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數學專業風險管理課程建設研究

2018-10-19 07:34李孝誠安佰玲
長沙大學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講授風險管理金融

王 翀,李孝誠,安佰玲

(淮北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風險管理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金融保險業對外開放,在培養我國新型風險管理人才和保險人才的需求下,作為一門新的交叉學科,風險管理課程被很多大學開設.1997 年北京大學的姜伯駒院士建立了第一家金融數學系.到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中有上百所高校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下開設了金融數學方向.風險管理作為金融學的三個基本分析支柱之一,其金融風險的度量是金融學最基礎的核心內容之一.根據新形勢下我國新型風險管理人才和保險人才實際需求, 結合金融數學的專業特點, 以及新形勢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 構建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課程與教學體系,對于學生掌握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強化專業技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乃至后續課程的學習,就業競爭力的增強,都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對于一門較新的課程而言,風險管理課程對理論的了解與掌握和對實際操作能力的熟練運用的要求都比較高.該課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比較多,目前安排的教學課時數少, 課程中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較多,關聯的范圍比較廣,是屬于教師難教,并且學生難學的課程.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 使學生能夠掌握這門課程, 如何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如何培養提高學生的技能、滿足社會需要,需要從各方面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情況進行研究、分析與探討.

1 現狀及問題分析

傳統的教學,以講授為主,課程結構比較單一.一方面把課程載體狹隘化為教材,忽視了課程載體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另一方面把課程實質狹隘化為“教學內容”,將內容與目標、手段、方法、評價分割開[1].通過調研發現,金融數學專業的風險課程體系,大多偏重于數學專業課程與基礎課程的教學,或忽視了對經濟、金融、管理相關的課程開設,或安排不夠合理,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仍然存在一些與該課程發展不適應的方面,尤其在實驗教學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需在以后的發展中不斷完善.

1.1 相關課程之間缺乏有機聯系

風險管理科學專門處理各種風險問題,它要求從事風險管理工作的人不但要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而且還要精通法律、財務會計、金融、投資等各方面的知識.通過所學知識分析現有的數據,判斷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對風險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然而,由于不同的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同,同一門課專業不同,側重點與內容也有所差異.又因為風險管理科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因此課程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合理分配,課程之間的銜接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不依據專業方向要求,不強調這些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知識體系不成形,難以運用風險管理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不到專業培養目的.

另一方面,風險管理專業通常開設如數學、經濟學和法律的基礎課程.調研發現,高校中金融數學的教師大多為數學專業畢業,大部分學校風險管理課程基本上為本系老師講授,講授的重點主要在于數學的理論推導與證明.但是,關于經濟、法律方面的課程則由其他學院老師教授,由于這些課程由不同學院的教師教授,教師與教師之間沒有跨專業的溝通,課程之間就不會有機融合.學生通過學習不能將所學知識有機地融合到一起,不利于對本課程的理解與把握.例如,如果在概率論課程中缺少與風險事件相關的實際例子,則會產生學生將風險與概率之間的關系分割開來理解,并且相關數學工具不能在風險分析和建模中適當地用于分析并解決問題.

1.2 實驗環節教學有待加強與提高

由于近幾年來高校對實踐教育的重視,大多數學校在風險管理課程中都設置了實驗環節.然而,這些實驗的內容主要是教科書上的例子或是練習,它并不能真正反映理論知識的使用,以解決實際風險管理問題,如風險分析、產品設計、精確解決方案的設計和管理模型的確定等.因此,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如果不去主動的學習,很難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由于大部分教師沒有實踐經驗,課堂風險管理教育只能是照本宣科,而教科書的內容就像數學公式的推導,而且由于金融數學專業下其代課老師大多為數學專業畢業,在教學過程中對數學公式的推導、證明更為看重,對公式的含義、作用、運用或不完全清楚,或忽略了風險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對實際的運用講授不夠.然而,教學的最重要目的是學生如何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其解決實際問題.因而,培養出來的風險管理人才、風險管理師也就只會計算,而不能真正用于實務.

2 風險管理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教學實施

2.1 風險管理課程體系的構建

風險管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性交叉學科.應該結合金融數學專業培養方向,本著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并熟練地運用到實踐中.為了緊緊圍繞數學與應用數學下,金融數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而展開全方位的研究,通過所確定的知識點、實踐動手能力來確定課程設置,構建風險管理課程體系.金融數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以社會需求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應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彈性課程制度,增強可選擇性,合理安排公共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與專業核心課程模塊.以學科為中心,其中公共課與專業基礎課為必修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為選修與必修相結合,建立模塊式的課程體系.使課程設計在類型、形式與內容等方面,一方面要適應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和社會需求,另一方面要與金融數學專業培養目標相吻合,具有本專業的特點.課程體系設置如圖1.

