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的發展

2018-10-19 18:51林逸波孔盛杰姜銘杰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工業革命智能化工業

林逸波 孔盛杰 姜銘杰

【摘 要】從石器時代,蒸汽時代至今,智能制造無疑成為了新一輪制造業革命的引領者。本文通過閱讀大量與智能制造相關文獻,初步了解到如今只能制造發展的前景,各國對于進軍工業4.0的行動,了解了中國目前智能制造發展的現狀,得出分析結果中國應該如何去實現工業快速發展的方式,真正的實現“彎道超車”。同時也對本文進行總結,提出了對未來智能制造發展的展望。

【關鍵詞】智能制造;彎道超車;工業4.0

一、智能制造的由來

智能制造是一種人機一體化的智能系統,是由智能機器和人類的專家共同組成的。其中涉及的方面極多,如工業生產制造,人工智能專業,計算機,電氣自動化等方面。從工業1.0到工業4.0的發展旅程來說,人類對于科技的創新與探究都有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人類登上了月球,探索了火星,研發了核能,一次一次的工業革命帶給人類的是璀璨的光輝。直至至今工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在各國之間區別“大國”“小國”上,一個決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智能制造的發展史

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1.0。第一次的工業革命,在人們實現以蒸汽式動力驅動機器去取代人力時,珍妮紡紗機和蒸汽機的出現標志了人們實現了機械化。人類開始使工廠制度,代替了手工工廠,也就是使用了機械的方式進行加工制造,極大的促進了工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的加強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模樣,促進了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思想領域、世界市場等諸多方面的變革1。

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2.0。第二次的工業革命,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在一八六六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的發電機,標志著電氣時代的到來。這一次的工業革命不像第一次,這次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基本資本主義國家,因發展的規模較大,發展也十分的迅速,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使得資本主義逐步掌握對世界的控制。

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3.0。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發明以及應用為主要的標志,其中涉及到了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2。這次的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人類的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二)工業4.0----智能制造

“工業4.0”是由德國提出的一個工業改革,是德國的一個國家的戰略,是以提高德國制造業的競爭力為主要目的。在如今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國家內部有著一定的壓力,其他國家也在不停的發展,內憂外患,同時工業又是一方面的重要因素,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大國,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突破,必須是工業科技得到飛躍性的提高,在新的一輪工業革命上占領先機,從而提出了“工業4.0”,也就是所說的智能制造3。所謂的“工業4.0”就是智能加上網絡化,從而使“信息化時代”突破到“智能化時代”,迎來工業勝利的改革。

二、中國目前智能制造發展的現狀

在新中國宣布成立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和機械工業,有了一個極高的飛躍和提高。即使是在最近幾年世界經濟發展復蘇十分艱難的時刻,據調查中國仍然保持著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長速度4。同時在這幾年中,中國經濟的運行質量、應變能力以及產業創新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國是一個地圖遼闊、資源豐富的國家,是一個位于世界前列的制造大國,但眾所周知,中國不是一個制造的強國。

有報道稱中國工業制造水平差美國一百年,差日本六十年,可以看出中國仍不是一個被大家所認可的工業強國。但在中國兩次的工業改革上,奮發向上的中國正在全力的趕超其他大國。隨著現在國際技術科技在不斷的進步,中國想要在這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脫穎而出,實現“彎道超車”,其中要付出的努力是很大的5。中國頂尖的科技在世界上也是有相當的水平的,但卻不能應用到全國水平,國家整體水平滯留在“工業2.0”,“工業3.0”不到的水平。

全國14億多的人民,一大部分都是在一些經濟較為不發達的地方。那些地方經濟水平不高,人們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在工作中從事的并不是高技術的活,也就并不能理解什么是智能化的發展,這讓國家在進行與從事,科研創新進行應用都有相當的難度。工廠的技術水平也不是很高,大部分工廠應用的機床都是手動加自動,連自動化也沒有完全的實現。這就是中國目前智能制造的發展現狀。

三、趕超工業大國的方法和策略

(一)政府實行政策

目前中國在這樣的發展前景下,政府的出面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智能制造方面的發展,政府應該鼓勵全國人們的參與。中國在發達地區率先發展,從而帶動其余地區的發展,達到一個欣欣向上的格局。政府對于貧困地區政策應更厚,采用改革的方式,促進當地人們的經濟水平的發展。通過一些政策,讓人們能夠清晰認識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了解到我國目前和工業強國之間的差距,激發全中國人們的積極向上,奮發強國之心。政府在加大對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時,可采取機械設備鼓勵的方式進行,帶動工廠的制造和技術水平。

(二)教育機構的培養

學校等教育機構的培養也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機構只有加強了對青少年一代的培養,才不會導致國家出現斷層的現象。學??山M織各式各樣,智能化的比賽,鼓勵同學們報名參加,在過程中提供幫助,加強對學生的智能水平的培養。也可以通過課程的開展,開設智能化課程,讓學生能夠對智能制造有一個更加深入、明確的了解,增加學生對智能制造的興趣。

(三)人們自身的觀念重視

由于經濟水平或從事的行業的原因,人們對于智能化了解的程度不夠的深入,或者是不了解。這就是我們中國難以提高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們對智能化的關注程度不夠。人們在平常時,閱讀這方面的書籍,與身邊的討論這話題,從事這方面事業的工人,更是可以直接將想法應用到實際中去,同時機械制造工業的工廠去探究智能制造的發展,從而實現全中國人們的改革。

四、總結

智能制造的發展勢不可擋,中國目前的發展離美國等這些大國都還有些一定距離。這次“工業4.0”變革的即將到來,相信中國也一定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論智能方面還是其他方面上,都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成功的在這次變革到來時,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徹底的趕上那些工業制造的強國,在國際的工業水平地位中占領腳跟,同時改變在國際上,產業分工中以及中國的弱勢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傅建中.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機電工程,2014,31(08):959-962.

[2]丁純,李君揚.德國“工業4.0”:內容、動因與前景及其啟示[J].德國研究,2014,29(04):49-66+126.

[3]吳智慧.工業4.0: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思維與新模式[J].家具,2015,36(01):1-7.

[4]王瑞祥.提升我國機械工業的國家化水平[J].留學生,2013(01):20-21.

[5]趙光輝,馮帆.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國際背景與政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7(31):12-19.

猜你喜歡
工業革命智能化工業
智能化戰爭多維透視
煤、鐵、蒸汽與工業革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第四次工業革命與超級智能時代
工業人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擴展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4.0”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