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社會福利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18-10-19 18:51阿爾組古麗·麥麥提祖農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阿爾組古麗·麥麥提祖農

【摘 要】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居民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水平、公共衛生、預防保健等總體狀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農村和城市居民的醫療水平差距開始縮短。本文結合我國醫療事業的現狀,選取2000-2016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并總結出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醫療事業;社保福利;居民健康

醫療是我們每個人都很關注的問題,無論是普通居民還是高收入的人群,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我們才能去安心的工作,安心的治病。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各種社會制度,保障體系也取得有所改善。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程度直接影響到該國居民的幸福感。目前,我國實行的醫療衛生制度已經覆蓋了城鎮和偏僻農村地區的居民,包含城鎮居民的醫療、公費醫療、新型鄉村合作醫療及其鄉鎮居民基本醫療等多層次保障體系。

一、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現狀

之前我國的醫療設施,醫療資源基本上集中到城市,農村居民很難享受到這些福利的。到了2003年我國建立了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到了2006年醫療試點從原來的21%闊到40%,在鄉鎮醫療方面也博取了顯然的進展,居民教的保險費最初每人一年20元現在增到100每人/每年,而且政府保險的項目種類,保障額也增加了。后面中央政府提出“2010年基本覆蓋到農村居民”的重要目標的同時提出要完善試點,積極鞏固試點,逐步擴大試點的方案,2016年黨的十八大提出農村和成真的醫療保險體系要一體化,要形成居民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同樣能享受醫療服務的新局面。

(一)總體醫療水平

目前,醫療衛生,預防福利支出基本上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承擔,很少一部分有用人單位來承擔的。國家除了建設醫療服務中心、更換醫療機器以外,還為了城市農村居民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免費醫療,免費預防等制度。

由于醫療支出額的可行性與統計數據的完整性,本文選取了2007-2016年的醫療支出數據。從圖可見,這個時段內,中央政府的醫療支出占中央財政支出的變化不太顯著基本在0.3%-0.46%之間波動,但地方政府的醫療支出變化有點顯著,呈逐年增長趨勢。

(二)人均醫療支出演變

我國職員醫療保障制度是20世紀50年代初建起來的,1998年國務院提出了《有關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項鏈的條例,2003年將靈活性就業人員納入醫療保險范圍內,2004年提出混合所有者,非公有制企業職員可參與醫療保險,2006確定了農民工也可以參加醫療保險運行《低費用可治大病》,2009年國有企業退休員工也納入醫療保險領域內的規定。

因為在世界銀行的歷年統計數據比較完整,所以我用了世界銀行數據庫里的數據。從圖表可知,我國政府對居民開支的人均醫療費金額逐年增多的去趨向。

二、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經濟制度改革的不時加劇,我國事業單位,國企業,民企業和普通居民,農村居民的參保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迎接這些成就的同時我國的醫療保險并存一些問題。

(一)保障范圍窄,管理服務社會化程度低

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險制度只在公有企業和區、縣以上集體企業員工中實行, 私營,個體商的員工和外商投資企業的職員的參與保險率一律較低。由于城鄉,地區之間的社保制度,程序不一致,造成了出去在異地就業的居民參保難的現象,居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及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幫助所享受的權利理解欠缺。

(二)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

據統計,許多居民自費就醫,因我國各地區,城鄉之間的居民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有差異,醫療保險的覆蓋率,人們缺乏對醫療保險的報銷項目的認識,截至2015年底,全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數達6.7億人,參與率為98.8%。但在之后的偏僻地區還有一些群眾游離于社會基本醫療保險之外,自費就醫的比重很高。

(三)醫療體制與醫療服務的問題

在醫療衛生保健方面,醫務人員承擔雙重角色:一方面向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另一方面向患者提供符合自身經濟利益的衛生服務的身份。這種雙重作用使患者和醫護人員對患病者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三、完善醫療衛生制度的設想

(一)進一步建立多層次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體系

首先, 要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對有關制度要進一步予以修訂, 使它與不斷變化的情況保持一致,完善醫療衛生制度。國家要大力支持和促進保險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商業醫療保險的補充作用。

(二)進一步擴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覆蓋范圍

中國醫療衛生機構的范圍逐年增加,但抵御風險的能力并不強。保持體系穩定的同時,加強制度創新,在基本醫療服務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斷擴大,促進多樣化的形式,強調困難的人們,滿足人的基本醫療需求。政府必須通過立法,對各類企業職工、非正式就業、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殘疾人、老紳士、城市早期退休職工和農民進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相關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和自我平衡

合理的基本醫療保險機制,是我國醫療服務制度改革的核心。要在制度設計上要繼續加強醫生與病人雙方在節約醫療費用方面的責任,尤其是醫療機構, 因為它在決定醫療救治方案時起著主導作用, 在控制醫療費用支出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用處。

(四)醫療衛生體制與醫療保險改革配套進行

目前,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是政府得解決的問題。在中國的醫療衛生系統中有政府和政府的監督和市場推進劑。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中,政府模式的模式在醫療保險模式的試點效果上較好。政府在避免市場風險、確保醫療服務質量、解決醫院和藥品的成本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注釋:

i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ii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參考文獻】

[1]王新軍,鄭超.醫療保險對老年人醫療支出與健康的影響[J]. 財經研究,2014,12.65-75.

[2]李亞青.社會醫療保險財政補貼增長及可持續性研究——以醫保制度整合為背景[J]. 公共管理學報,2015,01.70-83.

[3]周欽,袁燕,臧文斌.醫療保險對中國城市和農村家庭資產選擇的影響研究[J]. 經濟學(季刊),2015,03.

[4]白重恩,李宏彬,吳斌珍.醫療保險與消費:來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證據[J]. 經濟研究,2012,02.41-5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