圖1 課程體系設置

2.2 風險管理課程的教學實施舉措

2.2.1 注重風險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

課程的講授不僅以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為目的,還應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課程作為直接面對學生的教學單元,是學校發展、學科發展、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學生獲得賴以生存的手段.教學是以傳道、授業、解惑為目的的,是學生思想與能力得到不斷發展的重要來源,是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結構的主要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的形成、知識體系的構建、行為習慣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數學與應用數學下,金融數學專業下的風險管理課程應本著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以適應國內外風險管理事業快速發展對金融數學專業人才的要求.鑒于此,將課程內容分三層次、五部分設置.其中三層次為:理論基礎層、核心實踐層、附屬補充層.其中理論基礎知識為理論基礎層主要講授風險管理的基本知識.核心實踐層主要是講授與實踐、實驗相結合,進一步理解與掌握風險管理的方法、純粹風險與金融風險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附屬補充層主要是對核心部分講授知識給與擴充與延續;五個部分為:第一部分: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理論、風險的識別、評估、管理、評價、決策;第二部分:純粹風險管理包括純粹風險的概念、識別、度量;第三部分:金融風險管理包括信用風險、市場發現、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系統性風險等;第四部分:軟件操作與實驗;第五部分:參觀實習.其中,第二、三部分是整個課程的主要內容.本課程為金融數學專業下開設的風險管理課程,因此第三部分金融風險管理為本課程的重點內容.前三部分內容以講授為主,并輔以案例分析.第四、五部分為整個課程的實踐部分,培養實際操作與運用的能力,在本課程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三個層次五個部分相互交錯,使教學更加完整.內容講授與設置如下圖2.

圖2 內容講授與設置

2.2.2 關注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風險管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際運用能力、動手能力的課程.作為金融數學專業的學生,通過調研發現,大多數學生在風險管理課程的學習中,注重數學理論的掌握、推導.而對軟件的學習與應用,重視程度不夠.我們知道,風險管理課程涉及許多數學計算與建模.但是,推演過程十分復雜,計算工作量很大,軟件的應用學習、實驗室的建設與實驗課程的教學安排在對整個教學中凸顯出極其重要的作用.

實驗室的建設可以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實驗室[2].初級實驗室比較簡單,主要由機房(實驗場地)、電腦和模擬軟件組成;中級實驗室在初級的基礎上加入沙盤,可以實現互動演練,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高級實驗室則可以用于學生實訓,外部的培訓、金融方向的科研項目[2].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加入相應的相關軟件介紹課程,在課堂教學中不僅是學生掌握風險管理計算與建模的相關原理,還應熟悉如何利用軟件進行處理,并利用風險管理相關的模擬軟件,以及配套的實驗課程.通過訓練使學生熟悉實際風險管理流程,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使其融會貫通,從而進一步提高決策分析能力,使其可以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另外,通過引進相關信息分析平臺、數據庫及目前主要運用的分析軟件等,使其滿足風險管理、建模設計等學術實驗及金融創新活動的需要.

另外,風險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通過與不同行業的企業合作與交流、參觀實習, 主要帶領學生參觀與專業相吻合的企業,親身感受到風險管理的流程,體會到不同風險管理方法的實際應用,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與理解該課程,并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2.2.3 注重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以科研促教研

對于高校教師來說教研與科研相輔相成,不可分割.調研發現,高校中數學與應用數學的金融數學專業的教師大多為數學專業畢業,大部分學校風險管理課程基本上為本系老師講授[3].(1)學院教師可以利用金融實驗室豐富金融學科的教學內容、軟件,使風險管理課程生動、形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豐富風險管理的實踐經驗;還可利用金融實驗室有效資源輔助論文研究、項目研究,提高整個學院在金融數學方面的教學水平與研究水平.(2)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由于具有較多的實踐經驗,學院可以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定期舉辦相關講座或聘請企業管理人員作為課程某些章節的授課人員.這樣一方面彌補專業教師時間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會擁有大量的案例,使課程的講授更加豐富.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本課程的運用,對知識的把握與運用、理解會有更大的提高.(3)鼓勵教師利用各種機會,參加國內外的相關講座與會議,開展國內外的訪學[3].另一方面,作為金融數學專業的風險管理課程的老師,以數學專業老師為主,大多沒有系統地參加過經濟金融方面的培訓,通過訪學與國際交流合作、定期參加金融數學、經濟數學類研討會,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開闊教師的視野,使課程講授更加豐滿.

3 風險管理課程的評價

根據專業要求不同可以設計不同的考核方式,可以進行開卷與閉卷兩種方式進行學期末考核.課程的考核要反映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對實務操作的運用水平.對理論知識的考核可以以試卷的形式給出;對實務操作水平的考核可以通過教師考評、實驗小組評價、學生的自評等方式,考核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給出總結性評價.課程考核建議采用 2:3:5的方式記分.其中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作業與課堂表現占20%,實驗課考核即實務操作水平的考核占30%,期末試卷得分占50%.課程結束也可以以論文的形式作為考核方法.本課程按百分制考評,60分為合格.

4 結束語

為更好促進我國金融數學本科專業“風險管理”課程的教學工作,針對教學研究狀況呈現的不足之處,應加以改進與重視.理論來源實踐并指導實踐,加強“風險管理”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必將會有力指導我們的風險管理的教學實踐,從而更好服務于我國的金融數學教育事業[4].

猜你喜歡
講授風險管理金融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我學習和講授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經驗和體會
思政課教學中如何做到講授“活”?
P2P金融解讀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注重有效講授 打造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