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油田注汽開發存在問題與技術對策探討

2018-10-19 18:51董悅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董悅

【摘 要】SD油田為層狀-巖性構造稠油油藏,2012年以來實施轉熱采綜合調整,區塊產能實現突破。然而在注汽轉周過程中,出現熱損失大、井間汽竄嚴重等問題影響了注汽質量,導致周期產油量逐漸降低,產出液含水增加,生產效果日益變差。針對此問題該區塊開展雙鍋爐注汽技術和多井聯動注汽技術工藝試驗,提高注汽質量,改善區塊開發效果。

【關鍵詞】稠油熱采;雙鍋爐注汽;多井聯動注汽;注汽質量

一、油藏概況

SD油田位于山東省濱州市里則鎮西北,儲層縱向小層多、單層厚度薄,館陶組和東營組含油小層35個,平均單層有效厚度1.6-3.0m。含油面積3.8km2,地質儲量635×104t。巖性為粉細砂巖,膠結疏松,具有強水敏性。館陶組平均滲透率2554mD,屬高孔高滲儲層,層段、層間非均質性弱。屬于常溫常壓系統。目前開發區內館陶組未見邊底水,東營組有邊水,但水體不強。油藏類型為層狀-巖性構造油藏。

二、開發現狀與問題分析

1998年,該區塊投入開發,先后采用彈性、注水兩種開發方式,單井產能低,2012年10月實施轉熱采綜合調整,區塊日油水平由100t/d上升到峰值308t/d,采油速度由0.54%上升至2.2%,區塊產能實現突破。隨著吞吐輪次的增加,開發矛盾日益突出:區塊內部壓降加大,含水上升速度明顯加快,區塊日產油遞減快。

近兩年來開展注汽四參數測試16井次,其中8井次井底干度為零,部分井因注汽壓力高,蒸汽熱損失大,注汽干度不達標,影響井底注汽質量和注汽效率。區塊內因儲層物性好,儲層薄、井距近,極易發生汽竄現象。多輪次吞吐后,井間形成汽竄通道,不僅影響鄰井周期產量,同時大幅降低了蒸汽熱利用率,導致油汽比下降,效益降低。

三、熱采工藝技術思路及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在注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工藝技術思路加以解決,維持熱采產量的穩定。

1.雙鍋爐注汽技術

蒸汽吞吐是開發稠油油藏的主要方法,針對水敏性或者多層稠油油藏注汽質量差的問題,可以使用兩口鍋爐對一口油井的注汽方式來改善開發效果。

其機理是減少熱損失、提高近井地帶儲層溫度,從而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注汽壓力,改善儲層吸汽剖面,加強低滲層的有效動用;抑制水敏對儲層的傷害,提高近井地帶的滲流能力。

2.聯動注汽技術

多井聯動注汽吞吐是把生產層位相同、汽竄發生頻繁的部分油井作為一個井組,集中注汽,集中生產,以改善儲量動用效果的一種方法?;驹頌槔枚嗑凶⑵?、集中建立溫度場,均衡井間壓力,進行區域整體加熱,以擴大高溫波及體積,提高注入蒸汽的熱利用率。

四、取得的主要效果及效益預測

1.雙鍋爐注汽提效益

近兩年共實施雙鍋爐注汽工藝技術兩井次,以其中一口井為例。該井于第二周期為普通注汽,注汽量1607t,周期累計生產309d,累油1657.1t,累水1217.9t,油汽比1.03。第三周期采用雙鍋爐注汽工藝,大排量注入高溫蒸汽,降低熱損失,注汽量由1607方提高到2051方,注汽速度由8t/h提高到15t/h。生產情況如下表:

第三周期使用雙鍋爐注汽技術,減少熱損失,提高轉周增油量,周期日油水平14.0t,比第二周期普通注汽增加8.6t。由于措施效果較好,第四周期依然采用雙鍋爐注汽技術。

2.聯動注汽防氣竄

近兩年共實施聯動注汽工藝技術兩井組,以其中一組為例。

實施井組分別在Ed3和Ed2小層,兩個小層間隔層較薄,僅有20m,且兩井距離僅75m,很容易發生汽竄。根據兩口井互相汽竄的情況,對這兩口井進行聯動注汽,減少汽竄造成的產量影響。第三、第四周期均進行聯動注汽,統計其生產情況與第二周期對比(表4-2、4-3)。

可以看出,實施聯動注汽后,注汽壓力穩步上升,汽竄井正常生產,同期日油水平顯著提高。

五、結論

(1)選擇儲層物性好、壓力低,有一定油層厚度,且地面狀況允許的井進行雙鍋爐注汽工藝,可以提高注汽速度,減少熱損失,提高轉周增油量。

(2)根據汽竄關聯、井間就近、產量相近的原則,合理劃分井組,進行聯動注汽,可以降低汽竄對油井帶來的影響,提高熱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孫立柱,王金鑄,喬明全.春風油田排601區塊淺薄層超稠油汽竄井治理技術[J]. 復雜油氣藏,2012,(02):80-83.

[2]隋悅.錦州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汽竄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07.

[3]趙文峰.曙一區蒸汽吞吐組合式注汽技術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2.

[4]李賓飛.氮氣泡沫調驅技術及其適應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

[5]呂廣忠,張建喬. 稠油熱采氮氣泡沫調剖研究與應用[J].鉆采工藝,2006,(04):88-90+2.[2017-08-02].

[6]蒲均.錦91塊汽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研究[D].大慶石油大學,2006.

[7]李明忠,楊國鋒,鮑丙生,姚志良.井口注汽參數對注汽效果影響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S1):149-15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