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關系理論與中國外交戰略

2018-10-19 18:51胡竣欽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崛起

胡竣欽

【摘 要】在外交學學科建設和對外戰略構建中,應該重視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理論的借鑒作用,同時,保持合適的距離。未來中國對外戰略的制定應該尋求利益政治與規范政治的契合與統一。崛起后的中國應該尋求差別戰略與模糊戰略,既牢固把握現有的權勢地位,同時也應創建新的國際關系理念,以求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利益和全人類利益。

【關鍵詞】國際關系理論;外交學;崛起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戰略體系的主要內容

(一)外交戰略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國際發展大勢,著眼中國發展新要求,立足人類發展新目標,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在堅持和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的中國外交思想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我國外交思想實現創新性發展,并形成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創新性、開拓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新戰略和新思想。在國家行為體交往結構層面,承合作共贏原則,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秉承親誠惠容理念、構建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周邊國家關系;秉承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秉承坦誠務實原則,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

(二)外交基本原則

以合作共贏為核心原則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的實質內容具體表現為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基礎上發展而來具有新時代要求和特征的“新五項基本原則”,即互相尊重他國主權、領土完整和人權;互不干涉內政,尊重他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

權利;互相尊重他國的文明,堅持不同文明之間包容互鑒;維護公平和正義;合作共贏。

(三)外交主要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就是要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皟蓚€構建”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外交的核心工作,其目的在于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促進人類命運共同發展。以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要任務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特征可以歸結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耙粋€中心”指中國仍處在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新時代中國外交以服務于國家建設和發展為中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皟蓚€基本點”指新時代條件下堅決維護中國合法正當利益,同時謀求和促進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

二、國際關系理論的流派

(一)現實主義學派的國際安全觀

基于對國際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現實主義對于國際政治的本質以及戰爭與和平問題進行了長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現實主義學派看來,國際安全在本質上是稀缺的,國際安全問題只可以緩解,卻不能最終得到解決,而獲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擁有強大的權力。因此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就是圍繞權力斗爭的關系。無政府狀態成為認識國際政治的基本起點,安全困境則是每一個國家必須面對的現實。

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吉爾平認為,除了國際政治方面的因素,也應該考慮到國際經濟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國際經濟方面的因素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在國際安全方面,他強調只有提升包括國家經濟實力在內的整體實力才能更好的獲得安全。進攻性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約翰米爾斯海默強調權力是大國政治的根本,大國為追逐權力而互相競爭,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特征和權力分配不公導致國際沖突,只有獲得權力最大化才能盡可能地確保自身安全。

(二)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國際安全觀

“強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難”仍然是國家在安全問題上的切實感受。自助、結盟、集體安全等成為國家維護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徑。理想主義學派認為:除了戰爭,國家還可以通過和平手段來實現自身的安全。以一戰為界點,國際關系的理想主義傳統開始轉向現在的新自由制度主義。與現實主義相比,理想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更加注重集體安全和相互依賴。理想主義學派代表人物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認為建立國際組織、健全國際法和國際公約可以確保和平和安全。

(三)建構主義的安全觀

建構主義認為,“安全困境”是主體間相互建構的產物,因此也可以被解構。而解構“安全困境”就是靠建構國際“安全共同體”。這種“安全共同體”是建立在“一國為大家,大家為一國”的國際政治文化基礎上的。通過建構國際“安全共同體”,一國安全為另一國的不安全的惡性循環就此打破,國家安全的相對性轉變為絕對性。你之安全即是我之安全,與“你之安全即為我之威脅”的“安全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國家安全不再是競爭性的,而是合作性的。通過國際“安全共同體”可以有效的解決國際沖突實現國際和諧。

三、中國外交主要戰略與戰略目標

(一)堅持外交服務于國家發展

我國正處于且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依然沒有改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是在資源分配、地域差異等方面仍存在結構性矛盾,迫切需要國家繼續堅持經濟建設的基本點,繼續創造良好、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國際外部環境。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現階段我國最大的內政問題在于謀發展,最大的外交問題在于求和平。發展依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外交需要繼續營造和平環境、創造發展機遇,拓展活動空間,維護國家權益。

