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戲的傳播影響力研究

2018-10-19 18:51周曉玲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木偶戲傳播影響力

周曉玲

【摘 要】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眾多,但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遺忘了一些民族文化。我國的木偶戲產生于2000年前,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但也漸漸得被人遺忘。木偶戲的歷史十分悠久且品種繁多,是中國曲苑的一朵奇葩。因此,我們應積極傳播木偶戲文化。

【關鍵詞】木偶戲;傳播;影響力

木偶戲又被稱為傀儡戲,木偶戲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唐朝,而其起源地為泉州。木偶戲曾經一度成為本地人生老病死等人生重要習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意義十分重大。而就其技藝而言,木偶戲中的木偶雕刻工藝十分精湛,再加上獨特的線功和精彩的演出,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人民所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

一、木偶戲的舞臺表演形式

在實際的舞臺表演中,木偶的舞臺形式可以分為兩種:

1.情感表達

在木偶戲的舞臺表演中,演員控制著木偶,結合著舞蹈,伴隨著音樂,表達情緒和烘托出氛圍。在我們的表演之中,例如,為展現種時空距離的存在,用傘的工具使用,借雨傘作障,集雨傘作橋,做出離合聚散,其中所有表演通過演員組合帶傘跳舞的運動,形成隊伍的改變和表達。

2.動作表達

身體姿勢的表達類型,這是一種借身體姿勢表現的舞蹈形式,舞蹈時動作需有曲線展現,動作不僅輕盈,還需要順暢,高度展現了古典舞蹈的特點,例如“龍鳳緣”,男演員“龍哥”、女演員“鳳妹”舞步,按照的是敦煌古典舞蹈的扭腰動作,體現“三個彎”特有的曲線美。

二、木偶戲在近代的傳播發展過程

1.新中國成立前:傳承傳統,民間自發發展

1919年辛亥革命后,我國的封建社會統治滅亡,但是木偶戲依然活躍在全國各地,并保留了封建社會的全貌。而在抗日戰爭期間,由于侵略者的大肆屠殺與破壞,木偶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擊,曾一度衰落。但在20世紀40年代,隨著戰爭的結束,木偶戲有重新得到了發展。但是由于當時經濟、政治、文化的衰落,木偶戲的表演形式與表演內容也變得單一。

2.改革開放前:前期鼎盛,后期衰落

新中國成立后,木偶戲的發展得到了國家與政府的支持。各地由政府出資建立的木偶戲劇團紛紛成立。并委派文藝工作者對木偶戲的創作與編劇、導演、表演等方方面面進行指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木偶戲演員的表演水平進一步提高,后勤也得到的保障。因此,在當時,木偶表演藝術得到了迅速地發展。

3.改革開放后:全面復蘇,后面臨沖擊陷入停滯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對外開放的政策也使得文化方面可以更加活躍。在這一時期,木偶戲的發展又進入了黃金鼎盛時期。改革開放后,政府成立了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協會。木偶戲的發展還伴隨科研技術和研究活動的進步。不僅在藝術創作上,并且在舞臺、音響、造型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進步。以《阿凡提》為例,該木偶戲突破了傳統木偶戲的形式,采用貼片更換口型眼睛的方式使得人物表情的變化更加豐富。同時使得人物形象更具備夸張性和民族性,劇情設計也更有喜劇感。充分表現出了木偶電影的特殊屬性。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外來文化對木偶戲的沖擊也變得十分有力。日本動畫、美國電影、日本游戲機等休閑娛樂產品的發展使得木偶戲的優勢消失不見。并且,由于這些娛樂產品的發展迅速且制作精良。在這些硬派的技術優勢打擊下,國產木偶劇很快失去了少年和青年這兩大觀眾群體,只能向低齡化觀眾方向發展。同時,我國木偶劇的發展出現了專業人才斷代問題,發展陷入迷茫和停滯。

