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法律保留原則在憲法和行政法中的研究

2018-10-19 18:51高東元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行政法憲法

高東元

【摘 要】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對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法律保留原則是憲法與行政法中的原則之一,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同時又有一定的區別。此外,不管是憲法與行政法中的保留原則都具有相同的目的,主要是根據立法機關的專屬權限,對人們的財產以及權益實施保護,同時對立法權與行政權進行明確的分工,以保證法律保留原則在兩者中的較好應用。

【關鍵詞】法律保留原則;憲法;行政法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經濟建設成為了我國政府主要職能,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是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政府對一些公共服務沒有及時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使服務質量降低。此外,由于我國市場依然相對比較薄弱,市場存在不平等競爭,并且一些社會保障、社會治安以及居民住房等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一、法律保留原則概述

(一)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

法律保留原則也叫國會保留,憲法中的法律保留主要是對立法權的區分,比如行政部分與權力部分之間立法權的區分,其中行政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具有較大的針對性,主要是對一些合法性的行政活動,同時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與國外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這就表明,一些事項應當在法律范圍內通過法律進行規定,與其他部門不產生聯系[1]。

(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

行政法與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實質上是指法律,主要是對行政實施有效控制權,對公民一些權益實施保護。此外,行政權在較大程度上具有自身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雙重性。此種雙重性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識,在社會中采用不同手段對其實施應用:2,社會服務性。行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會被一些權力者不正常使用,對公民權利造成一定的威脅,所以需要通過一定手段對其實施控制,此種控制主要體現出了立法權在其中的主導地位。

二、憲法與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則的聯系

(一)本質相同

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中的本質相同,這對法律保留原則來講也是憲法與行政法之間的聯系。此外,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主要是根據執法權、立法權以及行政權對其實施分工,在此基礎上對行政權控制的實施范圍進行有效的管理,這表明了憲法與行政法在此方面沒有本質區別。

(二)目的相同

法律保留原則的目的在憲法和行政法中有相同之處,能夠對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有效體現,這就表明了法律保留原則能夠有效對行政機關法律授權的行使范圍進行合理限制,這也是行政行為的一種[2]。此外,還可以理解為,兩者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目的的設立,均能夠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與限制,在較大程度上對公民財產與人身自由進行保護,并且對其合法權益實施進行保護,能夠防止行政機關通過一些手段侵犯公民權益,為行政行為的合理性提供正當的依據。

三、憲法與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則的區別

(一)理論基礎不同

憲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有本質上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理論基礎有一定的差異性,憲法中法律保留原則在制定過程中主要是對政府立法權進行一定范圍內的限制,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政府機關部門立法的積極行為,以此避免對公民基本權益產生侵犯行為[3]。此外,理論基礎主要有分權原則、民主原則以及基本人權幾個方面,其中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主要是在法律的基礎上有效限制行政部門行政行為,并且還起到監管的作用,使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據。

(二)法律保留原則體現在不同法律規范中

憲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分別體現在不同的法律規范中,也是兩者之間較大區別,其中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在立法法中有明確的體現,比如立法法的第八條明確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必須要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能實施,這在較大程度體現出了法律保留原則的核心內容。此外,法律保留原則還能夠在憲法中的一些規定中對其內容進行有效推導。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在不同部門法律中有較大的體現,比如行政處罰法就明確的對行政處罰行為的授權問題。

四、法律保留原則在行政領域的運用

法律保留原則有其自身的使用范圍,重點是服務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適用于服務行政領域。服務行政的實施一般情況下根據給予、指導以及規劃等方式,法律保留原則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相對較為寬松,主要是提高政府服務內容的靈活性;2,法律保留原則不對緊急狀況中一些情況進行約束,但事后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監督;3,政府需要對服務行政造成的法律后果進行承擔。法治社會中權利與責任兩者相輔相成,如果服務行政不對責任實施承擔,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服務性質,這就需要設立服務行政責任,以此提高政府自律能力與積極性。

五、區分法律保留原則對我國法秩序的指導意義

(一)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的意義

1.適當限制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權力

我國立法法第8條明確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授予國務制定行政法規,但不能授權立法的絕對保留事項,表明對其的立法權進行合理的限制。此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嚴格意義上來講身份具有多樣化,不但隸屬于國家立法機關,而且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權利比較高,但是卻由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對其進行針對性限制。

2.界定并限制國務院的職權

國務院是我國最高國家機關,行使職權范圍完全體現出了法律保留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我國憲法規定了國務院職權行使時,需要在憲法依據基礎上,超出了相關依據均屬于越權行為;2,我國憲法還規定了自主性行政管理權,事項中對國務院行使權力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3,憲法第89條第18款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根據需要對國務院行使權力的授權,也叫做授予性行政管理權[4]。

(二)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的意義——依法行政的需要

1.對依法行政中的“法”作擴大性解釋

法律保留原則中的“法律”有多種解釋,不但表明了議會制定的狹義的法律,并且還包括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規定及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此外,對依法行政中法律的擴大解釋,在較大程度上對行政的適用與約束范圍進行有效的擴大,能夠使目標較好的實現,并發揮其功能[5]。

2.對依法行政中的“行政”作擴大性解釋

對依法行政中的“行政”作擴大性解釋,此種擴大解釋主要體現在對法律保留原則針對的行政行為的種類及行政行為過程的解釋,并且行政行為內容方面,法律保留原則具有自身的適用范圍,不單單是消極行為的限制過程,也就是公民權受到侵害范圍擴大到給付行政行為等積極行政行為,甚至內部行政行為的范圍。

六、結語

綜上所述,法律保留原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有約束公共行政的作用,并且該原則也是政府依法行政原則較為重要的內容。此外,法律保留原則的實施,不但能夠保證公民的一些基本權益,而且大大避免了政府一些官員濫用職權的不良行為,能夠有效對公民權益實施保護,從而使政府對社會服務職能得到全面完善。

【參考文獻】

[1]黃學賢. 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研究[J]. 中國法學, 2004(5):45-51.

[2]余計靈. 淺談憲法與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J]. 法制與社會, 2013(19):25-26.

[3]張玨芙蓉. 法律保留原則在憲法和行政法中的分析[J]. 人力資源管理, 2017(9):395-397.

[4]薛中岳. 論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則[J]. 職工法律天地:下, 2017(4):223-223.

[5]廉慶宇. 關于法律保留原則在憲法和行政法中的分析[J]. 經濟管理:全文版, 2016(7):206-206.

猜你喜歡
行政法憲法
憲法伴我們成長
憲法伴我們成長
行政法上之不利類推禁止*——以一起登記收費案為例
《憲法伴我們成長》
尊崇憲法 維護憲法 恪守憲法
《行政法論叢》稿約
行政法上的雙重尊重
《行政法論叢》稿約
巴西行政法500年
轉型中國與行政法——從統治到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