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社會職能移交的必要性

2018-10-19 18:51張玉亮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張玉亮

【摘 要】目前,很多企業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制約了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如何對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進行移交,是當前正在解決和必須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分析企業承擔社會職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案。

【關鍵詞】企業社會職能;移交問題;移交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C

加入WTO,給我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同時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國有企業,由歷史原因而背負著巨大的社會職能包袱,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其壓力不言而喻。

企業的生產力要素由企業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生產管理和科學技術組成,企業的生產能力大小,是由企業生產力要素組合的科學程度決定的。其中,勞動者的構成在企業生產力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西方企業和外資企業中,企業職工參與社會職能的人數幾乎為零,而我國國有企業中有很多企業承擔社會職能的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1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用這種勞動力組合參與市場競爭,其優勢喪失殆盡。因此,國有企業必須要甩開社會職能包袱,將其剝離開來,真正以“企業”面貌而不是以一個“小社會”的面貌進入市場。

一、企業社會職能的概述

1.企業社會職能的含義

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資產獲得最大限度的經濟效益。這里的經濟效益包括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企業經營應以產生自身的經濟效益為核心,即以產生企業經濟效益為核心。企業在產生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將通過為社會提供商品、產品;提供商品、產品的售后服務;向地方政府支付各種費用和為國家繳納稅收,然后由國家將各種稅、費用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福利等事業,從這些方面產生社會效益。正是由于企業是商品、產品的提供者和納稅人,就應該享受國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為其提供的社會服務,因此,企業是社會服務的享受者而不是社會服務的提供者。國有企業的投資主體是國家,其生存的宗旨是為了生產與經營,其“企業”目的并沒有改變,參與市場競爭的要求也沒有改變,與其他性質的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是一致的。

2.企業社會職能移交的意義

(1)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迫切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不斷得到深化,很多地區基本完成了企業非生產經營性機構的整體移交,并在水電分離、企業退休人員及下崗失業人員屬地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歷史原因、政策和隸屬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國有企業本身就存在較大差距,一些效益差的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欠賬較多,與地方政府所辦的社會職能機構相比,在設施建設和職工待遇等方面極不平衡,由此引發了不少矛盾和問題。因此,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社會職能移交,深入解決移交中帶來的改革遺留問題處理,才能為企業創造與外資、私營等其他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的條件,從體制機制上為企業減輕負擔,激發活力,集中優勢資源,應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保障國企職工切身利益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社會職能移交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改制、破產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包括生活、教育、醫療、就業及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到城區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規范推進。從社會職能移交試點實施到整體推進過程中,移交的基本任務已完成,但由于地區及企業差異、政企關系利益協調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國有企業社會職能移交仍然不充分,離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經費補差等問題影響著職工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社會職能移交,是解決國有企業改革后職工生產生活的有力措施,也是保障企業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二、企業職能移交緩慢的原因

1.政府財政收入有限

企業分離社會職能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但必然會增加政府財政支出。不少地方財政表現為“吃飯財政”、“赤字財政”,財政盤子很小,可用財力有限,承擔企業社會職能壓力較大。從全國來看,經濟發達地區企業分離社會職能比經濟落后地區進展要快。

2.思想觀念上存在障礙

管理體制上的差異導致了地方政府工作方式、思維模式和思想觀念上將中央企業和省屬企業當作自己的對立面,沒有認識到企業社會職能是對地方政府的貢獻,沒有認識到辦社會職能本來就是政府的天職,從而導致移交過程中討價還價,久拖不決。一些地方強調困難較多,認為分離工作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調整,工作量大,涉及面廣,不愿推進,求穩怕亂。一些同志存在傳統計劃經濟觀念,認為企業辦社會會減輕政府壓力。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待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補貼。有些只看眼前財政困難,不看未來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量。有的要求解決3到5年過渡期內支出的同時,還提出5年后的問題。有些企業職工擔心人員不能隨同資產與職能一并移交,擔心自己失去事業舞臺;有些企業部分領導和部門本位主義思想成為企業分離社會職能緩慢的內在原因。

三、改善企業職能移交緩慢的策略

1.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企業社會職能分離移交難的問題,實際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企業和政府雙方都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各退一步天地寬。地方政府不用過多擔心財政困難問題,省政府在企業社會職能移交過程中實行了多條保障線。有的省政府承諾對特別困難的地方政府予以一定的補貼,另外,可以增提教育附加費,企業也愿意多支出一塊。從城市發展看,城市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在增加,企業隨著社會職能的移交,經濟效益也會逐步提高,繳納稅收會不斷增加。企業也要解放思想,要主動匯報,主動做好基礎工作,適當讓步,多支出,以減輕政府過渡期的負擔,畢竟社會職能移交對企業發展將產生長遠的影響。政企雙方不能過多地在移交范圍、移交標準、啟動時間、過渡時間、過渡期各自承擔費用比例等具體問題上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彼此要用發展的眼光、寬廣的胸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換位思考的態度,共同將企業社會職能移交這件利國、利企、利民的好事辦好。

2.重視思想工作,維護職工根本利益

分離工作拖延時間越長,涉及到有關人員的切身利益就越多,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就越多。不少地方因為執行政策不一,執行政策不到位,導致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不斷增多,影響社會穩定。分離移交久拖不決,既影響移交人員的心理穩定,同時也影響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移交工作要實施“陽光操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不能將問題簡單化。要做好政策宣傳教育和解疑釋惑工作,確保政策嚴肅性,不開政策口子,切實維護企業和職工的根本利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社會職能移交,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好處,還可以增加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社會職能移交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林珺.基于情境教學法的《汽車美容》課程教學實踐探討[J].職業技術,2016,15(05):96-97.

[2]張匡閩.汽車美容課程實訓教學探索[J].廣西教育,2016(18):167-168.

[3]李井清.中職汽車美容實訓教學與生產融合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2(08):1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