(二)逐步完善外交布局

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多格局的外交布局成為迫切需要。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這被普遍認為是過去幾年年中國外交的總體布局。我國會繼續推進大國關系,構筑總體穩定、相對均衡的大國關系框架,避免零和博弈,突破冷戰思維,建立以對話代替對抗、以結伴代替結盟、以合作代替孤立的“新型大國關系”,繼續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繼續積極參與并推進戰略伙伴關系,加強同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繼續堅持多邊外交,倡導對話合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舞臺發揮更大作用。

(三)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

在經濟方面,實施“一帶一路”,使沿線各國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便利車;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APEC北京會議上倡議建立“亞太自貿區”實現亞洲太平洋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貿易自由;建立“中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帶動周邊國家發展和繁榮。在政治方面,積極提供世界問題解決方案,促進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的解決。在亞信峰會,習近平提出“新亞洲安全觀”,倡導構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倡議上海合作組織,共同應對國際恐怖主義;積極斡旋調解阿巴沖突、巴以沖突、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以及朝核問題,派出維和部隊積極維護地區和平;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救援,幫助非洲應對埃博拉疫情、參與尼泊爾地震救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國際體系變革,推進世界貿易組織、氣候變化談判,推動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

(四)中國外交戰略總目標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總目標,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戰略的總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世界使命”的必然結果。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最鮮明特色就是時代性,即順應時代潮流,這是中國外交最能超越其他大國外交之處。一個國家的外交首先要為本國利益服務,中國亦如此。但是在舊時代,西方列強在獲取本國利益時,常常以犧牲別國利益甚至世界整體利益為代價。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戰略的總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世界使命”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主義是人類解放的理論,中國共產黨是擁有世界情懷的政黨。十九大報告在外交部分開宗明義地宣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

四、國際關系理論下的中國夢

目前的國際關系理論系統仍是西方的話語體系。如今西方世界自身仍危機重重難以有效擺脫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陰影,面臨著對自身理論和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時至今日,西方有識之士也紛紛認識到,西方世界缺乏應對世界不確定性的持久動力,主導世界五百年的西方知識體系很可能將難以為繼。世界寄希望于中華文化的復興與“再全球化”期待著中國能夠開辟出西方理論之外的“第二條道路”。換言之,世界需要中國夢,全球治理的文明視角、國家經驗為中國新理論的誕生提供了可能。這就是我們理論自信與自覺的根本源泉與不竭動力。隨著中國崛起從器物、制度層面向精神層面推進,國際關系理論的中國夢將有望通過充分塑造“全球中國”身份的過程得以實現。概而言之國際關系理論的中國夢包括三重境界:首先復興中華原生文明——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

國際關系理論的中國夢的邏輯起點應當是中國的文化道統與中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其次,包容西方文明——擯棄對西方“普世”價值的盲目膜拜及對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路徑依賴構建國際關系理論體系中的中國學派。中國國際關系理論要去西方化、去美國化但我們也并不排斥美國夢、歐洲夢。最后,創新人類新文明——引領“后西方時代”,著眼人類文明永續發展,從根本上為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誕生確立道統。新型大國關系是繼和平發展、和諧世界后中國又一國際關系新理念,巳經體現出中國超越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自信與自覺其理論構建過程可能是國際關系理論中國夢的重要嘗試與突破口。

五、結束語

21世紀的世界,仍將是一個不太平的世界。但是,隨著中國等一批新興工業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的和平崛起,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必將受到進一步的制衡與遏制,中國關于對外開放、不作超級大國、和平共處、互利共贏、擱置爭議、共同發展、構建和諧世界、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和主張,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和認同。

【參考文獻】

[1]傅耀祖.關于建設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幾點思考[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05(05):57-63.

[2]張森林,吳紹禹.關于建立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4):4-6.

猜你喜歡
崛起
西漢關中崛起的原因及其啟示
從英國脫歐看民粹主義“崛起”
城市實體書店崛起的實證探析
新興國際金融中心的崛起、特色和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