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改革視角下金融監管措施分析

2018-10-19 16:09尹麗榮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金融改革金融監管現狀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金融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我國推行金融改革,而金融監管是金融改革的重點。當前我國金融監管存在不足,需要采取高效舉措,解決監管難題。本文將具體探討金融改革視角下我國金融監管的現狀、優化金融監管的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金融改革;金融監管;現狀;措施

引言: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繁榮,金融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金融行業面向的國內外市場得到拓展,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另一方面,金融監管的難度不斷加大,監管真空、監管重復問題屢見不鮮。金融監管是規范金融行業發展的關鍵,也是推進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為了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必須建立健全金融監管體制,促進監管機構的相互協調。

1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的不足之處

1.1認知存在不足

對當前我國的金融監管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相關部門對金融監管認知不足,致使金融監管缺乏全面性、科學性。金融監管主要有三大主體:第一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二是證監會,第三是保監會。上述三個行政部門對我國的金融行業直接負責,需要開展監管工作,規范金融行業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行政部門在開展金融監管時,仍然保留了較大的行政色彩[1]。行政部門只是制定了相關規定,對金融行業進行了限制,但是沒有對金融行業的可能性風險進行預測,樹立風險監管意識。風險監管是全面監管的重中之重,在風險監管認知不足的情況下,我國金融行業承擔了較大風險。

1.2監管實效性低

監管手段直接關系著金融監管的效果:監管手段越單一,金融監管效果越差;監管手段越多元,金融監管效果越好。為了發揮金融監管的實效性,需要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融合在一起。我國金融監管處在發展初期,行政監管手段占據主體地位。行政監管的主觀性比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金融監管的實效性。為了將金融監管落到實處,需要對金融信息進行披露,穩定金融市場的秩序。我國立法部分推行了相關法律,對金融監管內容、金融監管方法進行了界定。但是金融監管內容、監管方法和金融市場監管實際存在較大差異,在實踐過程中難以貫徹全部監管原則。

1.3監管創新欠缺

我國的金融行業處在持續發展變化中,金融監管也應該順遂金融行業的發展變化,實現監管模式的創新。當前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將著眼點放在傳統業務上,沒有對創新業務進行全面把控,阻礙了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金融產品創新的確承擔著較大風險,監管部門需要對風險進行預測,采用針對性的應對舉措。我國監管部門總是在問題發生之后探索風險的防范路徑,勢必會對金融監管效果造成不利影響[2]。

1.4協調機制失衡

上文已述,我國金融監管機構包括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這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需要在每年召開四次會議,共享最新的金融信息。近幾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健全,金融控股集團越來越多,加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金融控股集團的業務范圍非常寬泛,使金融行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的關系更加貼近。在此背景下,第三方信息分享受到阻礙,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無法實現對金融控股集團的無縫監管。

1.5外部合作缺失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監管的實效性比較低。發達國家與外部建立了合作關系,對監管模式進行了創新。以《巴塞爾協議》為例,這一協議就是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的最佳體現?!栋腿麪枀f議》設立了國際委員會,對合作國家進行金融監管,收獲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我國金融監管以國內行政部門為主體,外部合作相對缺失。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很難保持獨立性,使金融行業不受到任何波動。

2金融改革視角下金融監管的重要舉措

2.1轉變認知理念

我國推行金融改革,以金融監管作為先導。在這一背景下,必須更新金融監管理念,對金融管理體系進行創新。發達國家已經為我國提供了金融監管的經驗,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寶貴經驗,和國際建立合作關系。金融行業很容易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陷入到金融風險之中。我國監管部門應該對金融風險類型進行總結,針對風險類型制定差異化的應對舉措,凸顯風險性監管的重要性。

2.2發揮監管實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健全金融監管制度,才能發揮金融監管的實效性。在構建金融監管機制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形成預警機制,讓權威機構作為管理體系的中心,對金融市場進行動態監測。除了內部金融市場外,還要對國際金融市場進行監控。第二,應該對監管體系進行分割,形成上中下三層。上層主要擔任決策任務,在風險出現時提供決策意見。中層主要對風險進行監測,將風險數據及時傳遞給上層系統。下層主要執行上層系統、中層系統的指令,對風險進行應對。第三,應該提升金融監管的靈敏度,對市場風險指標進行設定,讓風險指標體系為預警系統提供支持[4]。

2.3推進監管創新

在開展金融監管時,不僅要發揮行政手段的重要作用,還要結合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彌補行政手段的不足之處。除了行政部門之外,我國的法律部門、經濟部門也應該履行職責,完善立法制度,為金融行業提供引導。傳統金融監管的范圍比較小,金融服務很容易陷入困境。針對這一情況,應該擴大金融監管的范圍,將銀行、證券保險等納入到金融服務體系之中,并對金融產品創新活動進行監督。

2.4構建協調機制

金融監管合作協調機制,主要含括兩個內容:第一,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要實現監管協調。第二,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要和政府部門相互協調。我國與他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承擔的金融風險不斷加大, 為了降低金融風險發生率,應該采用宏觀調控手段,對金融行業進行適當調整。同時,應該促進金融監管部門的相互配合,構建信息平臺實現第三方數據的互通共享。

2.5開展國際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越來越多。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國爆發經濟危機,會對其他國家產生不利影響。為了穩定金融市場秩序,我國應該和他國建立聯動機制,開展金融監管合作,對兩國的金融市場信息進行傳遞。在應對國內金融風險時,我們應該借鑒合作國家的經驗,與國際慣例接軌,尋求國際伙伴的幫助[5]。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的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金融改革不斷推進。金融監管是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提高金融監管水平,才能將金融改革落到實處。就目前來看,我國金融監管的行政色彩比較濃厚,監管實效性較差。為了提升金融監管質量,應該促進行政部門、立法部門、經濟部門的合作,與國外建立互通機制,對內外的金融市場風險進行預測。

參考文獻:

[1]陳志峰,錢如錦.我國區塊鏈金融監管機制探究——以構建“中國式沙箱監管”機制為制度進路[J].上海金融,2018(01):60-68.

[2]危釗強.美國經驗對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啟示——以寶萬股權之爭為切入點[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7,19(04):24-30.

[3]中國銀行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課題組,章彰,楊瑾,沈鴻.系統重要性銀行國際監管改革進展及啟示[J].金融監管研究,2015(11):1-14.

[4]王茜,張繼.我國金融服務業的開放與法律監管問題研究——基于上海自貿區的分析[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4,21(03):27-38.

[5]楊東.后金融危機背景下歐盟金融監管改革的新發展[A].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金融法學家(第二輯)[C].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14.

作者簡介:尹麗榮(1989年7月),女,河北省唐山人,漢族,從事單位: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行,授信評審員,主要從事公司授信業務審查、審批,重大項目前期調查、方案設計等。

猜你喜歡
金融改革金融監管現狀
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困境
我國溫州民間借貸調查分析
供給結構失衡、信貸約束扭曲與金融改革
新常態下多維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