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事心理治療:一種更廣闊的人生視角

2018-10-19 18:51肖瑞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

肖瑞

【摘 要】隨著心理學學科的發展,以科學主義、實在論等為基礎的現代主義理論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其學科研究和發展的要求。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出現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敘事心理治療作為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療法之一,以社會建構論為元理論,是后現代主義心理學在咨詢領域的有力體現。不同于傳統的心理治療方法,敘事療法提供了一種更廣闊的人生視角。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社會建構論;敘事心理治療

現代主義理論以科學主義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論體系,其典型特征是相信存在客觀真理,認為只要有適當的方法就可以找到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的普遍規律和客觀真理(葉浩生,2009)。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現代主義的觀點在心理學領域受到了挑戰。作為研究“人”的一門科學,現代主義心理學傾向于將個體的心理分成幾個模塊,而不是把個體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研究,給心理學的學科發展帶來極大的局限。

后現代主義思潮和社會建構論的出現為心理學學科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此基礎上,敘事心理學與敘事心理治療應運而生。敘事心理治療是以社會建構論為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心理治療方法,其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敘事方式,并提供了一種新的,更廣闊的人生視角。

一、后現代主義思潮和社會建構論

1.后現代主義與心理學

后現代主義思潮大體形成于上世紀六十代。到了八十年代,后現代主義思潮已經成為興盛于西方的一種泛文化思潮(2013,陳艷)。后現代主義作為對現代主義理論的批判出現,隱含著對理性主義、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批判思維,其更關注事實、微觀或本土的敘述,批判全然的科學實證方法。

后現代主義在心理學的諸多領域及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與現代心理學在認識論、方法論上存在根本分歧:其一,后現代主義心理學批判本質主義,倡導主客互動,主張整體觀和生態觀;其二,后現代主義心理學批判經驗主義,后現代認為一切都是特定歷史文化條件下通過話語獲得的一種解釋事實,事實是話語建構的;其三,后現代主義心理學批判普遍主義,認為規律具有歷史局限性和文化依賴性(楊莉萍,葉浩生,2003)。

2.社會建構論

社會建構論在心理學領域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郭慧玲,2015)。1985年,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格根發表《現代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論運動》一文,被視為社會建構論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楊莉萍,Gergen,2012)。目前為止,社會建構論已經成為后現代心理學的元理論,并指導后現代心理學及后現代心理咨詢的發展。

現代主義心理學主張實在論、本體論、個體中心論及科學至上論,社會建構論對這些理論觀點進行批判和解構。社會建構論反對實在論,認為知識是建構的。知識不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應,而是個體在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主觀建構,沒有超越歷史和文化的普遍性知識。社會建構論反對心理現象的本體論,認為人格、態度、情緒等心理現象并不存在于人的的內部,而存在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中。社會建構論反對絕對的真理,主張真理是相對的,是在特定歷史文化下被建構的。社會建構論重視語言的作用,認為語言是先在的,其不僅是描述性的,還是功能性的(楊莉萍,2007)。建構的過程是通過話語完成的,心理學家應該關注話語的作用。心理學家應該以話語分析作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以揭示語言在認識自我中的作用。

二、敘事心理學與敘事心理治療

1.敘事心理學

敘事學作為法國結構主義文學理論的一個分支,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敘事學主要研究的是虛構的文本如神話、民間故事、小說等。敘事學家在研究這些文本時,更多的是從內在結構入手,這樣就避免了從以往經驗、感悟角度研究的弊端(沈之菲,2004)。隨著后現代思潮的發展,敘事學的方法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注意。

薩賓開創了敘事心理學。1983年,薩賓發表了《作為心理學一個扎根隱喻的敘事》,闡述了他的觀點。敘事心理學將敘事作為心理學的扎根隱喻,即采用自我敘事作為核心的表征方法。相比較現代心理學的“機械”“機體”隱喻,敘事隱喻克服了其他隱喻忽視內容的傾向。敘事心理學認為,敘述是意義建構的過程,也是人格建構的過程,個體通過故事來探索其感知世界的意義。

