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8-10-19 18:51孟玉衛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數據電算化

孟玉衛

【摘 要】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促使飛速地更新換代。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其在中的重要地位,它已成為各行各業必不可缺的有利助手,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在會計系統,會計電算化的出現與普及使人類實現了“以機代人”的設想,但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當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仍不完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就會計電算化現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算化;會計軟件;數據(庫);電算化的內部控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深化,會計電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不同的企業單位根據自身的需要和條件,選擇了不同方式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在這普及和發展的大好局面下,我們不能不看到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因此開展會計電算化系統是新形勢下擺在我們面前的新任務。

一、會計電算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電算化制度與執行脫離。為確保電算化系統正常運行和會計信息的安全、準確、合法、可靠,企業需研究制定相應的會計電算化管理方法與制度。一些企業為達到甩賬目的,根據部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要求制定了大量的企業內部電算化管理與控制制度,一時起到很好效果,但甩賬后,這些制度沒有進一步完善,主要表現為:操作規程混亂、職責不清;在裝有電算化的計算機上操作一些與電算化工作無關的內容,如上網聊天、玩游戲;允許一些無關人員使用計算機;電算化數據保管力度不夠等,上述問題均應解決。

(二)電算化基礎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會計電算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但同時也增加了操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等崗位,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問題。而目前,我國建立在手工操作條件下的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實施會計電算化,就需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加以約束,才能充分發揮電算化的優勢。目前,不少單位沒有嚴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會計電算化不能正常健康運轉。由于基礎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礎上的電算化管理也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手工與計算機并行時間過長,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三)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由于會計電算化涉及到會計和計算機兩種專業知識,在崗的會計人員雖經過計算機等級培訓,但與實際要求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

1、計算機培訓教材老化。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幾年時間,計算速度提高了幾十倍,軟件操作系統也有質的變化。而現在的教材多為幾年前的,所介紹的知識陳舊,實用性不強,經過這樣的培訓并通過考試的人員實際操作能力可想而知。

2、會計人員知識不全面,缺乏對會計人員的再培訓和定期考核。

二、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企業對策

在會計電算化普及和發展的大好局面下,無疑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因此建立一個健康良好的會計電算化系統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要解決其中的問題,應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一)加強計算機硬件、軟件管理。軟件公司在軟件開發中,必須引入安全稽核機制,對重要的操作日志進行記載,并進行必要的權限設置,使業務數據只有在解密的條件下才能使用,同時必須進行必要的身份認證和內容檢查,控制一些軟件的安裝,尤其是數據庫系統軟件,以防止利用數據庫系統打開賬套數據庫,進行非法處理,拒絕一切無關人員使用計算機。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環境和軟件系統是進行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內部監控的必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獨立、完整地行使自己的權限并達到會計內部監控。

(二)加強基礎工作建設,改善電算化運行。要充分發揮電算化會計運算速度快、存儲容量大的特點,使其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還需從以下方面加強基礎工作的建設,改善會計電算化的運行環境:

第一,加強預算收支和憑證審核制度。電算化會計只能迅速、準確地處理數據,及時提供有關信息,但并不能預知將要發生的費用及支出情況,也不能審核支出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要使電算化會計輸出數據真實可靠,首先必須保證輸入的數據真實合法。

第二,完善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的目標及其對的重要性并不因的采用而改變或削弱。除手工操作下的內部控制同樣適用外,電算化會計系統還必須從系統控制方面給予加強。

(三)加快財務軟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化。管理型的會計軟件除了具有完善的會計業務核算功能外,還應大力加強會計數據分析預測,輔助計劃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層次的管理決策。管理型會計軟件不但可以實現或輔助實現財務會計和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們和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于盡快開發出以管理為導向的會計軟件并推廣使用,有關部門應結合企業的管理特點,制定全國統一的、具體的管理規定和標準。如考核指標體系,既要有數量指標,又要有質量指標,還要有各種綜合指標。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規定和考核指標體系,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化才有據可依,企業的管理才能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四)加大對“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對電算化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要經常性地進行,并結合經驗交流,使培訓收到實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訓,難以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水平。在吸納高校會計電算化畢業新生的同時,還應選拔具有一定計算機知識的會計業務骨干到高校進修計算機專業,這樣新老結合,高、中、低結合的會計電算化人才隊伍就會形成,必將推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目前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仍不完善,也沒有被所有的企業、部門所接受,所以我們仍要繼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研究。而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中,仍要以《會計法》、《獨立準則》為基本準則,在對各業務循環進行審計時,以存在或發生、完整性、權利和義務、估價和分攤、表達與披露五個認定為依據,在手工會計與審計方法的基礎上,運用計算機技術,使會計電算化更趨于成熟完善與普及,真正使其服務于企業并行之有效,真正使其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中國會計電算化》,2001、2002.

[2]王鑫則.會計電算化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王儲.會計電算化與會計工作,財會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數據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應用
企業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計量自動化系統實現預購電管理應用
我國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分析
淺析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和審計的沖擊
“三自主”學習法在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