三、木偶戲傳播的過程

1.傳播者

傳播者是傳播行為的發起人,就木偶戲來說則是木偶的傳承人與傳承單位。其傳播者則主要是木偶劇團和其他民間木偶藝術團,而傳承人則是劇團中的藝人。但是就目前來看,愿意傳承這門技術的人越來越少。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李延年就針對此現象指出“木偶、皮影戲要達到登臺演出的水平,需要至少五年的隨團學習,現在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愿意沉下心來學習這門手藝了?!本毠?、條件差、收入低、學歷低是現在木偶戲從業人員面臨的現狀?!币虼?,就傳承人來說,在木偶戲的傳播過程中應積極傳播,并將其不斷發展下去。

2.受眾

受眾指的是傳播行為的接受者和受作用人,在這個語境下也就是指觀眾。提線木偶戲曾經是廣大市民十分喜愛的文娛活動,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豐富、精神文化的多元以及審美趣味的變化,觀賞提線木偶戲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在深度訪談中發現,很多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都未曾觀看過提線木偶戲的“嘉禮”儀式表演,所以提線木偶戲的受眾主體還是老一輩的人或文化程度較高的人,青少年、兒童及一般普通人相對較少。

因此政府及文化部門應加強木偶戲的傳播,爭取將其發展成人們喜聞樂見的民族文化。

3.訊息

訊息指的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互動的介質,即提線木偶戲的表演內容。一方面是傳統劇目的傳承,另一方面是創排富有時代感的新劇目,這個創排包括表演劇目的創新和表演形式上的創新。早期表演劇目以傳統戲為主,之后改編的喜劇《欽差大臣》和悲劇《趙氏孤兒》,都獲得了良好的受眾滿意度。事實上,木偶戲能達成許多人戲無法企及的夸張效果,適合表演喜劇、悲劇等情緒激烈的戲,但是創排一個新劇目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更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進行策劃、編排、創新、包裝和推廣。

4.媒介

媒介指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傳播渠道,即傳播平臺。木偶戲在早期一直受到群眾的喜愛,從早期的嘉禮表演到全國巡演,到臺灣專場演出再到全世界巡演,都是在戲臺上進行表演。再之后電子信息化時代,觀眾可以通過電視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來欣賞提線木偶戲的媒體化表演。但是,隨著人類精神生活的豐富,受眾返璞歸真,重新垂青劇場原生態的現場表演,所幸如今木偶劇團已經開放,全面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每周五周六晚八點都有提線木偶戲的專場表演;其他一些藝術團體也有小范圍的提線木偶戲現場表演(如錦繡莊民間藝術園)。

5.反饋

指的是受眾收到訊息后的反應,即受眾的滿意度。葡萄牙第八屆里斯本國際木偶及動漫藝術節上,眾媒體評論,提線木偶戲的表演令人匪夷所思、令人震撼、令人感動。國內的反饋更是多次提到“超諸百戲”、“中國一絕”,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李延年說:“提線木偶戲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級的文化瑰寶,希望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钡跉v史上,提線木偶戲也有被禁的時候,朱熹勸諭榜文中嚴令“不得裝弄傀儡”,趙怔《家范》也禁令“不得提傀儡娛賓”。

四、小結

木偶戲正是木偶藝人的雙手和豐富的生活經歷,賜予木偶以知覺、生命和情感,把無知覺無情感的木偶演活有了情感,讓無生命的木偶有了靈魂,這也許就是提線木偶戲的藝術精魂與魅力所在。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線木偶戲在保護、傳承和傳播的基礎上,也要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與建設,才能更好地提升提線木偶戲的傳播影響力。此外,放眼于全國,面向全世界,同時當好與臺灣文化交流的使者,通過文化傳播和跨文化傳播,擴大自己的國際國內傳播影響力木偶戲應該如何改進和創新其傳播影響力,以達成持續傳承和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立元.泉州木偶劇團創排首部偶壇悲劇[N].中國文化報,2013-7-26(2).

[2]黃文君.從口傳到文傳——泉州傀儡戲 < 基本線規 > 成書的文化意義[N].中國文化報,2013-12-9(3).

猜你喜歡
木偶戲傳播影響力
木偶和木偶戲
傳統戲劇——木偶戲
木偶戲
天才影響力
黃艷:最深遠的影響力
3.15消協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傳媒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