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小崗村跨越式發展路徑探究

2018-10-19 18:51岑福雯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路徑探究小崗村鄉村振興

岑福雯

【摘 要】小崗村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其發展模式曾經引得全國各地競相效仿,然而小崗模式卻未能帶領小崗村走上富裕之路,小崗村改革的經驗實際上是突破了傳統,而并非走上了前進的道路。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鄉村振興實現小崗村跨越式發展既是小崗村面臨的機遇也是挑戰。對此,小崗村需要創新發展模式,轉變思維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培育新型農民,從而實現小崗村的跨越發展。

【關鍵詞】小崗村;鄉村振興;路徑探究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為徹底改變貧困的境地,冒險實行包干到戶,揭開了農村土地改革的序幕,這也成為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小崗村發展模式被概括為“小崗模式”。作為以小農經濟為支撐的傳統農村,小崗村經過“大包干”改革及隨后一系列制度的調整,小農經濟地位更加穩定。小崗村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但難以富裕起來,難以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實現跨越式發展,由此導致了小崗村發展的“困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過改革調整,“新小崗模式”初步形成。但是,在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小崗村仍需改變思維方式,轉變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優勢,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小崗村發展困境及原因探析

家庭分散經營是小崗模式的突出特征,一方面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使得小崗村農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鞏固了小農經濟的地位,禁錮了農民思維。

(一)發展動能不足

地理區位優勢不明顯。小崗村地處傳統農區深處,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力資源、人才資源不突出,生產條件一般化。同時,外來力量對小崗村的推動和轉化作用較為分散,并未激發其本身的內生動力。加之長期主要依靠傳統種植業獲得收入,目前加快發展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要素資源。此外,由于小崗村的特殊性,當時學術界和政府部門熱衷于對小崗村大包干精神的進行大肆宣傳,加之在小農意識的潛在作用下,小崗村滿足于過去的成績而喪失了改革的動力。在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小崗村改革創新精神不足、發展動力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崗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農民整體素質不高

小崗村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較保守,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缺少技能型與經營管理型人才,農民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均與新要求相差甚遠。由此造成小崗村農業生產方式大多為傳統的粗放型,外出務工人員的生活水平及勞動收入也普遍偏低。同時由于村民思想觀念落后,在全國大辦鄉鎮企業、進行農產品加工、努力發展市場農業之際,小崗村仍固守傳統,不謀改革,盡管也有人為辦企業求出路做出努力,但絕大部分人的思想觀念仍未發生轉變,小崗村發展模式也就難以發生質的變化。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

經營方式單一,缺乏其他產業的支撐。小崗模式是典型的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的分散的發展模式,雖然打破了集體經濟下吃大鍋飯的局面,但是存在著小農經濟的弊端。第一產業中仍以傳統種植業為主,規模不大,產業鏈短,收益還不夠穩定。第二、三產業在90年代后期逐步嘗試創辦,但這些企業大多因經營管理不善而屢屢“夭折”,小崗村“仍然是以農為主,并采取單一傳統的農業耕作模式,且在村級集體收入上屬于‘空白村”。

(四)核心領導力不強

小崗村高度嵌入式政治,長期領導班子更換頻繁,限制了小崗村形成強有力的權威結構形式。持續的家族勢力內耗,使得小崗村缺少強有力的村級班子,也給領導干部恢復和提升村民的公信力和村班子建設增加了難度。同時小崗村農民帶有強烈的個體主義傾向,使得當地難以適應現代農業規?;洜I的要求。此外,因小崗村特殊的歷史作用,小崗村很多規劃是由上級政府或上級政府下派基層的干部決定,極易出現脫離小崗村實際的情況。

二、鄉村振興下小崗村跨越式發展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重要性在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描繪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全面闡述了鄉村振興的新理念、新目標、新舉措和新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髮崿F農業和農村優先發展,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小崗村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一)確立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首創精神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農民作為農村社會的主體,其首創精神的發揮是農村生產力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因此,尊重農民首創精神同時也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尊重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的表現。上世紀七十年代,小崗村通過“大包干”,充分調動了小崗村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小崗村生產力的發展。小崗村的改革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的根本動力,沒有小崗村人當年主體意識的發揮,就沒有家庭聯產承包的創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三農”問題是關鍵,農民作為農村社會的主體,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和主動性,確立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首創精神,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首要前提,同時也是增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條件。

