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三省投資環境討論

2018-09-30 03:11崔玉偉
商情 2018年38期
關鍵詞:投資環境

崔玉偉

【摘要】東北問題近年來已經逐漸成為了全國重點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東北地區因其良好的工業基礎得到了中央計劃經濟的傾斜??梢哉f東北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最早、影響最深的地區,但是這種好日子只持續到了1990年代初。通過對影響東三省經濟的各項因素分析,提出關于改善東三省投資環境的建議。

【關鍵詞】東三??;經濟數據;投資環境

近年來東三省的GDP一直在全國各省市中墊底,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對于東三省經濟“塌陷”的原因,經濟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各抒己見,引起了經濟領域的廣泛爭論。而且東三省的企業通常來講效率較低,人才外流嚴重,使得人們都不想創業,即便是有創業項目,但是跟北上廣的創業項目比較,質量相對來說較差,由此產生了這樣一句對東北的戲謔“投資不過山海關”。因此,對于東三省的經濟發展歷程,經濟下滑原因的深入討論相當重要,通過對東三省近年來經濟數據的分析來分析東三省的投資環境,并對于東三省經濟下滑給出不同因素下的建議。

一、東三省經濟數據分析

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情況,GDP可以說是相對客觀的數據。通過比較東三省地區近10年來的GDP數據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全國同時期的GDP走勢,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包括東三省在內,全國整體經濟走勢平穩,且略有上升,在2000年以后,全國GDP呈現高速增長,但是東三省在2015年之后增速放緩,遠小于全國GDP增速,甚至遼寧省出現了GDP出現了負增長。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東三省因為緊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優勢,工業基礎比較好,因此受到了中央計劃經濟的青睞,使得在90年代及之前東三省的經濟趨勢始終能夠與國家保持相對一致。而在改革開放尤其是我國在2000年加入WTO之后,東三省的經濟開始出現明顯的“掉隊”。

對于東三省的經濟“塌陷”問題,不得不提的就是經濟體制的因素,與南方相比,東三省不但沒有享受到減免稅負的政策優惠,還要在稅負增加的情況下,將自產的物資以低價出售給南方,這就使得企業在東北地區的投入成本加大,回報率變小,變相將各大投資企業拒之門外。而且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東北地區工業的產權制度和產業結構,一直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改革開放以后,以廣東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外資和民營企業迅速崛起。而東北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大國企制度,雖歷經多輪改革的沖擊,至今仍不思進取。這些企業以大慶油田、一汽、鞍鋼等為代表,對員工的生老病死全面負責,它們沒有經營盈利能力,只留下人員和債務包袱,每年就是依靠地方政府或大型國企撥款存活。而現代企業講究的是創新精神,靠業績說話,可長期的計劃經濟使得東北地區人民過慣了吃大鍋飯的生活,也就適應不了新興的就業環境,而吸引外部人才成本相對過高,也就使得各大企業投資時避開了東北地區。

而且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是得益于其工業的發展,這就限制了東北地區經濟的多樣性。談到東北地區經濟,人們能想到的都是像大慶油田、鞍山鋼鐵、長春一汽等國有企業,卻很少有人能說出東北地區的民營經濟。由此可以看出東北地區對于國有經濟的依賴程度之高,對于民營企業的懷疑與抗拒。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家們在東北地區進行投資的腳步,使得東北地區的投資環境變得越來越不友好。

二、東三省投資數據分析

在分析了東三省地區整體的經濟走勢之后,接下來再來看一下東三省地區的投資情況。觀察數據可以看出除吉林省之外,遼寧省和黑龍江省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均在后期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遼寧省下滑情況更為嚴重。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一直在呈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保持相對穩定。

固定資產投資是全社會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通過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活動,國民經濟不斷采用先進技術設備,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生產力的地區分布,增強經濟實力。通過東三省地區與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縱向比較,可以看出東三省地區對于產業結構改革投入的資產相對于全國水平較低,也就是說,東北地區還是依靠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這就在某些程度阻礙了企業在這些地區的投資興趣。

三、建議

根據以上針對于東三省地區和全國的GDP數據和投資總額的分析,可以看出東三省地區的經濟大環境并不樂觀,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國有經濟,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經濟創新投入力度較小,投資環境不容樂觀。不得不說出現這些問題有產業結構、外部環境、思維觀念、中央支持力度等悲觀因素,但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因素就是人的原因。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總是試圖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資本也總是流向最能增值的地方。而在東三省地區,人們腦中還是充斥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思想,這樣就讓民營經濟毫無立足之地。除此之外,東北地區官員的腐敗現象更是猖獗,在過去十年間,東北地區因腐敗落馬的官員不計其數,這就使得當地辦事效率低下,讓講究效率的商人避之不及。

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兩點建議:首先,解決體制問題,在全國市場經濟的大勢之下,東北地區應該適應趨勢,摒棄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思想,敢于走出舒適的溫床,增加自己的契約精神和企業家精神,通過體制改革,營造一種開放包容、富有創新精神的氛圍,以此來吸引人才和投資。

其次,改變產業結構,東北地區可以改變原有的重工產業,轉而將側重點放在輕工業上,鑒于相對優勢與國內產業梯度布局,東三省地區可發展紡織等輕工產業,以此為增量;但是原來的汽車、裝備等重工業也不能摒棄,應該盤活存量。畢竟大數據時代,產業戰略應該由市場說了算。

總體來說,對于東三省地區,唯有改革才是出路。世上沒有神話,所有的傳奇都是厚積薄發。東三省地區需負重劍,行長路,方可成大器。東北在前三十年改革滯后,新時期需要加速改革,以十年換三十年。

猜你喜歡
投資環境
加快我國貿易投資便利化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基于投資環境制度約束視角談商貿流通業的投資選擇行為
企業家投資環境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承德圍場投資環境分析
FDI對陜西經濟影響的研究
產業轉移背景下吸引外商投資的對策研究
柬埔寨旅游業投資環境及風險分析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投資環境優化分析
中國投資環境現狀及投資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