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國際私法如何體現對弱者利益的保護

2018-10-19 18:51林子健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國際私法

林子健

【摘 要】公平和正義是法律的價值追求,人人平等是人類社會的理想狀態,由于社會的進步和全球化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精細劃分,資本積累的不同,社會地位的分層,出現了強者和弱者、富有和貧窮,雖然無法阻止這種不平等現象的出現,但是人類可以借助法律去矯正這種不平等,國際私法牽涉到國際民商事案件,主體、客體和內容這三要素至少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素與國外有聯系的民商事法律關系,如何通過制定國際私法規則,對弱者利益進行特殊保護,從而實現法律的公平和正義就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弱者利益;國際私法;適用法

看到弱者,首先我們會想到的是“弱勢群體”,法律意義上的弱勢群體,一般認為,是由于社會性資源占有的不利,導致權利或利益實現上的困難,從而需要通過法律給予特別保護的群體,國家通過制定相關法律來保護其權利,諸如《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單獨對其進行立法規范,也有在普通法中某幾款,某幾條中體現。對于國際私法而言,涉及到的是更大范圍內的民商事法律關系,必然涉及到兩個國家之間的法律問題,不同國家之間人與人社會資源的占有更是不盡相同,作為一國的法律,更多體現的是對國家主權的維護,所以在國際私法意義上的弱者應當是在涉外民商事關系中,處于弱勢或者不利地位,受到國際私法特殊照顧的人。由于國際私法是由直接規范和間接規范相結合來調整涉外民商事法律沖突的,在保護弱者權益方面也體現了直接保護和間接保護兩個方面,從《涉外民事關系適用法》(以下簡稱《適用法》)的視角來看:

除了一些強行法的規定以外,《適用法》還是比較多的基于了當事人“意思自治”,若無“意思自治”再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適用的法律,這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律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適用法》第二章民事主體,第十二條 該條是對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屬強制性規定,但書后面列舉了婚姻家庭和繼承的除外,其中《適用法》第三章婚姻家庭,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第三十條 從這四條法律規定中,很容易看出,法律對于“弱者”的保護極為明顯,在父母子女人身、財產關系中,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時,適用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在收養關系中,被收養人處于弱勢地位;在撫養關系中,被撫養人處于弱勢;在監護關系中,被監護人處于弱勢,《適用法》都對其進行了特別的規定。家庭關系作為特殊的民事法律關系,尤其對中國而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我國的《婚姻法》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橐黾彝リP系中的兒童、老人、婦女相對于父母、成年子女及丈夫來說,無論在經濟能力還是生理能力上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哆m用法》從以適用父母和子女雙方共同經常居住地法律為原則,以適用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為例外,對涉外收養、撫養和監護采用有利于原則的立法模式,直接體現了對弱者權利的保護。

《適用法》第六章債權,第四十一條對合同適用法律做了總括的規定,除此以外,又對消費合同和勞動合同做了單獨的規定,在這兩類合同當中,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勞動者,都是合同方弱勢的一方,第四十二條從以上兩條的規定來看,《適用法》站在消費者和勞動者的角度,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法律,對于消費者,可能是中國公民,買了在B國銷售的A國的產品,那么對于他選擇的余地就非常的多;對于勞動者,在經濟實力、資源信息的占有量上都處于劣勢地位,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往往依仗自身地位的優越性,事先制定一些格式化條款,從而預先減輕或者免除自身的一些責任,增加勞動者的責任。再從我國目前的現狀來看,部分勞動者自身也存在著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從而在對自身權益的保護上,沒有很好的權利保護意識,加上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到國際勞動中去的勞動者必然呈上升趨勢,因此,在未選擇法律的情況下,一般適用勞動者慣常工作地法,有利于勞動者。一般來說,勞動者的工作地容易確定,勞動者對于其工作地的相關法律規定相對也較易知悉,勞動爭議發生時更有利于勞動者主張權利。盡管勞動者工作地的法律不一定是對勞動者最有利的,但與適用不可預見的規則相比,還是相對有利的。難以確定慣常工作地時,適用用人單位主營業地法律,就不一定體現出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這也表明《適用法》設計的缺陷??偟膩碚f,我國對于消費者和勞動者的保護都有傾斜性,除《適用法》外,還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勞動法》專門來保護消費者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五條 第四十六條 在國際侵權領域內,被侵權人無疑處在弱勢地位,被侵權人往往由于不熟悉侵權行為地法、加害人屬人法,加之路途遙遠、取證困難、語言障礙等諸多因素,致使跨國維權的道路荊棘密布。產品責任也好還是網絡侵權也罷適用被侵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一般來說,被侵權人最熟悉、最容易獲得的法律應該就是其住所地或經常居所地法律。相較于侵權行為地,釆用經常居住地法要合理得多,往往一個公民通常只有一個經常居住地,比較確定,并且經常居住地是公民民商事關系集中發生的地區,一般與案件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有利于對被侵權人進行保護。另外,在產品侵權上被侵權人還可自主選擇侵權人主營業地法律或損害發生地法律作為準據法。被侵權人在法律選擇上掌握的很大的主動權,被侵權人可以經過比較分析經常居所地法、侵權人主營業地法或損害發生地法判決結果,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進行適用。

從上述的法條來看,國際私法對弱者權益保護的形式上來看,一、在法律適用上都首先規定了適用權利人慣常居所地法,一些條款中也提供給權利人更多可選擇適用的連接點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二、在《適用法》債權一章中,意思自治是首要原則,但在消費合同和勞動合同中對意思自治原則加以了限制,以防止出現當事人,特別是強勢的一方利用意思自治原則損害弱勢方當事人的利益。三、通過“最密切聯系原則”和“有利原則”對弱者利益進行保護,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關于“最密切聯系的法律”可能并不能很好的保護弱者的利益,當然在確認“最密切聯系的法律”上也存在難題。

總的來說,《適用法》對弱者權益的保護,很好的彌補了國內立法中的一些不足,填補了法律的空缺,特別是在婚姻家庭領域和產品責任領域,在涉外領域較少涉及,是很大的進步,雖然《適用法》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不足,但是對于弱者權利的保護上,給了弱者很大的選擇余地,體現了國際私法對實質正義的追求,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權,實現對權利最大化的保護。

猜你喜歡
國際私法
論國際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則及其適用
國際私法立法完善文獻綜述
論國際私法對弱者權益的保護
大國際私法觀下國際統一實體規范之芻議
國際私法范圍的文獻綜述
研精鉤深 見微知著——從國際私法定義的研究看李雙元先生精品教材的貢獻*
國際私法性質的系統論分析
淺析我國國際私法立法體系的現狀及其完善
國際私法的性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