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化”環境下電梯行業的機遇和挑戰

2018-10-19 18:51駱碧濤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四化機遇挑戰

駱碧濤

【摘 要】在當前社會呈現出新“四化”的特征之后,我們的電梯行業惟有迎難而上,順勢而為,才能夠在瞬息萬變、殘酷冷峻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關鍵詞】“四化”;電梯行業;機遇;挑戰

工業,作為現代社會中其他行業的基礎,我國的立國之本,一直以來都在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引領和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入新常態之后,隨著GDP增幅的相對穩定回落,經濟結構轉型,改革開放深化,毋庸置疑地便成為了這一階段不容置疑、亟待完成的頭等大事。實事求是地講,當改革進入到深水區,社會大環境也與時俱進地發生了諸多的變化,像這幾年出現的新“四化”趨勢,明星就具備非常應景的特質。而如果我們的工業調整不能根據當前的變化順勢而為,以適應時代需求的話,那么毫無疑問,中國版工業4.0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完成的步伐,便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大大延遲了。

這里說的新“四化”,并非針對我國建國之初提出的“四個現代化”而言,而是指當前四個比較顯著的時代特征:生活現代化、工業信息化、農村城市化和人口老齡化。我們常說,與時并進,時隨境遷。顯而易見,這新“四化”特點的出現,無疑將為當前中國工業的轉型發展帶來方向性的指引作用,而作為裝備制造業中最貼近民眾,最關乎民意的電梯制造顯然就會是受益匪淺的行業之一。

在解決了困擾人們多年的安全問題之后,現代電梯的發明,徹底滿足了城市人口日趨集中,建筑物不斷增高的需求。所以,在高層建筑可以作為容納更多城市人口居住的解決手段之后,電梯安裝和使用的爆發式增長無疑給這個行業注入了無限活力和勃勃生機。

毋庸諱言,在當前社會呈現出新“四化”的特征之后,我們的電梯行業惟有迎難而上,順勢而為,才能夠在瞬息萬變、殘酷冷峻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綜合來看,有三大機遇和三大挑戰值得我們去把握和面對。

一、機遇

1.中國的后城鎮化進程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特別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越來越多社會資源朝著城市傾斜,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向城市,最終被城市吸收,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換言之,在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和耕地面積不可減少的巨大現實壓力之下,通過把樓層建高來提高單位土地上的人口密度,顯然就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當然,經過這么多年的高歌猛進,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較之過去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8.5%,這個數字跟美國的85%,澳大利亞的89%,日本的91%等發達國家的相比明顯還有著較大的距離。然而,恰恰是這種差距的存在則預示著中國的城鎮化今后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尤其對我們這種人口眾多而土地有限的國家來說,高樓大廈的需求勢必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而電梯行業則必將長期受益。

2.老公房的改造工程

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回首去看那些建于上世紀中后期的無電梯多層住宅無疑會覺得相對地凋敝和煞風景,然而當年正是這些老房子的興建才養育了如今挑起社會大梁的老中青年三代。要知道,在高層建筑極其稀缺的那個年代,七層以下的多層住宅才是那時候人們居住的主流建筑,而比起弄堂、胡同、石庫門和窩棚,這些多層在當時可絕對屬于高大上的豪宅范疇,多少人趨之若鶩,想住還住之不到呢。不過,隨著后來大批新式高層住宅的拔地而起,沒有電梯,要爬六樓的經歷則逐漸成為中老年,甚至是年青人的夢魘。難得爬一次挺挺也就過去了,可要是一天爬上幾次的話無疑是會讓人發瘋的……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由于這些多層尚未達到使用年限的上值,且人丁興旺,住戶眾多,因而開發商一般避之不及,絕少會痛下成本去助其動遷。而叫苦不迭的當然是那些年齡稍長、行動不便且經濟能力較弱的居民,搬又搬不掉,爬又爬不動,實在是有心無力,束手無策……即便很多地方政府相繼頒布了允許多層建筑加裝電梯的施行辦法,可由于設置了70%以上的居民通過率,因此眾口難調,利益攸關的現實狀況還是大大遏制了這批房屋電梯安裝的步伐。

