。接著對星巴克避稅模型進行分析研究,研究星巴克各個企業之間避稅的途徑。

【關鍵詞】國際避稅;星巴克

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門店的增長速度很快,經營范圍已覆蓋了歐洲、美洲、亞洲及非洲,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增長非???,但是星巴克在美國繳納的稅收占據了全球稅收的80%—90%,而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繳納的稅收僅僅占據了10%。為什么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繳納的稅收如此不均衡?值得從星巴克全球避稅組織結構來著手進行分析。

一、星巴克避稅組織架構

星巴克集團控制下的SCI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美國華盛頓,通過美國復雜的控股關系最終控制著位于英國的有限合伙企業ALKI,LP,ALKI,LP控股荷蘭星巴克總部,荷蘭星巴克總部又控股著瑞士星巴克和荷蘭星巴克制造兩家企業。

首先是英國有限合伙企業ALKI,LP通過和SCI簽訂成本分攤協議一起來分攤產品研發的費用;英國ALKI,LP最主要的業務是擁有歐、非、中東等地區的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例如咖啡豆烘焙技術、星巴克商標權等)進而來進行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授予工作。ALKI,LP將咖啡豆烘焙技術使用權授予負責烘焙和包裝的工廠——荷蘭星巴克制造,其余的無形資產使用權則授予荷蘭星巴克總部,享受無形資產使用權的荷蘭星巴克制造和荷蘭星巴克總部這兩家公司向英國ALKI,LP支付特許權使用費。

其次是瑞士星巴克,一家負責全球星巴克生咖啡豆采購的企業。瑞士星巴克將采購來的生咖啡豆銷售給各地的工廠進行加工,這些工廠里就包括著名的荷蘭星巴克制造。荷蘭星巴克制造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于同行業的高額的采購費用,存在著轉讓定價的嫌疑。這項運轉以便使利潤留在稅率較低的瑞士,以此來轉移利潤。

接著看荷蘭星巴克制造,一家支付高額采購費用將采購來的生咖啡豆進行烘焙和包裝的制造企業,一方面通過轉讓定價的方式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額的采購費用將利潤留在稅率較低的瑞士,另一方面利用英國 ALKI,LP的咖啡豆烘焙技術而向ALKI,LP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將利潤轉移到英國。

荷蘭星巴克總部主要負責與星巴克各門店簽署銷售協議然后各門店向荷蘭星巴克支付高額的商標使用權特許權使用費,但是前文中提到英國ALKI,LP享有星巴克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即商標使用權歸英國ALKI,LP所有,荷蘭星巴克總部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要通過向ALKI,LP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而計入此成本費用,從而將利潤轉移到英國ALKI,LP。

星巴克將利潤留在英國和瑞士的原因值得探討。由于星巴克在英國成立的是有限合伙企業,按照英國的稅法要求合伙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英國ALKI,LP收取高額的特許權使用費而不需納企業所得稅,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合伙人不在英國而位于華盛頓,故在英國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分回美國華盛頓時也不需要納稅。瑞士的企稅稅率很低為20%遠低于美國的35%同時也低于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作為避稅天堂的瑞士便成為了星巴克轉移利潤地的首選。

二、星巴克避稅具體分析

(一)星巴克利用成本分攤協議

首先從SCI和英國ALKI,LP簽訂的成本分攤協議入手,成本分攤協議是指是兩個以上企業之間議定的一項框架,用以確定各方在研發、生產或獲得資產、勞務和權利等方面承擔的成本和風險,并確定這些資產、勞務和權利的各參與者的利益的性質和范圍。成本分攤協議中最常見的是無形資產成本分攤協議,參與開發的每個成員都享有獨立使用無形資產的權利。

