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血液凈化方式治療肝衰竭臨床療效分析

2018-10-15 03:36李榮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25期
關鍵詞:肝素膽紅素白蛋白

李榮華

在機體中肝臟是重要的器官, 具有解毒、合成、能量代謝的作用, 當患者發生肝衰竭后會出現合并膽紅素代謝紊亂的癥狀, 其情況較為嚴重, 當膽紅素過高時也會影響中樞系統, 對腎臟、凝血功能等產生累及[1]。臨床中治療腎衰竭通常采取血液凈化技術, 其效果較為理想。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較分析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與血漿置換治療法治療肝腎衰竭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中, 隨機將其分為A組與B組, 每組20例。A組患者中男15例, 女5例;年齡20~80歲, 平均年齡(56.0±12.1)歲。B組患者中男16例, 女4例;年齡21~73歲, 平均年齡(57.0±12.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組患者采取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嚴格按照機器的有關要求將管路連接起來,使用 1000 ml肝素鹽水對管路進行沖洗 , 并保留 20 min, 然后再使用1000 ml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吸附治療前30 min對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 根據凝血酶原活動度(PTA)進行適當的調整, 當PTA>40%時,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劑量為40~60 U/kg;當 PTA 在 20%~40% 時 ,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劑量為20~40 U/kg;當PTA<20%時, 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動脈端引血經血漿分離器將血漿分離出后, 使用吸附灌流器吸附之后流入靜脈端空氣收集室, 之后再進入機體。將血流速度維持在 100~150 ml/min, 血漿分離速度維持在 20~30 ml/min。每次治療時間為2 h。

1.2.2 B組患者采取血漿置換法進行治療。嚴格按照血漿置換模式對管路進行連接, 使用1000 ml肝素鹽水對管路進行沖洗 , 并保留 20 min, 然后再使用 1000 ml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治療前30 min對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 同時使用相同劑量的膽紅素進行吸附。靜脈注射5 mg地塞米松及肌內注射20 mg苯海拉明, 避免患者發生過敏現象。將血流速度維持在 100~150 ml/min, 血漿分離速度維持在 20~30 ml/min。每次血漿置換的劑量約為2500 ml, 置換液使用新鮮的冰凍血漿與人血白蛋白, 每次治療時間為2 h另外在治療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對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清白蛋白含量進行比較。②治療后對兩組患者血清膽紅素含量進行比較。③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進行比較,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對兩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10及γ-干擾素(IFN-γ)進行檢測, 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即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凝血因子X、凝血酶原活動度、血小板計數、血清白蛋白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對比(±s)

注 :與 B 組對比 , aP>0.05

組別 例數 凝血因子X(%) 凝血酶原活動度(%) 血小板計數(×109/L) 血清白蛋白(g/L)A組 20 58.7±7.7a 45.5±6.4a 139.5±12.8a 27.8±4.2a B 組 20 62.8±8.2 48.7±6.9 136.7±11.5 29.5±4.7 t 1.630 1.521 0.728 1.206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膽紅素含量對比 治療后, 兩組患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后,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 2 兩組患者血清膽紅素含量對比 (±s, μmol/L)

表 2 兩組患者血清膽紅素含量對比 (±s, μmol/L)

注 :與 B 組對比 , aP>0.05

組別 例數 總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 間接膽紅素A組 20 180.5±15.8a 113.2±10.4a 64.8±8.7a B 組 20 189.8±16.3 119.5±11.0 69.5±8.0 t 1.832 1.861 1.778 P>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pg/m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pg/ml)

注 :與 B 組對比 , aP>0.05

組別 例數 TNF-α IFN-γ IL-10 A組 20 64.5±8.4a 44.8±6.8a 42.0±6.7a B 組 20 62.3±8.1 47.1±7.0 39.8±6.0 t 0.843 1.054 1.094 P>0.05 >0.05 >0.05

3 討論

當各種因素引起肝衰竭時在血漿中存留著肉毒素、細胞因子等致病因子, 且含量比較高, 尤其是當與白蛋白結合后不能徹底的清除掉, 在肝衰竭疾病發展的過程中這些毒素參與其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同時對血流動力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進而誘發腎衰竭, 從而加重了疾病的發展[2]。

對肝衰竭患者分別采取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與血漿置換法進行治療, 在治療后發現兩組患者凝血指標、血清白蛋白及膽紅素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也就是說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肝衰竭均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血漿置換法對多種毒素均可清除掉,對凝血因子進行補充的同時也有效的調節了免疫, 在治療后凝血因子比治療前有顯著的上升, 從而改善了凝血功能。然而血漿置換法治療需要大量的血漿或者白蛋白, 所以在治療時受到了血漿使用劑量的限制, 尤其針對血型少見的患者來說更是受到血液的限制, 另外血漿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3]。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采取的吸附劑為樹脂, 毒素的吸附能力與樹脂的類型、顆粒大小等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治療的過程中采取吸附柱對膽紅素及細胞因子等毒素進行吸附, 吸附效果較為理想。

當血漿白蛋白、凝血因子的濃度下降不是很明顯時, 對血小板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發生這種因素的情況與吸附柱非特異性吸附量少、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著密切的關系,總體來說不會對凝血功能產生影響。當擔心患者發生出血風險時使用膽紅素吸附治療后可使用約400 ml血漿, 對凝血功能進行改善[4-7]。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炎性因子含量基本相同(P>0.05), 說明對患者感染及創傷反應的蛋白質分子起到了相似的調節作用。

總之, 肝衰竭患者采取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及血漿置換法治療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健帆BS330膽紅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聯吸附治療避免了受到血漿限制的缺點, 同時也降低了因血液帶來的風險。在對肝衰竭進行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猜你喜歡
肝素膽紅素白蛋白
遺傳性非結合性高膽紅素血癥研究進展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怎樣看待升高的膽紅素
喜舒復白蛋白肽飲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飾白蛋白對微血管心絞痛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缺血修飾白蛋白和肌紅蛋白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價值
肝素在生物體內合成機制研究進展
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中肝素泵的故障處理及日常維護保養
低分子肝素藥理學機制及適應證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