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劇之聲腔

2018-09-29 05:44王爽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聲腔評劇中國戲曲

王爽

摘要:本文從評劇發展歷史歷程出發,結合歷代評劇名家名段進行賞鑒分析點評,梳理了各評劇流派的聲腔特點,重點對評劇聲腔進行了探討總結,對現代評劇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以期實現評劇事業的繁榮提供可參考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評??;聲腔;中國戲曲

評劇產生于上個世紀初,它是由冀東(河北)民間說唱的蓮花落及東北民間的蹦蹦進化而來。從對口蓮花落到平腔梆子戲(即落子)的“拆出”,評劇的聲腔有一個飛躍?!安鸪觥鳖愃片F在的折子戲,再不是一個演員演眾多的人物,而是一個人物由一個演員扮演。第一代評劇藝人,在蓮花落和蹦蹦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又從京劇、河北梆子借鑒本劇種需要的素材及板式,使評劇這一時期的唱腔較蓮花落時期有一個大的發展。

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是個農民出身的劇作家。他多才多藝,既能演戲,又能導戲,又精通評劇的文武場(即鼓樂、打擊樂),他的主要貢獻是為評劇寫了一百多出優秀劇目。劇本的內容豐富了,聲腔也隨之有個變化。當時對聲腔改革貢獻最大的有月明珠、金開芳等。他們根據劇情的需要,創造了評劇的慢板、垛板、搖板、鎖板、留板、扣了迷子、哭頭。評劇的搭調是成兆才先生創作的,緣于他的農閑上街時聽到一戶人家的婦女哭死去的丈夫,成先生根據哭的聲調,為評劇劇中哭死的親人寫了一個音調,這就是后來評劇的搭調。

評劇的第一代男旦演員,大都是農民出身,評劇創造初期,他們半藝半農,就是農忙回家種地,農閑時集中一起跑碼頭唱戲。評劇的唱腔就產生于民間,初期有很濃的河北冀東的音調,后又傳到東北,形成唐山落子和奉天落子兩大派系。雖然地方的語音有差別,但特點都是觀眾熟悉、通俗易懂。許多優秀劇目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如《杜十娘》、《馬寡婦開店》、《花為媒》等。有些著名唱段時至今日仍在傳唱。

正是第一代演員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唱腔,才把他們演出的劇目保留至今。這就是聲腔在評劇藝術中的作用。有的人說,好演員、好唱腔、好劇本,才能使劇目保留下來,尤其是唱腔的魅力,更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白玉霜、愛連君、劉翠霞等為代表的女演員崛起,在繼承先輩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對評劇的聲腔進一步革新完善。白玉霜把評劇打到中國第一大都會上海,并且唱紅了大上海,影響半個中國,這帶動許多人加入到評劇改革的行列里來。

著名劇作家歐陽予倩,在上海為評劇寫出很有份量的評論文章,又親自為白玉霜寫作現代戲《海棠紅》,在上海演出盛況空前。白玉霜又在該劇中,根據人物的需求,成功地運用了“反調”進一步豐富評劇聲腔的板式。著名評劇藝術家愛蓮君,在評劇的聲腔上也有突出的貢獻,在她的演唱中,運用了疙瘩調。疙瘩調的出現,使評劇聲腔的演唱技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建國后,新風霞、花淑蘭的演唱藝術,都是在愛蓮君的影響下形成的。劉翠霞的演唱高亢、激昂,她為評劇唱腔鏗鏘有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出現的評劇三大派系(白派、愛派、劉派)被視為評劇史上的三大派。

評劇聲腔真正地展現了評劇藝術魅力,還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后。政府對文藝工作非常重視,從中央到地方都專門設立了管理文藝的機構,投入大量的力、財力支持文藝事業的發展。

當時,沈陽評劇改革在音樂領域是全方位的,除了對唱腔進行革新外,又對以鑼鼓曲牌為主的音樂也大膽的革新。程光華為《小女婿》譜寫了江北民歌素材的前奏、間奏、描寫氣氛音樂,為劇終合唱組織了全新的小型民樂隊,在全國影響極大。其中的“小河流水”已成為評劇的千古絕唱。

在沈陽的評劇舞臺上,形成韓、花、筱三大派。三大派的特點、魅力主要區別于聲腔上,韓派聲腔的韻味純厚,吐字清晰,旋律優美流暢;花派唱腔嘹亮、高亢,疙瘩腔運用地道;筱派唱腔更是深入人心,她把說唱藝術的節奏巧妙地運用到她的唱腔中來,她的重大貢獻是為評劇創造了老旦行當。評劇的唱腔根基在于的它的語言,唱腔是口語化,因此唱腔很受群眾歡迎。

中國評劇院的音樂家賀飛,在男腔改革中成績卓越。傳統評劇是男女唱同度,受生理條件的限制,男腔很簡單,主要是生二板,是作為女角陪襯,男角不能擔綱唱戲。賀飛發展許多男角演唱塌調,有的音上不去低走,他根據男演員的高度,創作了比女腔低四度的唱調。男性的著名演員也產生了,如馬泰、魏榮元等。魏榮元的《秦香蓮》老包唱段,馬泰的《奪印》唱段,都為男腔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全國評劇聲腔的情況,除了演員有新派、白派、韓派、花派、筱派、鮮派之外,根據全國評劇的發展形勢看,我認為從總體講,應分為北京、天津、沈陽三大派系,其它城市的聲腔都是從屬這三大派系的。這三大派系取決于主要演員的特點。北京是低弦低唱(弦定得低,唱腔高),天津是高弦高唱(弦定得高,唱腔也高),沈陽高弦低唱(弦定得高,唱腔旋律低),這就是目前我國評劇聲腔的特點。

評劇聲腔在建國后得到迅速發展和成熟,到六十年代,評劇團遍及全國,南到昆明,西到新疆,有十多個省市有評劇專業表演團體,尤其河北省及東北三省,評劇團如雨后春筍一般,大、中、小城市都有。這就是評劇聲腔的魅力,吸引了廣大觀眾。當然評劇的唱法還不夠科學,發聲和運腔有待進一步研究。進入新世紀后,評劇的聲腔也定會和時代同步,有一個大的發展與突破。

猜你喜歡
聲腔評劇中國戲曲
評劇產業的特色文化版塊發展模式探析
新形勢下唐山評劇如何煥發生機
論《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之聲腔劃分
蘇劇音樂的曲調與聲腔研究
淺析梆子聲腔的當代發展
淺析清代中后期以來的戲曲聲腔演變
中國戲曲與流行思想的融合
闡述西方音樂劇與中國戲曲審美特征的異同性
中國戲曲藝術之美
評劇《良宵》海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