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生活實為逃避

2018-10-15 19:38王鐘的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不爭佛系滄桑

王鐘的

2017年底,關于“90后”崇尚“佛系”的討論在網上備受關注。所謂“佛系”,不是說他們在宗教信仰方面皈依了佛門,而是其經常沉浸于一種“淡然”的心態——凡事不愿較勁,不想折騰,別人提供的服務就算自己不滿意,也趨向于平靜接受,對愛情也不再患得患失。

作為90后的一員,筆者看到這樣的文章,卻沒有多少共鳴和激賞,反而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傷感。生理年齡不大,心理年齡卻步入中年,大概是當前“90后”面臨的困局?,F實可能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到足夠多的跟生活較勁的資本,卻在挑戰來臨時繳械投降,看似解脫,實則逃避。難怪有人評價說,這哪里是什么“佛系”,明明是“懶系”。不怨、不怒、不爭,就是不善于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把理想和信念當回事。

或許,不該用這么消極的語言來評判“佛系”“90后”。一個年輕人要活得“佛系”,需要很多條件,并非自己的意志所能左右。生活無憂但遠非經濟自由,工作穩定但上升通道狹窄,情感充實但并不轟轟烈烈,“佛系”青年的畫像大抵如此。他們未必出生于鐘鳴鼎食之家,卻一心期待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世間最大的浪費,就是對時間的揮霍和對未來的透支。

我們也要看到,很多同齡人還沒達到“佛系”的境界,他們依然為了社會階層的上升而奮斗,為了一份“小確幸”而殫精竭慮。

應該說,“佛系”青年是不害怕失去的一代人。在相對富足的環境中成長,接受還算開明的教育,又有大把的機會閱盡大千世界。打車不計較司機繞路,健身光知道走路,這是因為還有底氣——至少不必為了柴米油鹽費心,也覺得高血壓、高血脂的“油膩”中年生活離自己尚遠。如果出門都要計算哪種公交換乘路線更省錢,還有什么閑情逸致談“佛系”?

蔣方舟化用智利詩人聶魯達回憶錄的話形容自己,“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對自己,這位20世紀80年代末出生的女作家有著清醒的認識。但是,很多“90后”可不這么認為,沒有滄桑恰恰成了他們最大的滄桑。歲月靜好,只缺煩惱,遭遇一點挫折就會被迅速放大,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就以為暴雨將至,這是幸福,也是缺憾。

滄桑越少,越容易怕麻煩,有了小小的麻煩就急急忙忙斷舍離。追求舒適的生活,當然麻煩越少越好。但是,躲避麻煩不是缺乏擔當的借口,這一點值得朝著“佛系”大道上一路狂奔的每一個人謹記。

云淡風輕固然好,但別忘了世上還有長河落日的雄渾壯麗。追求理想總是需要一些刻骨銘心,或許無緣大風大浪,但也要學會駕馭一葉輕舟。與隱遁在千萬人之中沉默寡言相比,孤獨的遠航、劃破天際的吶喊更值得尊敬。

誰也不能阻止一個人“佛系”地生活,但我們所處的時代還遠遠不能容許大多數人不爭不怨。建立有規則、有秩序的現代社會,厘清公民權利與義務,營造真正健康的市場環境,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努力。這其中,自然包括用不那么“佛系”的姿態去爭取理應爭取的東西。

面對“佛系”生活,有的人找到懈怠的理由,有的人發現奮斗的方向。人生可以不急不緩,生命卻容不得隨意辜負。做大事業、有大擔當、展大才干,何嘗不是人生的大境界。

——摘自《光明日報》

猜你喜歡
不爭佛系滄桑
艾草
The Landscape in His Mind
別讓“佛系”成為你不努力的借口
咸說云鹽史 道盡滄桑事
佛系
不爭的函谷古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