(二)強勁助推農業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農業是農民的根基,是農村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農村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崗村“一夜跨過溫飽線,多年未進富裕門”問題的關鍵在于以小農經濟為主,經過“大包干”改革之后,小農經濟地位更加穩固。鄧小平在20世紀90年代末提到過生產力的兩次飛躍,現在正在完成第二個飛躍,即走適度規模經營的道路,以發揮集體的優越性。小崗村突破了過去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土地的集約化經營,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鄉村振興要求“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科學規劃,打造現代農業產業聚集基地,探索實施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等一系列舉措,實現小崗村現代農業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三)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

農村是農民安居樂業的家園,農村生態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農民的生活質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宜居,與人居環境、農業產業密切相關,其核心在于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教育、衛生、醫療、就業等民生工程,推進居民新居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僅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同時提升農民精神面貌,培育文明鄉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此外,改變過去由上級政府部門做規劃決定的方式,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讓村民切實參與到當前小崗村建設與發展全過程,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小崗村跨越式發展路徑優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為小崗村振興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小崗村實現跨越式發展,應走在鄉村振興前列,以大包干精神提升改革標桿,突出改革重點,堅守改革底線,著力增創農村改革新優勢。

(一)完善“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改革

小崗村雖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領頭羊,但大包干固有的弊端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顯現。第一,不利于農業生產專業化。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化,個體的、分散的農業經營方式由于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存在極大的隨意性,缺少合作,專業化水平不高,生產效率較為低下,達不到專業化生產水平。第二,不利于農業生產產業化。實行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在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目標。而單個農戶分散經營很難將農業生產諸環節進行有效連接,難以形成一體化經營模式。小崗村農業發展模式的生產產業化程度低,分散經營,具有較大的生產盲目性。第三,不利于農業生產現代化。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土地分散,不利于規模集約化經營,不利于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業生產活動基本上屬于松散型,缺乏分工協作。

要實現小崗村跨越式發展,應繼續完善“三權分置”改革、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建立土地流轉審核、監管、退出機制;積極探索股份合作規模經營形式,通過組織農業合作社等形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創新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建立現代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進一步加快發展小崗村集體經濟。

(二)實施產業興農戰略,推進融合發展

經營方式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崗村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按照鄉村振興總要求,小崗村應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重視發展質量,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實施產業興農戰略,推動三大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應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高效集約農業和特色優質農業,推動實現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此外,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將小崗村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之中,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以三產帶動一產、促進二產。最后,積極引進企業入駐、大力培育本地企業,從而帶動小崗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解決村民就業問題。

(三)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是農村的主體,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曾嚴重阻礙小崗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村民受教育程度低,缺少新型農民。小崗農民的思想比較保守,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從而導致農民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均與現代化的要求相差甚遠。提高農民素質,首先,內部團結的意識有待提高。由于小崗村自古以來具有強烈的個人意識,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論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來看,還是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來看,都要求提高小崗村村民的內部團結意識,增強村民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其次,應根除依賴外援的等靠要思想。要實現小崗村跨越式發展,增強內生動力,發展現代農業,則需提高村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

(四)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健全村民自治機制

在小崗村發展過程中,由于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嵌入式政治對小崗村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從積極一方面來說,嵌入式政治給小崗村帶來大量資金、資源和技術支持,為小崗村的發展提供保障。但是從消極一面來看,嵌入式政治不符合鄉村發展的客觀規律,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導小崗村的規劃和發展,而未能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村民主體性未能得到發揮。因此,加強社會管理,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著重提升鄉村自治水平,提升農民法制意識,加強農村德治建設,健全完善小崗村黨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深化村民自治改革試點,強化農民組織意識,提高農民組織能力。同時,保障農民權利。加強村規民約建設,加強農村法制教育,增強農民權利意識。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范迪軍.中國農村村級經濟發展出路探討——兼談小崗村發展滯后原因[J].三農問題,2004(5).

猜你喜歡
路徑探究小崗村鄉村振興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師德建設的路徑探究
人民的好村官沈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