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娛傳媒有限公司PEST分析

2018-10-19 18:51楊雨暉劉旭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楊雨暉 劉旭

【摘 要】中國的傳媒產業的起步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起步相對緩慢,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段時間也是最近十幾年。傳媒公司的興起對于推動整個傳媒行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對當今中國的文化產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本山傳媒等等,這些大的傳媒公司帶動著中國傳媒行業不斷發展,不斷壯大,所以分析傳媒公司的外部環境對于一個公司的發展十分重要。天娛傳媒也是中國媒體衍生產業先鋒企業,是專業的娛樂傳媒機構。本文以天娛傳媒為例,分析天娛傳媒公司外部宏觀環境,結合PEST分析法,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來看如何借助外部環境來實現自身發展的。

【關鍵詞】天娛傳媒;傳媒行業;PEST分析法

一、引言

天娛傳媒有限公司2004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目前已經擁有多家子公司,其公司組織結構為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經理層、財務中心、行政人事中心,公司經營時間14年,在這14年中,憑借卓越的傳媒商業眼光,公司發展在近10年呈現迅猛趨勢。目前公司與國內外眾多企業都建立了良好的商業合作伙伴關系,以娛樂傳媒為主要傳媒業務而發展起來的傳媒公司,在節目上有著國內成熟傳媒團隊制作,在商業廣告運營上洽談商業合作擁有著較為強大公關實力,企業的實力正在逐步提升。天娛傳媒有限公司旗下有4家子公司和國內的眾多媒體、商業和公司建有合作關系,還與很多國際知名品牌保持著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

二、天娛傳媒有限公司宏觀環境分析

(一)政治環境分析

我國傳媒行業從改革開始進行市場化,在推行市場化的情況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使我國傳媒形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主動與被動引導、商業投放市場取向和人群消費主導方向的傾向十分明顯,群眾物質追求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消費文化、娛樂、現代生活等傳媒細分市場的廣泛普及。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聯系的愈發緊密,并與其它發達國家進行積極主動的互動。天娛傳媒有限公司作為華語地區規模最大的青年偶像經紀公司,自然少不了與娛樂之間的聯系,在“限娛令”連續四年的頒布不難看出,天娛傳媒面臨著與省級衛視進行合作時,需在國家廣電總局的要求下,對于合作節目進行合理改動,講好中國故事。2012年頒布的限娛令對七類節目實行播出總量控制,其中包括天娛傳媒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綜藝娛樂、訪談脫口秀、真人秀。2014年頒布的限娛令實施結構化管理,其中對歌唱類選拔節目、電視晚會等進行調控。隨后,引進真人秀開始火爆熒屏,2016年頒布的限娛令開始大力推動線上線下的節目自主創新能力,在對上星綜合頻道的規定上要求每年19:30—22:30開播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兩檔,同一檔真人秀節目,原則上一年只能播出一季。2017年的限娛令要求有文化、講導向的播出平臺,黃金時段不再播出引進節目模式。

(二)經濟環境分析

天娛傳媒作為一家專業的經紀公司、影視公司機構,在業務比重上,經紀與影視節目制作占比重較大。與其它傳媒企業相比,面臨資金短缺、管理水平低、資源耗費嚴重的問題較少,大都依靠自己的利潤積累,發展成為具有成長性、有競爭性的企業。天娛傳媒有限公司有其前瞻的公司戰略,完善的公司治理,高效的經營效率,以及優秀的管理團隊,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此外,天娛傳媒是典型的娛樂傳媒企業,以天娛傳媒為案例分析其傳媒企業價值,對其他不同類別的傳媒企業有重大借鑒作用。由于我國有傳媒業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快速增長的傳媒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吸引了國內眾多投資方,國外企業近幾年認識到了中國傳媒市場的巨大市場機會,立即把投資重點放在我國的傳媒行業,紛紛開拓中國市場。國外傳媒企業的投資與合作,可以讓國內傳媒企業學習成熟的運營經驗,先進的管理模式與商業模式。

(三)社會環境分析

在經濟環境整體有了提升后,人們需要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休閑娛樂,不僅僅在于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更對傳媒行業有了更高的期許,同時,傳媒產品更是已經進入到普通消費者的視野當中,當大眾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之后,電視節目和影視劇必不可少。而消費需求方面,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人居民教育文化和娛樂人均消費支出穩步增長。結果表明最近三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占比分別為:10.57%、10.60%、10.97%。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傳媒行業公司的各項業務存在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技術的發展會間接導致人們生活觀念的變革,主要表現在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新技術下信息量變大,目前,天娛傳媒的節目制作在官網上顯示有12檔節目,從這12檔節目不難看出,天娛傳媒節目制作重點基本上在娛樂節目上,轉型在短時間內實現性不高,而傳媒行業的快速成長性和強大的廣告效益使得國內傳媒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就劣勢來說,由傳媒公司所策劃的娛樂節目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內容重復,缺乏節目內容創新,內容的接近與流程的相似導致觀眾心中形成刻板印象,不免出現審美疲勞,造成收視率下降,使得傳媒公司出現運營虧損,由此可見,創新是一個傳媒企業必不可少的發展條件。

(四)技術環境分析

媒介技術可以說是傳媒行業的第一生產力,有內容沒有技術或者有技術沒有內容都是在現如今的傳媒領域中行不通的。隨著生產技術革命的不斷發展,人們從傳統的信息傳播獲取方式轉為更加先進的信息獲取方式,這其中最大的功勞就是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不僅僅改變了世界的發展進程,無疑中可能也改變了人們的進化方式?;ヂ摼W電視新生態讓天娛傳媒依托電視媒體的優勢平臺和強大資源,在市場開發和節目運作上得到優勢,被市場所熟知和接受的速度有所增加,產生的收益也有所增大?,F代化數字媒體與以往的傳統媒體有著巨大的差距,有些傳統媒體可能受地域或者媒介形態的限制造成傳播不暢。隨著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模式逐漸被打破,媒體融合衍生了很多的傳媒公司的產生,媒體融合把媒體資源進行整合,然后發揮最大作用,傳統媒體向網絡媒體和新媒體轉型,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總結

從對天娛傳媒有限公司的PEST分析可以看出,該企業面臨的機遇與威脅,由于市場環境的改善,不免出現一些新企業以及其它大型傳媒企業在業務上有沖擊。天娛需加強對企業所面臨經營環境與條件的分析,企業需要時刻面臨對外部環境的把控,來調節自己企業內部的運作,每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封閉發展,尤其是像天娛傳媒有限公司這樣的大規模的傳媒公司,對于其傳媒公司的主要業務需拓寬發展線路,不可只拘束于經紀與影視綜藝。更應該把控外部環境,抓住機遇,借助有利的政策環境,制定適合公司發展的政策。

【參考文獻】

[1]邵子健,由湖南衛視及天娛傳媒看互聯網時代傳統電視媒體轉型[J].才智,2014(26):323.

[2]吳丹,費戈,阿細.天娛新定義[J].21世紀商業評論,2014(12):34-40.

[3]路俊衛,呂海文.從引進改造到創造:電視節目模式的創新發展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05):33-35.

[4]董關鵬,李紅.關于節目模式引進與節目形態創新的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10):12-14.

[5]田穎,天娛傳媒有限公司競爭戰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