所以說,要想把多層加裝電梯這個良好的機遇把握好,就必須借助行業協會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再輔以企業制定出的相對完善和優惠的安裝、使用方案,如此才是解決多層建筑加裝電梯最有效的途徑。

3.舊樓宇翻新

從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開始算起,第一代高層建筑至今差不多已經有30年的時間。由于電梯是有15-25年強制報廢年限的,因此對于絕大部分老舊高層而言,如果期間沒有更換過整機,那么換新顯然就是個毋庸置疑的大概率事件。以上海這樣的城市來說,樓齡超過25年的老舊建筑少說也有幾百上千座,以每棟建筑兩部電梯來計,再乘以國內人口規模超百萬城市大于100這個基數,無疑這個數字是非常震撼和有誘惑力的。

當然,這僅僅只是從民宅的角度,如果算上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和工業建筑,這個數量就更為龐大和驚人??傮w來說,只要是鋼筋水泥結構的建筑,使用個七八十年一般沒有任何問題,因此在它的生命周期里,電梯換上個三到四次是非常普遍的事。由此可知,老建筑里孕育的市場機遇顯然是極其可觀的。

二、挑戰

1.安全

不管在什么時代,只要電梯還肩負著人員運輸的重責,作為一種特種設備,人們對其安全性的考量永遠是會被放在首位的。即便如今已很少聽說垂直梯墜落的事件,但人行扶梯吞人的情況還是屢有發生。當然,從實際情況分析的角度來看,很多悲劇的產生是由于電梯疏于維修保養所致。然而作為生產廠家,如果可以通過遠程監控的方式對其產品的運營和使用作出及時監護和問責的話,那么相信此類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顯然就會大幅降低。

2.服務

作為現代建筑里不可或缺的設施,電梯不僅連接了上下,承載了人物,同樣也實現了斜坡輸送與平地移動的延伸功能。換言之,電梯的角色已經由最早高低之間的轉換延伸到了如今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動。甚至可以這么認為,如果沒有了電梯這種省時省力、盡職盡責工具的輔佐,或許連別墅都是不夠完美的……。

所以毫無疑問,在重要性如此突出的大前提下,為用戶提供最及時有效的服務肯定會是電梯廠商責無旁貸,精益求精的責任。當然,在同質化傾向嚴重的現代消費社會,做服務也要標新立異,獨辟蹊徑,比如針對特別容易損耗、易引起重大安全隱患的部件做終生追蹤,提供長期優惠優質的服務,又比如針對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展開定制化服務等等…….

3.政策

電梯,從誕生伊始就注定是為提高人類的舒適和滿意度而存在的民生設施,因此要想讓這個行業健康有序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政策制定、行業規范和使用規范上建立良好的立法和實施保障。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應該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否則就可能被無情地淘汰出局。電梯這個行業當然也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業內的廠商不僅應該配合政府做好多層建筑加裝、老舊建筑換裝、安全標準升級,監督服務到位等法律法規的完善工作,更應該加強自身對產品質量,售后維保,應急服務和運營抽查等關鍵環節的把控,防患于未然,努力把事故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由此可見,在新“四化”的社會大背景下,電梯行業必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如何在機遇面前及時把握,順勢而為,怎樣在挑戰面前趨利避害,迎難而上,勢必就是電梯領域內的決策者和精英們應該運籌帷幄、深思熟慮,繼而能夠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的戰略要點。

新的時代時不我待,呼嘯而來,我們準備好了嗎?

猜你喜歡
四化機遇挑戰
RCEP與房地產機遇
再見,機遇號
不必過于悲觀,四大機遇就在眼前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