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斯的產權理論探析

2018-10-19 18:51曹華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新制度經濟學資源配置產權

曹華

【摘 要】道格拉斯·諾斯的產權理論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重要構成部分。諾斯通過新經濟史方面的研究,以交易費用為基本分析工具,以產權制度創新為主線,通過對西方國家的經濟考證,認為產權制度是經濟制度的基礎制度,產權的交易可以改進資源的配置,一種能夠提供個人刺激的有效的產權制度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關鍵詞】新制度經濟學;產權;資源配置

一、諾斯產權理論是制度經濟學的重要內容

任何新理論都不可能橫空出世,都是前人理論的合理延伸,諾斯的產權理論同樣如此??扑?937年發表《企業的性質》,標志著新制度經濟學的誕生。新制度經濟學開始突破斯密,用一種新的工具,即制度來解釋經濟增長,擴張了經濟學解釋力,開辟了經濟學新境界。在斯密所處的時代,自然資源相對豐裕,他們能夠認識到的只是勞動的稀缺,在他們哪里,制度不構成稀缺,因此,正統經濟學理論主要關注的是人與物的關系。而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稀缺的,對制度的研究構成新制度經濟學的基礎,因此它將視角轉向了人與人的關系。

諾斯認為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或更規范地說,它們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包括“正規約束”(例如規章和法律)和“非正規約束”(例如習慣、行為準則、倫理規范),以及這些約束的實施特性。在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面,制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因為制度的建立是為了減少交易成本,減少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的差異,激勵個人和組織從事生產性活動,最終導致經濟增長。

二、尼德蘭繁榮驗證諾斯的產權理論

諾斯認為,所有權(產權)是制度中的基本因素與決定因素,是制度結構的核心制度。諾斯把所有關系看作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把利益問題當作所有權關系的核心問題。在他的產權理論中也已經包含有所有制的思想,比如他把制度區分為基礎性制度與次級性制度,實質上已把所有制當作基礎性制度。諾斯的產權理論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的內容:(1)在質的規定性上,諾斯認為“產權本質是一種排他性的權力。他側重于從微觀運行與法律層面上強調產權是制度結構中的核心制度,并認為法權(產權)關系決定經濟關系,從而產權成為他的制度理論的核心范疇;(2)在起源或生成上,諾斯則認為“產權的出現是國家統治者的欲望與交換當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費用的彼此合作的結果”。他特別強調國家在產權形成中的作用。(3)在功能上,諾斯則強調產權的激勵功能與效率功能。諾斯運用其以產權理論為核心的新制度理論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一書中經典的分析了尼德蘭的興起。

尼德蘭位于歐洲的北部,是西班牙的屬地,17世紀它奇跡般地脫離了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停滯和衰退,擺脫了馬爾薩斯陷阱,產生了人均收入的持久增長與經濟的持續繁榮。尼德蘭不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卻在整個17世紀成為歐洲運輸的樞紐與國際商業的壟斷中心。諾思的研究表明,尼德蘭的經濟增長仰賴與發展了比其歐洲對手們更為有效的經濟組織形式。具體如下:(1)統治者提倡國際貿易,減少行會的排外和壟斷,防止地方行會將其限制性慣例強加于國家工業發展之上;(2)統治者積極鼓勵生產要素的流動;(3)私有財產的確立和保護;(4)法律上承認那些降低了交易費用的商業創新活動;(5)國家總是想法設法地降低交易費用來刺激商業發展。

在上述措施的激勵下,尼德蘭的經濟形成了良性循環而非歐洲其他地區所遭受的馬爾薩斯陷阱。人口增長刺激創新,創新通過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了經濟組織的效率、經濟組織的效率又有效地降低了信息地搜尋費用、談判費用和合同實施費用。由此,商業組織形式在政府提供地有利環境下發生了巨大變革,出現了股份公司和代理商。與此同時,市場越是有效率,使得創造貸款所需要的搜尋、談判和實施費用越為低廉,從而發展起貨幣市場。同樣,政府提供的寬松的經濟環境與嚴格、合理的制度框架使得蘭德尼地區的資本市場能夠有效運轉,并且不斷有新的金融手段與媒介出現,從而大大降低了利率。資本市場成為相對低于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大幅下降后,便在商業、農業、和工業中逐漸替代了其他生產要素。在農業方面,尼德蘭地區采用的是土地私有制與自由勞動力的制度模式:莊園被分成小農的財產,制度上保證投資者個人能夠獲得其中的大部分收益。由此可見,正是有了既適合有效產品市場發展又適合短期資本市場發展的所有權制度,尼德蘭才有了奇跡般的繁榮。

三、諾思產權理論啟示

1、保護產權對經濟增長意義重大

建立和保護產權則是為了降低交易費用, 產權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就體現在這種產權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費用, 降幅越大,權的激勵作用越強烈, 經濟增長的動力越強勁。產權經濟學大師阿爾欽認為, 產權是一個社會所強制實施的選擇一種經濟物品的使用的權利,這揭示了產權的本質是社會關系。在一個人的世界里, 產權是不起作用的,也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類社會中,人們才必須相互尊重產權。這樣人們如何行使其產權 (所有權)就不會受到他人(主要是國家)的無端干涉,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交易費用就能大大下降并可預見,這將使產權的激勵功能充分的發揮,整個社會的資源就會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最合理的配置 ,經濟增長的動力也就源源不斷地被提供出來 。所以,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 , 產權安排直接影響資源配置效率, 一個社會的經濟績效如何, 最終取決于產權安排對個人行為所提供的激勵。產權在其本原意義上主要指私有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 私人產權必須成為制度保護的首要對象,這是經濟增長的首要的制度要素。這一點對于有著 “一大二公” 觀念的中國而言,具有特別的借鑒意義。

2、產權的保護離不開國家的重要作用

在諾思看來, 制度就是博弈的規則。由于國家在制度的生產上具有規模經濟的性質 , 因而國家成為制度的供給者。國家作為一種制度安排 , 其存在的價值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諾思認為國家的主要職能就是憑借其暴力、潛能和權威在全社會界定并實施排他性的私人產權, 因此產權保護首要的制度安排就是國家。但國家的存在又會產生一定的交易成本, 同時國家掌握了暴力工具, 國家能用暴力工具來界定和保護產權, 它同樣能運用暴力工具來侵犯公民的權利 ,國家這種交易成本形式有發生自我膨脹的可能, 這就是溫家斯特所說的“經濟制度的基本性政治悖論”。因為如果國家利用其掌握的國家機器侵犯私人產權(橫征暴斂、沒收 、國有化等等), 就會極大地提高社會的交易成本, 導致經濟的迅速衰退。所以諾思說:“國家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 ,然而國家又是人為經濟衰退的根源” ,“沒有國家辦不成事, 有了國家又有很多麻煩”。因而在保護產權的制度安排中, 對國家權力進行限制是必要的,權力制衡的政治制度和憲政就是用來限制民族國家任意侵犯私人利益的制度安排 ,因為它可以降低國家這種制度的交易成本。

【參考文獻】

[1]道格拉斯·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道格拉斯·諾斯:《西方世界的興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返崗:《市場與經濟效率》,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歡
新制度經濟學資源配置產權
產權與永久居住權的較量
我國制造業資源配置概述
共有產權房吹響集結號
高等教育收費之本質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
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評估制度環境研究
兩種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及現實啟示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對“小產權”房的認識與思考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遼寧:衛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