2.敘事心理治療

敘事心理治療的創始人為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邁克·懷特夫婦,他們于20世紀80年代在家庭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建構論、詮釋論和??碌臋嗔Ψ治隼碚?,提出了敘事心理治療理論。

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想家??碌挠^點影響,敘事心理治療認為,個體的行為來源于個體生活經驗與主控敘事之間的沖突。人們往往遵循在主流文化中建構起來并得到人們認同的主控敘事來賦予生活以意義,但是主控敘事與個體的生活經驗并不是完全重合的。所以,當個體的主控敘事與自己生活經驗的重要部分產生矛盾時,心理問題就會產生(楊世欣,2013)。

因此,敘事療法認為,把內化的不適應觀點和個體分開,鼓勵個體轉換視角,以積極的方式來重新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對人生意義進行積極的詮釋。

敘事療法的主要步驟包括三個階段——外化問題、發覺獨特結果和重寫故事以及鞏固新的故事(陳紅莉,2011)。治療師圍繞問題主題開展敘事治療,首先讓來訪者講述問題的人生故事,通過使用“澄清模糊點”等方法明確問題,消除模糊不清的地方,并進行問題外化,將個體與問題分離開。然后使用一系列手段解構問題,與來訪者一起尋找積極的獨特結果,并發展成完整的積極人生故事。通過文本和一些見證儀式對積極人生故事進行鞏固,使來訪者能夠內化這些積極的人生故事并用于實際生活。

敘事治療起初從家庭治療中發展起來,逐漸在教育、公共管理等領域延伸并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治療手段,且敘事治療常常與認知療法、情緒療法等結合使用。

三、一種更廣闊的人生視角

敘事心理治療認為,心理問題就是當事人使用的主控敘事限制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情境形成新的想法或產生新的追求。因此,敘事心理治療的核心思想是使當事人改變自己原來的敘事風格或角度。敘事心理治療不是去發現個體生存的某些事實或問題,而是一個在解構已有事實或故事的基礎上建構未來新故事的過程,是以一種更積極的視角來看待人生故事。敘事療法并不否定之前的主流視角,其問題的發生存在于主流視角與個體的不和諧上。因此,敘事療法更具有包容性,其目的不是否認過去,而是開拓一個更積極的視角來看待人生,詮釋人生意義??梢哉f,社會建構論下的敘事心理治療,創造了一種更廣闊的人生視角,使個體更好地應對當前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陳紅莉.敘事治療在團體工作中的運用與思考[J].社會科學家,2011(1):114-116.

[2]陳艷.后現代主義心理學文獻綜述[C].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學術年會,2013.

[3]郭慧玲.社會建構論心理學: 輪廓、流派和局限[J].心理學探新,2015,35(5),387-392.

[4]沈之菲.敘事心理學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7):14-17.

[5]楊莉萍.后現代短程心理治療心理學中話語分析的立場與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3):532-538.

[6]楊莉萍,Kenneth J. Gergen.社會建構論心理學及其發展:對話科尼斯·格根[J].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2(4):77-83.

[7]楊莉萍,葉浩生.后現代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初探[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30(5):99-103.

[8]楊世欣.敘事療法:話語下綻放的敘事自我[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134-137.

[9]葉浩生.超越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 走向釋義學的心理學[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9(2):136-141.

猜你喜歡
后現代主義
論后現代主義思潮中的英美文學通俗性
從后現代主義傳記戲劇到元傳記:重讀《戲謔》與《歇斯底里》中的荒誕性
元藝術與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解構性特點解析——以我國影視作品為例
塔魯斯金音樂后現代主義敘事的邏輯與內涵
后現代主義的幻想
后現代主義視閾下我國師生關系凸顯的弊端及其重構
淺談后現代主義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論解構型影像系統的后現代主義特征——以《大話西游》為例
試論后現代主義與俄羅斯傳統文化的對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