美國SCI和英國ALKI,LP共同進行無形資產的開發,雙方都享有對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實際上大部分的無形資產都在美國產生,雙方若不簽訂那個成本分攤協議,一是美國在授予英國ALKI,LP無形資產使用權時,ALKI,LP要向美國SCI付款,美國SCI需就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繳納大量的企業所得稅;二是受控的外國公司在接受美國SCI授予的無形資產不進一步開發直接銷售,收入需要并入美國SCI納稅。但是現在兩者簽訂了成本分攤協議,英國ALKI,LP也是開發無形資產的一份子,其獲取特許權使用費則美國SCI不需要在美國交稅。

(二)星巴克利用轉讓定價轉移利潤

轉讓定價是指關聯企業之間在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等時制定的價格[1]。目前主要是通過轉讓定價的方式將利潤從高稅率國家轉移到低稅率國家:高稅率國家向低匯率國家銷售貨物、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制定較低的價格,而低稅率向高稅率國家則制定較高的價格。

星巴克轉移定價轉移利潤體現在兩個方面。荷蘭星巴克制造和瑞士星巴克之間即存在著轉讓定價的嫌疑,星巴克制造采取的是成本加成法,按照20%的利潤率在瑞士星巴克購入生咖啡豆的成本上計算,實際上同行業的利潤率僅為20%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三。星巴克制造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額采購費用將利潤轉移到瑞士。二是英國ALKI,LP與荷蘭星巴克制造,ALKI,LP與荷蘭星巴克總部之間,兩家公司都向英國ALKI,LP支付大量的特許權使用費而將利潤轉移到英國,而在英國經過上述分析既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也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逃避了巨額稅額。

(三)星巴克利用各國的稅收優惠政策

荷蘭向境外支付的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都不需要繳納預提所得稅,星巴克便把荷蘭星巴克總部和荷蘭星巴克制造兩家公司設立在荷蘭[2],而且兩家公司分別使用了英ALKI,LP的商標權和咖啡豆烘焙技術兩項無形資產使用權,但利用兩家公司設立在荷蘭的契機,做到把利潤從荷蘭轉移到英國時不需繳納預提所得稅。

(四)巧用公司組織形式避稅

上文寫到在英國設立ALKI,LP公司按照英國的稅法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因為此企業是有限合伙企業。但是合伙人是位于華盛頓,那么也不需要在英國繳納個人所得稅。那么在美國,華盛頓州是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這比巨額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卻不需繳納巨額稅額。既不要在英國交稅,又不要在美國交稅,得到了雙重免稅[3]。

(五)利用納稅人身份判定標準避稅

根據納稅人身份判定標準,美國是依據登記注冊地標準判定是否屬于納稅人身份[4],星巴克則不登記注冊在美國,而登記注冊在英國、荷蘭、瑞士等地,從而避免成為美國的稅收居民而繳納35%高額的企業所得稅,但其實實際管理控制中心在美國。而英國荷蘭瑞士等地稅率遠低于美國,而且通過上述分析的組織架構將利潤轉移在瑞士和英國,從而達到避稅效果。

【參考文獻】

[1]曹后樂. BEPS 行動計劃 8-10、第二階段成果 4:確保轉讓定價結果與價值創造相一致[J]. 國際稅收, 2015(10):23-25.

[2]王陽. 跨國公司避稅研究[D]. 吉林財經大學,2017.

[3]延峰,陸京娜.非法國家援助—由星巴克避稅安排引發的法律訴訟[J].國際稅收2016,01,38-43

[4] 胡漢寧,周薇.跨國公司在我國避稅安排及應對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1)

猜你喜歡
特許權咖啡豆分攤
印度為鋰等3種關鍵礦產開采設定特許權使用費
火星土壤種出咖啡豆
一種均衡協作配送子聯盟滿意度的成本分攤方法
智利礦業特許權法律制度概述
銀行特許權價值對其風險承擔的影響研究——基于16家上市銀行的面板數據
咖啡豆的另類吃法
無形資產轉移定價視角下的獨立交易法與公式分攤法之爭:發展中國家何去何從?
基于潮流跟蹤的網損分攤新方法
綠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進口貨物特許權使用費海關估價之完善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