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醫改下我市公立醫院經濟管理若干問題的研究

2018-10-19 18:51曹碣嵐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新醫改經濟管理公立醫院

曹碣嵐

【摘 要】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的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為廣大的患者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但是在新醫改的形勢下,我國公立醫院在其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不斷涌現出了新的問題,使得醫院的經濟效益不能實現合理化以及最大化。而經濟效益是醫院在市場競爭中得益立足的有力保障,所以醫院如果想要得到長久發展,就必須對經濟管理加大重視力度。文章重點就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經濟管理;若干問題

經濟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漸次推進的歷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改革成為整個醫療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這種情況下,作為醫院管理核心環節的經濟管理,其地位和作用更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明確。公立醫院亟需通過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順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趨勢,通過提升經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實現醫院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是指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經濟手段,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指導與監督,開展經濟分析和經濟核算,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和科學管理水平。我國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運用經濟手段,協調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以取得較好的醫療效果和經濟效果;妥善處理國家、醫院、職工個人三者利益關系,充分調動醫院和職工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如定額管理、經濟核算、考核獎懲等制度,提高經濟管理的質量和水平。經濟管理的作用十分明顯,對內經濟管理效率的低下會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經濟效益,影響醫院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對外其效率的低下則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使得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矛盾不斷涌現。

二、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不健全的經濟管理法規制度

隨著法制社會的建設醫院對于依法管理已經有了強烈的政策認同感和主觀執行性,但是由于客觀發展需求以及法規制度滯后性的存在,導致缺乏有效監督的醫院經濟活動產生了一系列違背社會道德以及法律規范的問題。首先,體制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藥品耗材、設備采購等具體實施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管容易滋生腐??;其次,責任追究的難落實使得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醫療設備投入往往缺乏實用有效的效益評估和可行性論證;最后,相關懲處法規的缺失使得“過度醫療”、“大處方”、“亂收費”等現象還屢禁不止,所以盡快從國家層面建立起一套規范醫院經濟運行的法規制度體系是首當其沖的緊迫任務。

(二)疏于管理的成本控制機制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普遍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設備使用率低、人力資源浪費等情況,一方面個別醫院管理者為了個人的政績盲目加快醫院建設、擴大醫療規模,導致醫院固定資產閑置、人力成本高企,另一方面盲目投入大型高端但是使用率有限的醫療設備也使得醫院本來就有限的資金流動性日趨低下。此外,水電汽跑冒滴漏、行政消耗性開支的浪費、醫保超指標扣罰等,都導致醫院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倘若不采取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堵塞漏洞,深挖潛能,在目前新醫改政策不斷深化,公立醫院收入來源大幅減少,國家補償有限的情況下,醫院經濟收支很難平衡,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三)導向有誤的績效考評方案

以成本核算為主要指標和方法的考評措施仍然是目前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主流方法,經濟收支目前仍是大多數公立醫院衡量科室績效的決定性指標,這一導向既不符合目前國家醫改政策規定,更是與國家推動公立醫院社會公益性建設這一導向相違背,也不利于醫院自身整體學科建設均衡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公立醫院要由前期過多追求經濟利益向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服務患者轉型,逐步實現“合理投入、低成本低消費、合理收益”的發展新模式,這就要求公立醫院績效考評要嚴格控制經濟收支指標權重,發揮導向作用,系統、科學、全面地組織評估。

三、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積極適應新形勢下的醫療改革

在新醫改形勢下積極加強醫療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性與緊迫性,其基本原則是堅持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管辦分開。在新醫改的發展要求下,我國公立醫院的非營利性如今得到更加明顯,在這一發展趨勢下政府需要加大投入。簡而言之便是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之中我國公立醫院需要進一步強化社會效益,并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除此之外,我國公立醫院還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構建完善的衛生服務體系,要堅持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為主,要堅持基本的原則與理念,在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基礎上,要從根本上保證社會效益得到最大化發展,以此真正提高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醫院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提高經濟管理人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風險防控能力。

(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醫院財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完善的財務制度、全面的財務管理體系、科學的財務分析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證,詳細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加強預算管理。遵循前瞻性、嚴謹性的基本原則,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了解,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將醫療、藥品、耗材、基建等各渠道資金納入財務預算統一管理,提高財務工作的可操作性;第二,要加強和完善內控制度??茖W合理分、明確職責,相互制約、相互牽制,定期督查,形成嚴密的內控機制,最大限度避免和防止差錯,預防舞弊行為發生;第三,要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資產驗收、入庫、出庫、報廢制度,定期盤點清查,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第四,要加強成本控制。嚴格控制人員、耗材、管理等各項支出,在實行藥品零差價后,要盡量降低“藥占比”,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第五,要科學編制財務分析。實事求是反映醫院當期財務狀況,提供真實財務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三)制定切實有效的標準化流程

要真正提高公立醫院經濟管理水平,十分重要的內容便是制定切實有效的標準化流程,詳細如下:第一,要積極構建完善的經濟管理規章制度,醫院要按照自己發展的實際需求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重大經濟事項集體研究制度、實施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等,積極構建完善的管理責任標準,實施切實有效的管理評價機制;第二,要進一步制定完善醫院經濟管理行為制度,并保證員工與領導均能夠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該項制度;第三,要結合醫院的發展特點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對全體人員實行量化考核,獎優罰劣,充分調動醫院員工積極性的同時,有效提高醫院的整體運行效率,提高醫院的經濟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醫改的不斷深化,使醫院經濟管理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公立醫院只有適應當前的發展局勢,適時開展經濟管理的變革,做到管理更有據、活動更有序、經濟有活力,才能以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助推醫院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瑜.新醫改下強化公立醫院總會計師職責的實踐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5):172-173.

[2]儲知秋.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8(03):74-75.

[3]吳珊珊.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方式探索[J].經濟師,2018(03):125-126.

[4]柴盛.新醫改形勢下如何開拓醫院經濟管理的新天地[J].經濟師,2018(02):260-261.

猜你喜歡
新醫改經濟管理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公立醫院“聯”還是“不聯”?
離開公立醫院這一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