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

2018-10-19 18:51王瑜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操作風險商業銀行

王瑜

【摘 要】根據監管機構的信息披露及新聞媒體的報道,近年來各類操作風險事件與案件呈多發趨勢。在商業銀行柜面業務的辦理過程中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是商業銀行發生操作風險的主要原因,由于柜面操作風險案件頻發,涉案金額巨大,不僅給客戶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給銀行聲譽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不僅關系著金融行業的科學合規經營,更將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平穩有序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

金融業在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金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金融理論和金融實踐的一系列創新,網絡借貸、股權眾籌等新興金融業態的出現,使得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與此同時,對于傳統商業銀行而言,互聯網金融、智慧銀行、人工智能、余額寶、微信紅包、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更是向傳統的銀行業務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目前,我國對于商業銀行案件整治力度空前,追責嚴厲,部分案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近兩年來監管機構連續發文整治商業銀行不規范行為,并開展了“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整治十亂象”等系列治理活動,整治力度前所未有。2018年銀監會印發了《進一步深入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和《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嚴監管”與“強監管”已成為金融領域工作的主題詞。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柜面業務是商業銀行各項業務操作的集中體現,由于柜面操作風險案件頻發且涉案金額巨大,這些案件的發生,不僅給客戶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給銀行信譽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強化對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識別與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的意義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一直以來人們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于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直到《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公布,明確將操作風險與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梢娚虡I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不僅關系著金融行業的科學合規經營,更將影響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平穩有序發展,甚至將會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

二、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的監管要求

近年來根據監管機構的信息披露及新聞媒體的報道,各類操作風險事件與案件呈多發趨勢,在對各類操作風險案件的分析與梳理過程中不難發現,眾多操作風險案件的發生均集中于商業銀行的柜面業務,在柜面業務的辦理過程中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是商業銀行發生操作風險的主要原因。

按照銀監辦發【2015】97號《關于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客戶申請辦理柜面業務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采取憑證簽字、語音自助提示、屏幕自助顯示等多種方式,告知客戶其辦理的業務性質及金額并得到客戶確認,確保根據客戶真實意愿辦理業務。柜面辦理大額資金匯劃應堅持前后臺分離、崗位制約原則,實行遠程復核(授權)的銀行,辦理金額超過一定標準的資金匯劃業務應實行現場審核與遠程復核(授權)相結合的方式,對辦理重要業務的客戶實行交叉回訪。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柜面業務流程控制,嚴格落實現金收付、資金匯劃、賬戶資料變更、密碼掛失與重置以及網上銀行開通等柜面業務的授權、控制和監督制度。

三、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涵義與特點

(一)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涵義

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主要是指由于銀行系統或者銀行程序上的缺陷,銀行工作人員操作違規所導致的銀行柜面業務差錯,即在商業銀行的日常柜面業務辦理工作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業務處理和內控管理產生損失的可能性,也就是在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商業銀行因柜面處理操作不恰當,導致銀行或者客戶的資金受到損失的可能性。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對操作風險的有效管理,必然要重視對柜面業務操作的風險管控,在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管理,對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控制是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

(二)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特點

第一,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不僅發案時間較長而且隱蔽性很強。這主要是由于商業銀行部分業務辦理的操作流程比較繁瑣,業務流程較長,操作的步驟性明顯,而且目前大多數的商業銀行執行綜合柜員制及單人臨柜制度,使得部分業務在辦理過程中,無論是系統設置還是業務需要,都是由臨柜人員單人完成的,且無需進行復核與授權,柜員個人就可以進行業務操作。

第二,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一旦發案損失金額巨大。由于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案件的發生具有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不易被察覺,使得違規操作人員往往心存僥幸,種種因素都會使得涉案金額逐漸增加,案件損失必然會越來越大。

四、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原因

(一)業務辦理違規

業務辦理差錯引發柜面業務操作風險,主要由于柜面經辦人員過度依賴業務復核與授權環節,特別是針對大額支付業務,從理論上來說,業務經辦人員是柜面業務操作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而在實際業務辦理過程中,如果業務經辦人員沒有很好的履行第一道防線的職責,而是完全依賴于業務經理即復核人員、授權人員,這樣的操作就會導致在實際業務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差錯。

(二)員工責任意識不足

業務柜員責任心不強引發操作風險,主要是商業銀行柜面從業人員如果存在職業道德不高、責任心不強,對于客戶所辦理業務的風險提示不到位,做業務時不細致,就會造成操作上的錯誤,產生操作風險。加上員工風險意識薄弱,業務操作過程缺乏嚴謹性,隨意性及不規范現象嚴重,業務柜員對于操作流程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不進行深刻的思考,更不會有意識的將操作規范融入到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去。

(三)制度與管理不完善

在監管體系方面,我國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主要偏重于合規性監管,監管制度不完善,同時由于部分監管法律制度陳舊,對于實現情況的指導性不強,對于風險性監管的效果不足,特別是部分監管法規的內容,已經遠遠落后于現代支付結算業務的發展。

(四)系統建設滯后

新業務系統與核心數據業務處理系統不匹配,形成操作風險。在商業銀行的業務核算過程中,隨著各項新業務的開展,根據不同的金融業務與金融產品以及業務監管與管理要求,新建大量專業核算系統,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核心系統與專業業務核算信息系統之間,在信息傳輸、共享數據、業務辦理、統計匯總等方面,常出現無法有效銜接等問題。

(五)審計工作落實不到位

稽查審計環節薄弱,無法迅速有效識別操作風險。大多數的商業銀行重視核算工作,對于事后稽查審計工作的開展卻相對滯后,部分基層營業網點、分理處甚至沒有專人從事稽查工作,直接導致了操作不規范甚至于風險事件的發生。

五、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管理

(一)加強事前防范重視全面培訓

關注操作風險前置,重視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事前管理。目前大多數銀行的

監督重點都集中在事中、事后,而對于事前的控制過程往往重視程度不夠,對風險的事前防范及預判性不夠,因此,要強化風險與合規意識培訓,提高全員風險識別與預判能力。

(二)完善事中控制強化內部控制

重視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建設,加強內控建設的實用性,優化商業銀行的管

理流程和管理方法,隨著商業銀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和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其發生操作風險的可能性也隨之上升。建立嚴密的風險識別與防范體系,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通過風險控制的手段促進內部控制的發展,更要明確各崗位操作流程與崗位職責,保證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平穩有序健康開展。

(三)強化事后監督完善審計稽查

重視事后審計稽查,有效管理操作風險,開展專業化、有針對性的事后稽查

審計,同時要適時更新審計方法,以便有效應對新業務的發展,要對稽查監督人員進行專門的業務培訓,提高監管效率?,F代商業銀行的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伴隨著新產品、新系統的上線,使得各項稽查審計制度也需要進行更新與完善,建立全面的科學的稽查審計管理制度,完善稽查審計管理體系,商業銀行是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六、結語

“嚴監管”已成為當前金融領域的主題詞,面對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入,商業銀行利差收益明顯減少,業務創新模式的不斷發展,使得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與此同時,線下物理網點仍然是接觸客戶及資金的前沿陣地,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仍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強對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識別與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是關系商業銀行科學經營、合規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僅影響著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還關系到我國金融系統的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從靜.淺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內部控制流程[J].財會通訊,2016(8).

[2]高露.銀行柜面操作風險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13).

[3]郭晶.淺議當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事件多發的成因及治理對策[J].時代金融,2018(1).

猜你喜歡
操作風險商業銀行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